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87111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两份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篇一】陶行知曾说: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这正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好写照。八年前,井辉老师第一次站在郑州大学的讲台上,成为一名教师。八年后,他站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作为“三育人 ”先进个人代表发言。“回望过去的岁月,有成绩、有失败、有欢乐、也有自省。”井辉说, “岁月的累积教会了我更多的教书育人的道理,让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责任是教师工作之本职”在井辉老师看来, 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要完成 “教书育人 ”的教育使命,必须牢牢地树立起责任意识。“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唯恐耽误了学生的大好前程。”井辉老师坦言。于是,他每

2、年购买数千元的专业书籍,进行广泛阅读, 丰富教学内容, 并积极向同行学习,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提供就业指导。井辉老师讲授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有部分内容关于求职就业过程中签协议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每年授课后,许多学生通过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向井辉老师咨询求职遇到的问题,井辉老师都耐心地一一为他们解答。有一年一个毕业班的学生,一天晚上12 点多从北京给井辉老师打电话,说第二天有一家单位让他签协议。这家单位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但是以另外一家刚刚注册的、没有具体业务的新公司的名义与他签。到底签不签,他拿不定主意。井辉老师就从从不同角度对用人单位采取这一做法的原因,为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3、,让其权衡以后再做决定,电话谈到夜里1 点多。最后的结果这个学生十分满意。“作为教师,为学生提供这些指导和帮助是应尽的责任,也是学生对我们的信任。”井老师说, “希望能够让他们在求职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在教学上,井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常常鼓励学生多去企业实习,“立身课堂的同时,逐渐走近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增强适应能力。”他说, “我们的专业决定了将来的大多数学生会投身企业,因此课堂上更应以概念导入,结合实例引导,有实例就有故事,有故事学生就更感兴趣,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希望学生们在课下看课本,课堂上着重听我讲企业的操作应用。”“投入是教师工作之保证”函授生、本科生、科学学位研究生、

4、专业学位研究生等,井辉老师作为专职任课教师,每年都承担着多个层次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尽管如此, 2009 年,随着我校MBA 招生数量的增加和EMBA 项目的开办,因人员不足,井辉被学院派往MBA 教育中心,兼职承担近千名MBA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虽然可以推掉这些行政事务,但我选择了欣然接受,因为这是学院的工作需要,这是对自己的信任。”井辉说。而接受便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投入。因MBA 学生多是在职求学,其课程多安排在周三到周日之间,连续上课2-5 天,于是便形成了井老师每周的前半段在新校区上课,后半段在南校区处理事务的两头跑的繁忙局面。自 2009 年以来的六年中,除了

5、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有过短暂的休息外,井老师基本上没有周末, “虽然工作很繁忙,但这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心理上的收获,MBA 学生每年毕业二三百人,我和其中很多学生都成为了朋友,他们遇到问题会想到联系我,我有时也会咨询他们一些问题。”井老师说, “他们大多都已在企业工作而我立身课堂,给他们讲课的同时,我也时刻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每节课下课我都很期待我们之间沟通交流、教学相长,这是一种很好的享受。”播育人之种,收桃李天下“井老师在学习、生活上都给我们有益的指导,工作一丝不苟,改论文细致到句子和标点,知识渊博,让我们每节课都有很大的启发和收获。”说到井辉老师时研究生张国良笑着说。在井辉看来教师的工作

6、场所虽然只是小小的一间教室,但获得的成就却在大地的四面八方。教学八年, 授课十余个本科生毕业班和三十余个其它类型班级,指导众多学生学业就业,带领专业学位研究生千余人,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行各业,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教研相长,近五年来,井辉老师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我真正感受到了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的乐趣。 ”井老师感慨,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 教师要做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我既然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责任和投入,选择了希望和收获

