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医的养生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86711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谈中医的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谈中医的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谈中医的养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谈中医的养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谈中医的养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谈中医的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谈中医的养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谈中医的养生之道管理学院地理科学学号:姓名:孙雷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承魂宝,它不仅可以治病,更可以 防病,在当今,它具有着无可比拟的养生长寿优势,现仅以四个小标 题“一、天人相应,道法自然;二、调畅情志,厚德载物;三、饮食 有节,药饵有功;四、起居适宜,动动不止”来分段论述。以期便更 多的人来了解中医药,来运用中医药,从而获得健康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生命惟一,故而生命无价。古有方士求仙方, 觅仙果,炼仙丹只为长生,由今观之,可笑可叹!长生不死,即 长寿之心,人人有之。而健康长寿,则是人力可达。现今,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也是越来越重视。想要健康,必赖养生。

2、何谓养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 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而言之,养生 就是保养生命。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颐养生命,增强体质, 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传承三千余年, 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生保健理论,如善循此道,则天命可期。养生之道,贵在有术,现将中医养生之道总括如下:一、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 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张景岳云:然人之气数, 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于人为。故惟智者不以 人欲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此圣智之 所同也

3、。”这讲述的就是“天人相应,道法自然。”天地是大宇宙,人 身是小宇宙。天人相应,就像水中的鱼,水就是鱼的全部,水的变化, 一定会影响到鱼,同样,天地有所变化就会影响到人,因此,中医养 生讲究顺应自然,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准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 “一天6个枣,长生永不老” 。“一阴一阳谓之道”,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如“流水之声,可以养 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译理,可以养心;弹琴练字,可以养 指;逍遥步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骨。”二、调畅情志,厚德载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

4、以生长收藏,以生 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思,故喜怒伤气,寒暑 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又有“喜怒不节,寒署过度,生乃不 固”。此皆情志变化会导致人体产生各种反应,如“喜则气散,怒则 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因此,有医论曰“百病皆 生于气”。调畅情志需和喜怒、去忧愁,节思虑、防惊恐。正如陶弘景在养 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 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因此,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养生的关键。养生始于养德。大圣孔子曰:“德润身,仁者寿,大德必行其寿。” 黄帝内经亦云:“怡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孙思邈曰:“人不终眉寿,或

5、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 邀名射利,养生重养德,德高者长寿的理论已被现代人考证,故善养 生者应“勿汲汲于所欲” “旦起欲专言善事”三、饮食有节,药饵有功脾胃者后天之本。黄帝内经:“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则易致人体多病早衰,例如“饮食自倍,肠胃 乃伤”“多食咸则脉凝气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之论。故慎和五味以养五脏。医圣药王孙思邈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饮食宜忌, 以助养生延年。如“食不可饱,务令皆少”“常宜温食”“常宜清轻甜 淡之物”,故科学的饮食有节乃养生的保证。人生在世,禀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 乃是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安身之

6、本,必资于食,”“食借药之 力,药助食之功”二者相辅相承,充分显示了“药食同源”在中医养 生保健中的独特优势,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利用纯天然的药物、 食物来调节营养机体是最好的。古代人因此为养生创制了一系列的药 饵,如药方“八仙长寿丸”“ 薯预丸”“十全大补丸”。药酒“妙沁药 酒”等,以达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的目的。四、起居适宜,运动不止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是长寿的一大法门。春秋时管仲曾说:“起居 时,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善。”寿亲养老新书中指出“行住坐卧, 安出起居,皆需巧利制度,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服不着 身,缘老人骨肉疏冷,风寒易中,若窄贴身,暖气养体,自然气血流 利,四肢

7、和畅”。养生要录中指出:“养生者形要少劳,无致大度, 故水流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畅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 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须稍缓,即是小劳之术也。”故应劳其筋 骨,以内和五脏,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始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 不流则气郁。”故生命在于运动,我国古代人从自然中领悟了运动的 真谛,独创了各种养生之运动:相传由神医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它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 动物的动作编制而成,据传因其疗效砌切,已有十几种流派传承,分 内功、外功、内外混合功。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太极拳深得阴阳平衡,动静相宜 的道理,它外可活动筋骨,内可流通气血,协调脏腑,它既是一种拳 技,也是一种养生体操。综上所述,养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建立在中医理论体系下的 长寿之道。世人皆可得长寿,只要你遵循中医养生,那么“人度百岁 而不衰”,目明、齿健、发不落、步轻如云即不再是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