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923944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的转型战略 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快速缩窄,经营利润受到较大幅度的挤压,尤其人均业务规模较小且长期依赖高利差政策红利生存的县域中小银行将面临一场严峻的生存考验。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遍布我国城乡各地的3000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域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及时转型创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战略,才能在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银行转型战略历史上的甲午之年都是不平静之年。同样,2014年的甲午之年对我国金融市场而言同样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的9月20日,阿里巴巴在

2、纽约上市,成为美国股票市场历史上最大的IPO,预示着互联网电子商业模式将以更快的速度席卷我国城乡各地,对传统银行业冲击最大的P2P互联网金融模式将推动传统银行加快改变经营和盈利模式的进程;11月17日,上海证券市场“沪港通”正式开启,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把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从2013年的1.1倍扩大到1.2倍,预示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已经提速; 11月30日,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标志着解决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破产、兼并问题的方案即将出炉。在国家经济、金融改革等诸多变革因素的影响下,传统银行业只有通过战略

3、规划调整实现快速转型创新,才能在金融改革的大浪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财务影响以及各类银行的竞争优、劣势等方面浅析中小银行应当选择的转型战略。一、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财务的主要影响传统银行业的经营利润主要来自经营存、贷款的利差收入,其盈利公式可以简化描述为:银行利润=资产(贷款)规模利率-负债(存款)规模利率-经营费用。在互联网金融冲击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上述银行利润的会计要素将发生重大变化,深度影响未来银行利润的变化趋势1.存款利率易升难降,整体呈上升趋势发端于2013年6月的“余额宝”吸引了广大民众将“零用闲钱”归集存放变成准定期的高利率存款,迫使大型股份制商业

4、银行在2014年初纷纷推出类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强力对抗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款的分流。在两力角逐下,银行的资金成本快速上升,突出表现为:利率最低廉的活期存款转化为准定期的存款,利率较高的定期存款通过理财产品的演化变成更高利率的负债。据统计,福建、湖北、青海、黑龙江4个省份的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4年的存款平均利率比2011年上升了27.59%,净利润增幅同比平均下降了20%以上。2.贷款利率易降难升,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存款利率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大部分商业银行基本采取了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上浮比率的应对策略,以保证有足够的利差空间完成利润考核指标。但互联网金融方便、快捷、廉价的融资方式打破了银行垄断经

5、营金融媒介的局面,银行贷款利率难于保持高位,在利率市场化后期,金融竞争更加激烈,贷款利率必然处于下行态势,且下降幅度将超过存款利率的上升幅度,存贷款净息差将快速缩窄。例如,福建、湖北、青海、黑龙江4个省份的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2014年的存、贷款净息差平均比2012年下降了19.55%,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上升幅度9.5个百分点。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全国银行业整体净息差将比2013年缩小0.20.5个百分点,在全面实行利率市场后将再缩小0.5-1.0个百分点,一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经营亏损的局面。3.经营费用上下波动剧烈,整体震荡上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存、贷款业务的分流以及银行间的同质

6、化竞争,各家银行不惜血本,纷纷加大计算机软硬件投入和加快社区金融便利店的布设以及提高金融人才的招聘薪酬,固定投资成本和人力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竞争的激烈程度而剧烈变动,而且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例如,福建某城市商业银行近三年投入软件开发、升级的费用高达2.7亿元,占每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10%,比一般年度的投入比例高出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显著上升。4.银行经营利润快速下降,股东分红压力急剧上升多数银行目前的资产75%以上集中在贷款业务,负债80%以上集中在存款业务。在贷款利率下降以及存款利率和管理费用率双上升的三个会计要素作用下,银行的经营利润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股东分红压力急剧上升。例如,20

7、11年至2014年上半年期间,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利润增长率从28.95%下降到10.64%,股金分红不及投资者预期而出现股价跌破净资产的现象经常出现。二、县域中小银行的特殊经营压力以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县域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上是以县级法人机构为单位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人均业务规模小、保本点高、业务机构单一等先天性竞争劣势决定了其抗财务风险能力明显低于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面临特殊的经营压力。1.县域银行机构快速增设,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行跨区域增设机构明显增多;村镇银

8、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全国县域遍地开花;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经营重心下移县域;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融资性公司也大量组建。如:福建、湖北、黑龙江三个省在2012年、2013年期间县域共新增银行机构292家。僧多粥少的格局拉低了县域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利润。2.业务结构单一,新业务利润增长点较少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对县域中小银行的新业务准入监管较严,如理财业务、外汇结算、融资业务、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等只允许规模较大、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开办,大部分小规模的县域中小银行未能获得新业务开办权,90%以上的业务收入集中在贷款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不到5%,单一的收入结构严重影响了未来业务的竞争能

9、力。 3.大额建设费用摊销面窄,基础运营成本较高当前银行业最大的投资成本可以说是IT建设成本。要保持一家银行正常经营、管理的软、硬件系统至少要100个以上,需要培养一大批计算机开发、维护人员和购建严密的灾备系统才能保证24小时业务不间断运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总行开发、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分摊共享的机制可以摊薄高昂的IT建设费用。县域中小银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的IT建设费用只能靠本机构自行消化,单位固定成本远远高于大型银行。据某家县域银行测算,该行每笔结算业务分摊的IT建设费用高达2元以上,导致资产利润率低于同行的50%以上。三、中小银行的转型战略中小银行虽然不具有大型银行的规模优势,但具有

10、贴近市场、灵活经营的优势,加上丰富的人缘、地缘、亲缘等资源,通过实施转型创新战略,能够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中保持差异竞争优势。1.细分城乡市场,巩固和提升贷款议价能力。城乡个体工商户、居民、农户对贷款的需求金额不大,对利率不敏感,但要求贷款审批快,满足随贷随用的需求。而县域中小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对市场反应敏捷、授信决策链短,能够满足小额、快速的个人融资需求,较高的贷款利率能够被接受。因此,县域中小银行应逐渐淡出大型银行密集的城市红海领域,转向大型银行难于触及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的蓝海领域,进一步细分市场,做好个性化授信服务,保持较高的贷款定价权,维持适当的利差空间,为消化其他财务费用打

11、下基础。2.抢抓改革机遇,提高市场份额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看似对中小银行不利,但中小银行却可以化危机为商机,通过发放灵活便捷的小额贷款获得较高的贷款收益率,腾出一定的存款利率上浮空间从其他商业银行吸引50万元以下的存款资金,抓住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商机,做大存贷款基数,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稳固和拓展城乡个人存贷款市场,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3.取得政府支持,用好用活优惠政策。从2009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对中小银行的扶持政策,如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村镇银行按贷款平均余额每年给予2%的补贴,对农村信用联社的股金分红所得税减半征收等。中小银行应用好用活这些优惠政策化解经营风险,减轻

12、财务负担,集中优势资源投入软硬件建设,提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为经营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后台支撑。4.抱团取暖,发挥小法人大系统的优势。县域同质同类的中小银行应该通过同业协会等方式组建省、市一级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在保持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上搭建后台统一管理、支撑平台,分散化解单体经营的建设成本和经营风险,发挥小法人大系统的特殊优势。例如福建省辖内67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农商银行共同入股发起组建了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建立了全省会计、业务数据大集中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统一研发、按量分摊费用,发挥了良好的行业自律管理作用,存贷款业务快速发展,经营利润快速提升。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的存款增长率位居福建银行业的第一位,存款份额从原来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利润增长率高于全国同业88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