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88337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56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企业精米深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5页)(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概述11.2承办单位概况11.3编制依据和范围11.4项目基本情况31.5项目建设的背景41.6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9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2第二章 市场分析132.1粮食市场分析132.2大米市场分析162.3粮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需求20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233.1 建设内容233.2项目建设规模23第四章 建设条件和场址选择244.1建设条件244.2场址选择28第五章 工艺、设备及工程方案305.1工艺技术方案305.2设备方案345.3土建工程36第六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396.1厂区概述396.2总图布置396.3给排水416.4供配

2、电系统436.5消防工程43第七章节能、节水457.1节能节水的原则457.2节能节水措施45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478.1设计依据478.2环境影响分析478.3污染防治与处理措施488.4 综合评价与结论48第九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499.1设计依据499.2安全措施49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5110.1项目管理5110.2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5110.3施工进度5210.4工程招投标52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5511.1设计依据5511.2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5511.3劳动安全卫生机构设置采用及人员配备情况5611.4预期效果及评估56第十二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712

3、.1投资估算依据5712.2 建设投资估算5712.3 流动资金估算5912.4 资金筹措方案60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6113.1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6113.2成本分析6113.3 成本分析6213.4 销售(运营)收入6313.5 项目财务评价6413.6 不确定性分析6513.7偿债能力分析6613.8财务评价结论67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6814.1结论6814.2建议69-第一章 项目概况1.1概述1、项目名称: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2、承办单位:安徽有限公司3、法人代表:4、建设性质:新建1.2承办单位概况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粮食收购、加工与仓储物流经营为主体的现代民营企业

4、。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13日,注册资本1360万元,法人代表。公司厂址位于颍上县工业园,规划厂区占地40000平方米(合60亩),计划从国内先进粮食机械设备生产公司引进200吨/日联合成套碾米设备,并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积极开展粮食仓储物流业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颍上县最大的精米加工和仓储物流企业,为本县规模企业。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生产、供销、财务、质检、行政等部门。公司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主要包括: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质量体系运行考核办法、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等。作为新建企业,公司计划严格落实各项管

5、理制度,依靠制度约束人,通过管理要效益。公司将弘扬“质量第一,诚信经营” 的企业精神,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企业管理,引进技术人才,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 1.3编制依据和范围1.3.1编制依据(1)2008年阜阳统计年鉴;(2)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法规;(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5)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6)全国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7)安徽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J36-7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10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1)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1.3.2编制范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的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1)市场分析与项目建设规模(2)建设条件与选址(3)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经济效益分析(5)项目的结论及建议1.4项目基本情况1.4.1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并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为区域粮食产业发展服务,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粮食加工、收购、储备、运输基地,安徽有限公司计划在安徽颍上工业园区实施“日产200吨精米深加工循环经济及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项目建设用地4万平方米(合6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3450平方米,其中包括:生产车间7800平方米,物流仓库用房20000平方米,职工生活用房3500平方米,办公及其他辅助用房2150平方米。2、引进现代化的精米加工设备,购置仓

8、储机械设备与器材、质量检测检验仪器、环境保护设备等。3、购置工艺技术成熟的稻壳发电机一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并配套建设道路、晒场、停车场、围墙、栅栏、绿化、环保设施、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等公用辅助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加工处理稻谷77400吨,出产优质精米48000吨的加工生产能力,同时储存国家储备粮10万吨。1.4.2项目选址安徽颍上工业园区。1.4.3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87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38.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632.2万元。计划通过如下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资金287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3000.0万元。1.5项目建设的

9、背景1.5.1产业背景1、我国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背景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农业经济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是工业化理念、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突破口。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生产(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品)、流通(农产品市场)这一农业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加工环节是增值空间最大的环节,也是改变农业弱质、低效形象,逐步使农业产业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潜力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不仅是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油消费和加工大国。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小麦1亿吨左右,玉米0

10、9亿吨左右;年产油料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00万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当

11、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2、我国粮食物流产业

12、发展背景当前,物流已被称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标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必然要重视物流现代化。生产企业首先意识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同样,新世纪的粮食产业更急切呼唤现代粮食物流。 我国的粮食物流自建国以来,主要经历了三大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市场化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自1998年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成。 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完全市场化”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粮食企业的市场职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国家的直接调控职能也转向通过政策法规、行政执法、国家储

13、备等方式进行调控。国家已退出直接参与粮食物流。 为加快流通、降低成本,政府和粮食企业都开始积极探索研究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粮食物流模式。 从粮食生产布局与收购方面:明确国家扶持的粮食品种按保护价收购,既推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保证国家粮食总量安全,同时也为粮食物流企业提供优质保量的粮源。 近年来,我国新建了1000多亿斤的新型仓房,配备了先进设备,提高了技术水平,完善了管理手段。通过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加快对陈旧仓房的改造,规范和研制了新的粮食物流托盘,物流作业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各省市、西南地区、京津地区建设并实现公路、铁路、水路联运,

14、提高粮食物流效率。加快运输方式一体化建设。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大米南运,通过铁路到达大连,再通过海运至广东等南方沿海各省区,是我国陆、海联运的重点。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各地粮食部门加快了企业改制和重组,实现政企分离、资源重组。一些大型粮食企业逐渐形成,特别是大型粮食企业开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粮食物流主力军作用。粮食物流物品多元化。粮食生产、加工企业顺应市场需求,加大对粮食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继续推广粮食深加工、精加工,不仅丰富了市场,同时也为粮食物流提供了丰富的物品保证。 加入WTO后,我国的粮食流通已完全市场化。粮食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开始出现。粮食流通企业和粮食行政主管部

15、门积极进行研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大物流。粮食企业开始突破以实物移动为主的物流模式,向产、购、销、加工以及粮食电子商务一体的供应链物流转变,并以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为主要方向。 1.5.2政策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篇中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一篇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广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