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90727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摘要:有效的幼儿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幼儿园也是实现幼儿良好发展 的重要教育场所。为了能够实现幼小衔接,做好学前教育、小学阶段的衔接,让 幼儿能够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实现平稳的转换,这样可以有效的消除幼儿进入小学 后可能出现的焦虑、畏难心理,才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基 于此,本篇文章对“幼小衔接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策略 引言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 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越来越得到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 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

2、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帮助幼儿 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付出的准备。一、与小学学校建立密切联 要想保证幼小衔接的有效性,仅仅依靠幼儿园、幼儿教师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 与小学学校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幼儿园要根据小学对学生的要求来实施幼小 衔接教育。幼儿园教师要与小学学校进行教育交流,幼儿教师对小学的日常教学 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尤其需要幼儿教师对低年段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 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与小学一年级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向一年级教师学习教 学经验。在与一年级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中幼儿在幼小衔接方面 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在幼儿教育中要结合一年级教师提出的教育意见与建

3、 议。通过加强幼儿园与小学学校之间的联系,可以促使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效性有 效提升。二、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 由于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会加大二者衔接工作的难度系数, 而为了确保幼儿在衔接过程中能够健康茁壮成长,学校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 差异。首先,要认识到衔接工作不是简单地将幼儿从幼儿园引入小学,也不是简 单地在二者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而是要对其进行更好的教育管理,这就对教师提 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指 导,通过循序渐进且科学的教育方法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一 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高效展开学习。其次,本身幼儿阶段的孩童注

4、意力就不易集 中,只有结合他们实际年龄特点展开教育,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衔接工作的 质量,从而确保衔接工作过程中幼儿能够全面、协调地发展下去。三、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模式以往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质量不高,部分原因是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育 指导过程中选择的方式往往存在问题,不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模式,只 会造成学习压力的增加,难以为其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为此要想获得最理 想的衔接效果,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来加 强教育指导。本身学前教育阶段的孩童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过于复杂的教育 方式并不利于他们接受,而一个简单明了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其更好地接受,并快

5、 速融入小学学习环境中,最重要的是不要给予他们过多的学习压力,这样才能够 推动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思想方式以及语言表达能 力,这也是衔接工作中需要加强管理的一环。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才 可以帮助幼儿快速地适应小学教育环境,从而促进幼儿可以健康、茁壮成长。四、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在幼儿时期应适当地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责 任,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规则,并学会如何变换在不同环境中自己需要 承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懂得责任的重要,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学习 任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孩子们做到这些,教师还应该注意在日常生 活中

6、,有意识地让幼儿承担责任,不迁就幼儿一些任性的行为要求,让他们明白 为什么有些事情不能做,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后果,并要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而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通力配合,互相协作要想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仅仅依靠幼儿园时很难实现的,还需要幼儿园 幼儿教师、小学校长以及幼儿家长之间能够通力配合,互相协作,是一项比较复 杂的,需要多方参与、配合的工作。不仅需要幼儿园与小学校长之间互相沟通, 幼儿家长也要承担起幼小衔接中的责任。简单来说,就是要家长转变以往的幼儿 培养理念,不再将学前教育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要在幼儿教师、自学 等多种途径的

7、指导下能够更加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家长要认识到在学前教 育这一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幼儿教育中 要更加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尽可能的减少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 幼儿家长还要与幼儿园老师建立起良好的联系与沟通,能够了解幼儿的情况,并 根据幼儿教师的意见来展开幼小衔接教育,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园、家长以及小学 之间形成通力合作,形成强有力的合理与凝聚力,从而逐渐构建起科学的幼小衔 接体系,进而使得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结束语总之,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密切联系, 需要家长的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 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参考文献1 孙夕喻.幼小衔接的方法探索J.科幻画报,2019(12):167.2 吴名芳.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59.卢琪.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创新教育策略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12):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