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AXA机械制图标准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3.50KB
约17页
文档ID:431873636
CAXA机械制图标准_第1页
1/17

CA*A机械制图标准第一章、图线:参照标准〔GB/T457.4-2002〕1 线型及其应用:下表列出了在工程图纸中各种线型的主要应用围,利用CA*A进展工程图绘制过程中,根据图中图素的实际要求,结合CA*A软件标配的主要图层,选择相应的图线准确、清晰的表达设计要求GB/T17450代码线型一般应用01.1细实线1、过渡线  2、尺寸线  3、尺寸界限  4、指引线和基准线  5、剖面线  6、重合面的轮廓线  7、短中心线  8、螺纹牙底线  9、尺寸线的起止线  10、表示平面的对角线  11、零件成形前的弯折线  12、围线及分界限  13、重复要素表示线,如:齿轮的齿根线  14、锥形构造的基面位置线  15、叠片构造位置线  16、辅助线  17、不连续同一外表连线  18、成规律分布的一样要素连线  19、投影线  20、网格线 波浪线21、断裂处边界限;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限〔优先选用〕* 双折线22、断裂处边界限;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限〔优先选用〕*01.2粗实线1、可见棱边线  2、可见轮廓线  3、相贯线  4、螺纹牙顶线  5、螺纹长度终止线  6、齿顶圆〔线〕  7、表格线、流程图中的主要表示线  8、系统构造线〔金属构造工程〕  9、模样分型线  10、剖切符号用线02.1细虚线1、不可见棱边线  2、不可见轮廓线02.2粗虚线1、允许外表处理的表示线04.1细点画线1、轴线  2、对称中心线  3、分度圆〔线〕  4、孔系分布的中心线  5、剖切线04.2粗点画线1、限定围表示线05.1细双点画线1、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  2、可动零件的极限位置的轮廓线  3、重心线  4、成形前轮廓线  5、剖切面前的构造轮廓线  6、轨迹线  7、毛坯图中制成品的轮廓线  8、特定区域线  9、延伸公差带表示线  10、工艺用构造的轮廓线  11、中断线注:*在一图样中一般采用一种线型,即采用波浪线或双折线。

  2、图线线宽和图线组别对于图线线宽的要求见下表,在机械图样中采用粗细两种线宽,其之间的比例为2:1 线型组别 与线型代码对应的线型宽度〔单位:mm〕01.2〔粗实线〕;02.2〔粗虚线〕;04.2〔粗点画线〕01.1〔细实线〕;02.1〔细虚线〕;04.1〔细点画线〕;05.1〔细双点画线〕0.250.250.130.350.350.180.5*0.50.250.7*0.70.35110.51.41.40.7221注:*为优先采用的图线组别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图线宽度和图线组别的选择应根据图样的类型、尺寸、比例和缩放复制的实际要求进展选择第二章、剖面符号:参照标准〔GB/T457.5-84〕1、剖面符号在剖视图和剖面图中,按照CA*A提供的剖面图案的风格,遵守国家制图标准GB/G4457.5-84关于剖面符号的有关规定执行2、剖面符号的画法〔1〕 在同一金属零件的零件图中,剖视图、剖面图和剖面线,应画成间隔相等、方向一样而且与水平成45°的平等线但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或60°的平行线,其倾斜的方向仍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一致〔2〕相邻辅助零件〔或部件〕,一般不画剖面符号。

当需要画出时,仍按1中的规定绘制〔3〕在装配图中,相互邻接的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其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以示区别同一装配图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一样,间隔相等〔4〕在装配图中,宽度小于或等于2mm的狭小面积的剖面,可用涂黑代替剖面符号如果是玻璃或其他材料,而不宜涂黑时,可不画剖面符号第三章、视图:参照标准〔GB/T458.1-2002〕1、局部视图〔1〕在机械制图中,局部视图的配置可选用以下方式:     —按根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物体的局部构造的附近,并用细点画线将两者相连〔2〕画局部视图时,其断裂边界用波浪线〔No.01.1线型〕或双折线〔No.01.1线型绘制当所表示的局部视图的外轮廓成封闭时,则不必画出其断裂边界限〔3〕标注局部视图时,通常在其上方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一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根本视图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2、相邻的辅助零件与特定区域〔1〕相邻的辅助零件用细双点画线〔No.05.1线型〕绘制相邻的辅助零件不应覆盖为主的零件,而可以被为主的零件遮挡,相邻的辅助零件的剖面区域不画剖面线。

