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88353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共20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金流量表编制(经典总结)一、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与收回坏帐无关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

2、反映。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 +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

3、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如果借: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存贷类),贷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如果贷:应付帐款数、应付票据、预付帐款等,借方不是“销售成本或进项税”科目,则加上。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按下式计算考虑计算关系。本期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工资=(期初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初数)+(计提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计提数)-(期末总额-包含的在建工程期末数)当

4、题目只给出本期列入生产成本的工资及福利,期初无在建工程的工资及福利时,公式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应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在建工程期初数-应付工资及福利费中在建工程期末数)6、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已交税金)+消费费+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罚款支出+保险费等(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8、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短期

5、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长期股权投资收回的本金及收益(出售、(广告内容,已被删除)、到期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本金9、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长期股权投资及长期债券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及利息1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现金-相关费用的净额(包括灾害造成固定资产及长期资产损失收到的保险赔偿)(如为负数,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11、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和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上述投资活动项目以外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12、购建固定

6、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按实际办理该项事项支付的现金(不包括固定资产借款利息资本化及融资租赁租赁费,其在筹资活动中反映)13、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本期(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及手续费、佣金14、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时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购买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及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5、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发行股票债券收到的现金-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不能减去支付的审计、咨询费用,其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1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

7、金17、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各项筹资活动以外的其他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如现金捐赠)18、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19、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现金股利+利润+借款利息+债券利息)20、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除上述筹资活动支付的现金以外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如捐赠现金支出、融资租赁租赁费)二、实例解析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一)基本原理 或许你不知道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加加减减是基于何种理由,这使得你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死背,但苦于项目太多,增减复杂,结果是越背越糊涂,仔细看看这篇解析,掌握其基本分析方法,将有助于你在短时

8、间内掌握补充资料的编制方法。这印证那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假设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1000=-1000元。由于上述分录并未涉及任何现金资产,所以企业并未发生任何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1000) 企业也可能因资产价值回升而相应地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而结转资

9、产减值准备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净利润的影响相反,所以,对于转销的资产减值准备,应作为减项调整,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转销的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折旧 假设企业行政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贷:累计折旧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1000) 由于期初的累计折旧不影响当期的净利润,所以在编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固

10、定资产折旧项目应按当期实际计提数填列。 3、无形资产摊销 假设企业摊销无形资产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贷:无形资产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无形资产摊销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无形资产摊销(1000) 同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4、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 假设企业新增一笔待摊费用5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

11、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待摊费用5000、贷:银行存款5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待摊费用的增加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0)=净利润(0)待摊费用的增加(5000) 又假设企业仅摊销待摊费用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000、贷:待摊费用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1000,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待摊费用的减少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待摊费用的减少(1000) 若上述两种情

12、形同时存在,则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待摊费用减少及待摊费用增加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00)=净利润(-1000)待摊费用减少(1000)待摊费用增加(5000)=净利润(-1000)待摊费用净增加(4000) 由此可见,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是指待摊费用净减少(减:净增加),一般情况可以通过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与期初数相抵减获得。 5、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假设企业预提行政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5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5000、贷:预提费用5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500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3、净额为0元。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预提费用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5000)预提费用增加(5000) 假设企业行政部门以存款支付预提的固定资产修理费1000元,此外未发生任何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预提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0元,而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0元。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预提费用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0)预提费用减少(1000) 若上述两种情形同时存在,不难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预提费用增加及预提费用减少之

14、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0)=净利润(-5000)预提费用增加(5000)预提费用减少(1000)=净利润(-5000)+预提费用净增加(4000) 由此可见,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是指预提费用净增加(减:净减少),一般情况可以通过该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数与期初数相抵减获得。 6、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假设企业处置一台设备,原价10000元,已提折旧4000元,售价5000元,无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此处只写简化分录): 借:银行存款5000、累计折旧4000、营业外支出1000、贷:固定资产10000 显然,企业的净利润

15、=-1000元。同时,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00元,但这5000元的现金流量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营活动无关。因此,该笔业务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为0。由此可见,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1000) 若将上述固定资产的售价改为7000元,则不难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净利润(100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收益(1000) 若企业在同一期间既实现处置收益、又有处置损失,则应按收益与损失相抵后的净损益金额列示于该项目。另外,固定资产报废也是固定资产清理的范畴,其核算与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是一样的,因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之间的关系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7、财务费用 假设企业以存款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1000元,此外未发生其他经济业务,则企业应做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 显然,净利润=-1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