7、! ”三育人个人事迹总结材料【篇二】*,90 年中师毕业后,一直担任着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把做一名好教师作为座右铭,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二十年如一日,有着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工作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得了很多成绩, 受到领导、 同行、家长和学生的敬佩和信赖。一、治学严谨、勤奋敬业* 老师从教二十年,送走了五届毕业班,对所教的语文、数学课程有了系统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平时钻研教育理论、收集教育、教学的信息,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钻研教法,学习新课标,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使学

8、生在课堂上能够轻松地学习,所教历届班级学习成绩好,参加区质量监测中成绩优秀,所教班级 10 年 1 月被评为区教学质量优秀班级。 并积极参加市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 “开发小学生创造力实验研究 ”、 “新课程中小学数学策略研究 ”均获得市级鉴定,提高了教科研能力,成为科研型教师,并有省级论文、市级论文获奖。二、率先垂范、师德高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师德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老师工作中,注重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勤奋工作,每天早来晚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和学校劳动纪律,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不接受学生及家长的馈赠,自觉抵

9、制行业不正之风,在教职工和学生中有较高威信。一次教师节,一个学生把一个床单送给石老师,被婉言谢绝,并鼓励他说: “只要你认真学习,课上专心听讲,老师会很喜欢你的,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正是由于这样, * 老师给学生和家长树立了诚信,每年教师节学生或自制礼物,或问候老师 “教师节快乐 ”,这不是很好吗 ?!同时, * 老师对学生特别尊重,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有事请学生们一块儿商量,让他们出谋划策,都当班级的小主人。对于学困生更加关怀,平时课上总是提问他们,课下只要有时间就教他们学习,还采用“一帮一 ”的方法,他们很爱学习,没有人欺负他们,在课上只要他们回答正确,其余同学就会不约而同地鼓掌,快

10、乐洋溢在学困生的脸上。不仅如此, * 老师还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尊重家长,每次见到家长,都很热情地接待他们, 虚心听取家长们对学校及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十分重视,并能指导孩子正确地学习。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后,每一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健康成长,而自己也受到了家长的信赖。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还要有强烈的爱心。* 老师当低年级班主任时,常常为学生剪指甲、洗衣服、戴红领巾、为特困生买笔、本、衣物,为他们捐款,发现学生不舒服,先量体温,再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长、学生非常感动。一次放学后,一位女生没有人来接回家,由

11、于她患有小儿麻痹,双腿不能走路,得使用双拐,行动很不便,就主动把孩子送回家,为此,家长非常感激,给学校送来了表扬信,称赞 * 教师的美好心灵。记忆犹深的一件事是学校给每名学生返回上个学期的书款, 本班一名六年毕业生没来学校取钱, * 老师就亲自把 3 元钱送给那名家长手中,家长不知说什么好。虽然钱不多,也让家长感动。还有一个暑假,班级的 4 名学困生到自己家来补课个月,没收他们一分钱,家长们逢人就夸 * 老师真是一名好教师。走在大街上家长很远就打招呼,她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一个雨天,一位同学做了阑尾炎手术, * 老师就冒着雨去医院探望。告诉她别着急,安心养病,落下的功课老师会给她补上。耽误了一

12、个星期,上学后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把课给她补上了。家长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和尊重。课下他们会围着老师,无话不谈,告诉 * 老师他们的开心与烦恼,一次去区里学习,一上午没去上班级,回到学校的时候, 学生们都出来接 * 老师,还说着:“老师中午好 !我们想你了,你去哪了 ?”看到学生的样子,石老师感动得流下眼泪,心里想:孩子们,我爱你们!由于工作努力, 94 年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97 年 9 月被评为区骨干教师;2000 年 9月被评为区数学学科带头人;05 年 9 月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06 年 9 月被评为区优秀教师 ;08 年 3 月被评为区第二届课改之星。多次在市火炬杯影评中获指导奖;05 年全国小学生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三年级指导奖。总之, * 老师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为原则,在师德方面、教学方面、育人方面都力争做得最好。她始终在做一个平凡的人,一路快乐地走来,不图回报,只为付出,愿做春蚕、做红烛,默默地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