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883528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5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祁东县富源小区A栋 转 换 层 模 板 支 撑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湖南省衡南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育英苑项目部 二0一四年一月十日1.编制依据1.1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富源小区A栋”施工图纸;1.2富源小区A栋施工组织设计; 1.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7建质20098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工程概况 祁东县富源小区A栋由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

2、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建筑面积为49226.9m2, 建筑层为地上30层,地下1层。本工程高大模板部位为转换层(二层楼面),层高为 5.6 m,大截面梁尺寸最大为9002200,楼板厚度为180mm,梁截面较大,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均较大,转换层梁板支撑系统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3. 转换层施工整体部署3.1 施工顺序本工程梁截面较大,最大梁段重达43.2KN/m。考虑混凝土浇筑的不均匀布料可能对架体稳定性造成影响,转换层施工时竖向及水平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即先浇筑墙、柱混凝土,3天后再浇筑梁板混凝土。梁板模板支架与先期浇筑的墙柱抱柱连接,以增加水平稳定性。转换层梁板模板浇筑采用泵送,梁柱接

3、头部位用塔吊配合浇筑高标号混凝土。3.2 施工机械及人员主要施工机械: 汽车式混凝土输送泵 1台 塔吊 1台 振动棒70/50 6台 平板振动器 2台主要人员: 项目施工总负责: 质检员: 测量员: 安全员: 施工员: 试验员: 施工队负责人: 木工值班工长: 架工值班工长: 钢筋工值班工长: 混凝土工长: 施工员:5人4、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布置4.1 模板系统搭设要求本转换层墙、柱、梁及楼板均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背楞采用5080木枋及483.5钢管。支撑采用483.5钢管。梁底承重立杆底全部加可调底托。 梁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梁底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板肋采用5080木枋,立杆沿梁方

4、向间距为450。9002200mm梁:梁底部放置7根木枋,间距为中到中不大于170,梁底部支撑三根立杆,间距如下图所示;9001800mm梁:梁底部放置6根木枋,间距为中到中不大于180,梁底部支撑三根立杆,间距如下图所示; 900*2200 900*18008001800mm梁:梁底部放置6根木枋,梁底部支撑三根立杆,间距如下图所示;8001600mm梁:梁底部放置6根木枋,梁底部支撑两根立杆,间距如下图所示;800*1800 800*160010002300mm梁:梁底部放置6根木枋,梁底部支撑两根立杆,间距如下图所示;10002200mm梁:梁底部放置5根木枋,梁底部支撑两根立杆,间距如

5、下图所示; 700*1400 700*1600梁高大于等于700小于1400的梁底部支撑一根立杆,底部木枋间距为中到中不大于200. 梁侧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侧模板肋采用5080木枋,14001800高梁侧模板肋木枋中到中间距不大于200mm。其余梁侧模板肋木枋中到中间距不大于250mm。 转换层楼板板底模板采用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18厚膜板,板模底肋采用5080木方,间距为250mm。 3.2模板系统搭设要求转换层板满堂架立杆搭设立杆间距不大于900*900。中间立杆均分设置,梁位置立杆沿梁长方向加密,间距为450,梁宽方向如上如中所示,梁底和板底均采用双扣件,梁

6、底必须用顶托加固牢固,在上钢筋之前和浇混凝土之前必须再次拧紧,拧紧扣件用45N.m60 N.m的力矩。梁底部支撑要求,立柱下垫板、二层及一层支撑架保留,保证二层连续支撑,待转换层梁板浇筑完成后,砼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一层支撑架。板边缘距最边的支撑的距离控制在150mm左右。单侧模板支撑要抗浮,拉顶结合,边柱、边梁支撑要下地锚。梁下钢管支撑及楼板支撑必须与框架柱的抱柱装置牢固连接,以防倾覆,楼板模板支架应设置封顶杆,封顶杆应尽量贴近模板底,每根立杆顶部要增设安全扣或增设顶托。当梁模板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立杆的接长:立杆的接长均采用对接扣件

7、,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不宜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采用搭接。水平杆布置为:扫地杆距根部为200mm,其它步距为150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不大于300mm。水平杆的接长:水平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两跟相邻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 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

8、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mm。剪刀撑的布设为: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布设时,梁底和板跨中部位必须布设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高支撑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 mm.模板及支撑安装好后,先浇筑框架柱及剪力墙砼,待墙柱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楼面砼的浇筑

