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86616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我最棒。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望洞庭是_代诗人_所作。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2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的?()A.早晨B.中午C.夜晚3在正确的解释后面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和”的意思是相安、和谐。()(2)“和”的意思跟“同”相同。()(3)“镜”指的是一面铜镜。()(4)“镜”指的是洞庭湖的湖面。()4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美景的诗,你能再默写出两句连续的反映秋天景色的古诗吗?_2.

2、古诗理解。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1词语解释潋滟:。空蒙:。西子:。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_。3诗人抓住_季_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3. 按照古诗内容填空并作答。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诗人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_。A.西施B.王昭君(2)诗人主要描绘了西湖的天和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4. 古诗阅读。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

3、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_。该句运用了_表达手法。2这首诗,作者是()。A.悲秋B.赞秋C.叹秋3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理解错误的是()A.“排”是推、冲的意思B.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画面C.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5.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

4、。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发:朝:辞:还:(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1)“”一词写出了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等。(2)这首诗写了孩子们在(地点)(干什么)的欢乐场

5、面。诗中的“”“”指的都是孩子。(3)结合想象,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4)读了这首小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8. 诗歌鉴赏。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到_的景色。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9. 课外阅读。临平泊舟宋 黄庚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1前两句诗中,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_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_,带给人丝丝的_。()A.湖边;船篷;凉意B.柳阴;船篷;凉意C.柳阴;船篷;暖意2后面两句说

6、月光_,让人_。()A.被摇碎;心酸不已B.被摇碎;感到惊奇C.消失;感到失落3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_,或者_。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A.理想、思念B.美梦、想象C.错觉、幻影D.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4诗人_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_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_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_种感觉。()A.闻到;见到;感到;三B.见到;闻到;感到;三C.看到;感受;闻到;三10. 精彩回放。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你能

7、根据诗句的意思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吗?看谁的想象最丰富,最有创意!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2.你还记得李白或苏轼写的哪首诗,请选一首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我喜欢的原因是: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_,上有黄鹂_。春潮带雨_,野渡无人_。1把诗句补充完整。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独怜幽草涧边生(_) a.喜欢 b.可怜(2)野渡(_) a.郊外的渡口 b.郊野的渡口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A.孤独寂寞 B.恬淡的胸襟和忧伤12. 课内阅读。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

8、先写小牧童的_,后写小牧童的_,这从_到_的变化,写得既突然有自然,把小牧童_、_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2本诗的题目是所见,是什么意思?_3本诗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4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13. 课外阅读。江上渔人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解释下列横线上的字词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来往:但: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舟:出没:14. 阅读诗句,完成练习。溪边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_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1)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2)用“”画出诗中的比喻句。(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和鱼儿。(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人影给溪水染绿了。_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5)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15.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到_的景色。(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