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866170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出说明。这表明( )A.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能指导人们的生活B. 哲学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C.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答案】C【解析】【详解】C:“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这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

2、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正确。A:材料强调哲学的起源问题,不是强调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A与题意不符。B: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B说法错误。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这是从哲学的本义角度进行的表述,而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起源问题。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2.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自然科学研究离

3、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符合题意,蔡元培先生的论述,强调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与哲学是密切联系的,其中,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能说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说法错误,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故选B。【点睛】“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知识的总汇”,近代一些哲学家把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3. 2020年9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

4、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的任务是解放和更新人的思想观念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作用,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因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会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故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思政课对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未

5、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区别,故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任务不是解放和更新人的思想观念。故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4.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哲学的

6、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属于不可知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体现了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符合题意。:“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属于辩证法思想,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排除。故本题选A。5. 甲:“我在故我思”,乙:“我思故我在” ()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甲的观点

7、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我在故我思”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我思故我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甲的观点认为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唯物辩证法观点;乙的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不是形而上学观点。错误。:甲乙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对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正确。故本题选C。6. 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 )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它正

8、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经验和认识成果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正确。: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错误。故本题选A。7.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符合题意。: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

9、论,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排除。:一元论强调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而二元论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也是意识的,这不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故排除。故本题选B。8.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古希腊罗马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 洛克的唯物主义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符合题意。:古希腊罗马哲学、洛克的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

10、的直接理论来源,排除。故本题选A。9.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 实践的观点B. 革命的观点C. 阶级的观点D. 历史的观点【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故A观点符合题意。 B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A。10. 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 )A. 思维决定存在B. 自然界是客观的C.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答案】D【解析】【详解】A:存在决定思维,A错误。D: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说明世界是物质的

11、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正确。B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自然界是客观的构不成题干观点的原因,BC错误。故本题选D。11. 神经科学研究显示,人们对已知和熟悉的事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这种偏好其实并不是年龄在起作用,而是可以通过特定脑区的灰质变化来解释。这一科学发现印证了( )A.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B. 大脑是意识产生的唯一源泉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材料中没有涉及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A不符合题意。B: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大脑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B说法错误。C:材

12、料中没有涉及到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不符合题意。D:材料中人们对已知和熟悉的事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这种偏好其实并不是年龄在起作用,而是可以通过特定脑区的灰质变化来解释,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 )A. 抽象的思维活动B. 具体的物质活动C.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 思维的物质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从意识的本质来看,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人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故C正确。A:意识是抽象的思维活

13、动,但不是从本质上看意识,故A不选。B:意识不是物质活动,故B不选。D:人脑是思维的物质器官,故D不选。故本题选C。13. 在疫情防控中,为了帮助农民和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邇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推销当地农特产品,舆论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领导干部直播带货,有利于推销当地农产品,盘活当地经济;也有人认为,直播带货容易带上权力因素,滋生腐败。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说明了(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

14、的不同感受,说明意识的反映不是机械的,具有能动性,符合题意。: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体现的是意识能动性在认识领域的表现,不是在实践领域的表现,排除。:人们对领导干部直播带货的不同感受,说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选择的、能动的,符合题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错误。故本题选B。14.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月亮绕地球转新陈代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苹果落地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水往低处流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月亮绕地球转、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苹果落地、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水往低处流都是规律的现象,错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新陈代谢,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是规律,正确。故本题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