9、。楼面砼浇筑时,布料杆严禁放置于梁上!3.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流程3.2.1墙模板安装工艺模板一面安装就位预埋件安装、洞口预留安装水平支撑或斜撑穿对拉螺栓模板支撑加固另一面墙体模板3.2.2梁板模板安装工艺:弹出轴线和水平线安装工具或支撑安装梁底模板绑扎钢筋安装侧模板安装横楞、固定横楞3.2.3柱模板施工工艺:5模板施工方法5.1墙、柱及梁板模板墙、柱、电梯井内筒模板采用18mm厚木模板;采用木模板,背楞采用50*80mm木枋,间距不超过200mm。为保证柱子成型质量,柱箍采用21012槽钢或2I1012工字钢,以12高墙拉杆连接紧固(采用双螺杆),柱中不设穿柱拉杆。柱箍在底部200mm高设一道

10、,采用2I10、12柱截面不小于800800mm每500mm一道,其他不超过600mm一道。柱模支设如下框架柱模板支设示意图。墙、柱及墙交接处的斜角采用18厚红松木模板及木方组拼模板,因采用泵送浇筑砼,坍落度140180mm左右(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及天气情况控制好坍落度),侧压力较大。选用12高强螺杆,螺杆采用20PVC套管,以便周转。螺杆间距457 mm610 mm,后配5080木枋及483.5钢管背楞,木枋中到中间距不大于200mm,背楞间距为457mm。 2)柱模板支设方法(1) 柱模安装前放出柱子边线及300控制线,合模之前,柱子区域内的杂质应彻底清理干净。(2) 柱根部模板位置用水泥砂

11、浆找平,应注意找平砂浆不得吃进柱身内;待砂浆有强度后在模板位置粘设双面胶,以防止柱模根部漏浆。(3) 在柱定位线放出后,在高出墙体根部100位置采用C8短钢筋,点焊在墙体纵筋上,短钢筋沿墙长方向间距不超过800mm,用于墙模根部的固定。(4) 按柱位置线在柱四边离地58cm处的主筋上焊定位支杆,以防止柱模向内侧位移。(5) 安装柱箍,用加工好的柱箍紧固,柱模根部相对两面留200高清理口。(6) 安装柱模斜撑:在柱模每边设2根架管斜撑,固定于满堂架上,用以控制模板垂直度。(7) 将模板内部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3) 拆模及养护混凝土浇注结束两天后开始拆模。首先拆除柱箍,然后拆开模板栓,将模板从柱

12、面拉开即可。拆开的模板严禁摔撞,应及时清理干净。拆模后,应对柱面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补或凿毛处理。混凝土养护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洒水时间不少于7天。4)柱模板质量标准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mm,缝距不得大于1mm,模板外侧刷防锈漆一道,刷漆均匀,不得漏刷、皱皮、脱皮和流淌,内侧应涂刷脱模剂,相邻模板高低差不得大于1.0mm。模板内表面应该平整光滑,其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柱模加工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长度(mm)2用尺检查直径(mm)1用尺检查内表面垂直平整度(mm)1用2m靠尺及尺检查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所示: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柱轴线位移5mm尺量柱截面尺寸4,5m

13、m尺量每层垂直度6mm用2m托线板检查5.2梁模板施工方法1)材料及要求本转换层梁截面较大,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均较大,转换层梁板支撑系统搭设要求高,梁板模板按照木胶合板钢管架支撑体系施工,模板竖向支撑为钢管架,梁侧模板、楼板模板为18mm厚木模板。梁侧模板背楞为5080mm木方,梁侧竖向木枋中心间距高度大于1200的梁间距不大于200,其余梁侧木枋间距不大于250,梁底模板采用18厚木板。梁高大于1000m时,梁底木枋间距不大于180。当梁高700时,梁加设12高强对拉螺栓加固,但对拉螺栓设置数量按照以下原则执行:对拉螺栓纵向间距为不大于610mm,螺杆排距为457mm,最下排对拉螺栓距离梁模板底模不大于228mm,距离楼板模板不大于228mm。对拉螺栓采用20PVC套管,以便周转。梁支撑要根据每个梁的断面尺寸确定立杆数量,立杆宽出梁边300mm。梁底沿梁长方向立杆间距加密为相应板立杆的一半,梁宽方向:按照模板系统要求增设立杆。2)梁模板支设方法(1) 架管支柱安装:采用48*3.5钢管支柱,支柱水平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