〔2〕当轮廓线无法明确绘制时,则其特定的封闭区域应用细双点画线〔No.05.1线型〕绘制3、外表交线    可见相贯线用粗实线〔No.01.2线型〕绘制不可见相贯线用细虚线〔No.02.1线型〕绘制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按GB/T16675.1的规定但当使用简化画法会影响以图形的理解时,则应防止使用    过渡线应用细实线〔No.01.1线型〕绘制,且不宜与轮廓线相连4、平面画法为了防止增加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可用细实线〔No.01.1线型〕绘出对角线表示平面5、 断裂画法较长的机件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要断开绘制,其断裂边界用波浪线〔No.01.1线型〕绘制断裂边界也可用双折线〔No.01.1线型〕或细双点画线〔No.01.5线型〕绘制6、重复构造要素零件中成规律分布的重复构造,允许只绘制出其中一个或几个完整的构造,并反映其分布情况重复构造的数量和类型的表示应遵循GB/T4458.4中的有关要求对称的重复构造用细点画线〔No.04.1线型〕表示各对称构造要素的位置不对称的重复构造则用相连的细实线〔No.01.1线型〕代替7、局部放大图〔1〕局部放大图—将机件的局部构造,用大于原图所采用比例画出的图形。

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也可画成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大局部的表示方法无关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图附近〔2〕绘制局部放大图时,除螺纹牙型、齿轮和链轮的齿形外,用细实线圈出被放大的部位当同一机件上有几个被放大的局部时,应用罗马数字依次标明被放大的部位,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采用的比例当机件上被放大的局部仅一个时,在局部放大图的上方只需注明所采用的比例〔3〕同一机件上不同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当图形一样或对称时,只需画出一个〔4〕必要时可用几个图形来表达同一个被放大部位的构造8、初始轮廓当有必要表示零件成形前的初始轮廓时,应用细双点画线〔No.05.1线型〕绘制9、弯折线弯折线在展开图中应用细实线〔No.01.1线型〕绘制10、较小斜度和锥度等较小的构造,如在一个图形中已表达清楚时,其他图形可按小端画出11、透明件透明材料制成的零件应按不透明绘制在装配图中,供观察用的透明材料后的零件按可见轮廓绘制12、运动件    在装配图中,运动零件的变动和极限状态,用细双点画线〔No.05.1线型〕表示13、成型零件和毛坯件    允许用细双画线〔No.05.1线型〕在毛坯图中画出完工零件的形状,或者在完工零件图上画出毛坯的形状。

14、分隔的一样元素的制成件    分隔的一样元素的制成件,可局部地用细实线〔No.01.1线型〕表示其组合情况15、网状构造    滚花、槽沟等网状构造应用粗实线〔No.01.2线型〕完全或局部地表示出来16、纤维方向    材质的纤维方向和轧制方向,一般不必示出,必要时,应用带箭头的细实线〔No.01.1线型〕表示17、零件图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样视图的表示    一个零件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一样的视图,可以只画一个视图,并用箭头,字线或数字表示其投射方向和位置18、镜像零件    对于左右零件或装配件,可用一个视图表示,并按GB/T16675.1在图形下方注写必要的说明第四章、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参照标准〔GB/T458.2-2003〕1、根本要求〔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均应编号〔2〕装配图中一个部件可以只编写一个序号;同一装配图中一样的零、部件用     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多处出现的一样零、部件,必要时也可重复标注〔3〕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表中的序号及相关资料信息一致〔4〕装配图中所有的指引线和基准线应按GB/T4457.2-2003的规定绘制。

〔5〕装配图中字体的写法应符合GB/T14691的规定2、序号的编排方法〔1〕装配图中编写零、部件序号的表示方法     采用CA*A默认的在水平的基准〔细实线〕上注写序号的方式,序号字号比该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的字号大一号或两号,统一采用5号字〔2〕一样的零、部件用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多处出现的一样的零、部件,必要时也可重复标注〔3〕指引线应自所指局部的可见轮廓引出,并在末端以圆点标示假设所指局部〔很薄的零件或涂黑的剖面〕不便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出箭头,并指向该局部的轮廓     指引线不能相交当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它不应与剖面线平行     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     一组紧固件以及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5〕装配图中序号应按水平或竖起方向顺次排列,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时,可只在每个水平或竖起方向顺次排列第五章、尺寸标法:参照标准〔GB/T4458.4-2003〕1、根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单位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构造最清晰的图形上2、尺寸界限〔1〕尺寸界限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限〔2〕当表示曲线轮廓上各点的坐标时,可将尺寸线或延长线作为尺寸界限〔3〕尺寸界限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才允许倾斜 〔4〕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限〔5〕标注角度的尺寸界限应沿径向引出;标注弦长的尺寸界限应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标注弧长的尺寸界限应平行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平分线,但当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引出3、尺寸线〔1〕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机械制图中一般采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的终端     当尺寸线与尺寸界限相互垂直时,同一图样中只能采用一种尺寸线端的形式〔2〕标注线性尺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