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90800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语文7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二篇《陋室铭》《爱莲说》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得分人教部编版2019年语文7下短文二篇测试满分100分:解释词语:40分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冬()。水不在深,有龙则灰()。斯()是陋室,追()吾德鳖()。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避()式()琴,阅金经()。无丝竹()之泣()耳,无案牍()之宜()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K)有?”爱莲说)0晋陶渊明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上()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匚)独爱莲而不限(不枝()出淤泥而不券U送(),中远(),香迅()净拉()焉。)皿( )外直,不n()迤()1青,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

2、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随后世()乎今()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也)矣。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8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三:选择题18分1、下面对选文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日选文在描写“陋室”时,突出了 “陋室”

3、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2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 .花之隐逸者3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安能辨我是雄雌B.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4 .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陶后鲤有闻芳草鲤美,落英缤纷BC.中通#直 指通豫南D()(3 分)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牡丹之爱)(3 分)无案牍之劳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可以调素琴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3 分).香远益巫清荣峻

4、茂,良多趣味.陶后鲜有闻L 阿姊闻妹来5.对文章陋室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B .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D .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6:下列对选文爱莲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说”是一种古代文体。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层层深入,意蕴无穷。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四:文言文阅读题目: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3题。(9分

5、)【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 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

6、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一一节选自宋史【注】任:推荐。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 事项。仕:指做官。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亭亭净也植:立 B .有狄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 .将弃官上去:离开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9 B .可远观西不可亵玩焉人不知回小愠C.以冕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面的理解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中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7、乙文通过叙述和王逵争辩,表现了周敦颐富有才能,为官正直的品质。B:甲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作者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C:甲文周敦颐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 不好,但个人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也可以看出作者不不随波逐流的态度。D: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这二句话都告诉我们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能够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阅读下面文百文,完成 12题。(6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8、,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梗,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 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也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注】梗:du ,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 d 1 ,相见。1.下面句中的“于”与“或藉枕于床”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取一葫芦置于地B.不义而富且

9、贵,于我如浮云。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皆朝于齐。2:下面的理解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都是以书屋为写作对象,甲文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文书屋的特点是书多。B:关于与朋友交往,刘禹锡喜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告诉我们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C:甲文全文的主旨句是:“惟吾德馨”,与后文“何陋之有? ”呼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 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D:乙文中从“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可看出陆游酷爱读书, 从“乱书围之,如积槁枝”可看出其不爱整洁,做事情杂乱无序,从文中的语言

10、描写可看出其乐观幽 默。五:填空题9分1.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之妙境;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芝兰之室”,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陋室铭中的“”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5分)2:爱莲说文中作者运用了的 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 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4分2019年语文7下短文二篇测试 答案:一:词语解释:你说,我还能说吗?二:句子翻译:一切尽在不言中三:选择题:1: D 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不正

11、确。2: C 其他选项是助词,的。只有C选项是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3: D 可沙素琴: 可以 意将遂入以竺其后也:用来,表目的。4: D5: A6: D四:阅读题目:爱莲说1: C 囚法不当死:按照法律,动词。2: B 都是转折关系,但是。3: D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说的是环境可以改变人。陋室铭1: A 或藉枕于床与取一葫芦置于地都是翻译:在。B:对 C :因为 D :到2: D 从“乱书围之,如积槁枝”可看出其不爱整洁,做事情杂乱无序,应该是不拘小节。五:填空题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2:托物言志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内心通达美名远扬高洁傲岸受人尊敬(任意选择二种品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