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务教育的成本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86207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义务教育的成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义务教育的成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义务教育的成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义务教育的成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义务教育的成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义务教育的成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义务教育的成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摘要:本文以义务教育成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阐述我国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概念、实质和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原则以及义务教育成本由谁分担,如何分担,即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及家庭之间如何共同分担义务教育的成本,以及对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作出进一步地分析和探究。关键词:义务教育; 成本分担; 可行性; 必要性义务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即国民的基本教育,它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民主进程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更大范围的普及,从免学费到免学杂费再发展到真

2、正意义上的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我国政府面临着较大的财政压力,而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义务教育成本多渠道分担已被提上日程表。准确理解我国义务教育的成本并实行科学的成本分担研究是十分必要而可行的。1.义务教育成本的内涵1.1义务教育成本的概念界定 1.1.1成本成本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那何为成本?在经济学上,马克思最早对成本的本质实行了阐述,就是指制作一个商品所消耗的所有生产资料的价格和所有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总和。比方,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就包括这件衣服所需布料的价格和制作衣服的劳动力价格两局部。简来说之,成本就是实行一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1.1.2教

3、育成本将上面的成本概念映入到教育领域中,便形成了教育成本,即培养、教育一个学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教育成本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各地的学者们都对教育成本这个概念实行各自的描绘,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教育的全部要素包括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而我国的大陆学者王善麦教授认为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耗费和使用的教育资源的价值。虽然学者们对教育成本的概念表述各部相同,但他们有着本质的相同,即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全部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个局部,它是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的,包括社会和受教育个人及家庭直接或间接所支付的全部费用。1.1.3义务教育成本义务教育的成本,顾

4、名思义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全部社会劳动。换句话说,义务教育的成本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消耗的全部费用,包括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各种费用。1.2义务教育的成本结构 1.2.1结构一表1:义务教育的成本结构一学生生活上的成本教学上所需的成本食宿及其他生活支出书籍、文具及其他教育支出由学费、杂费补偿的局部由公共教育经费补偿的局部参见于:魏宏聚. 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社会契约论解读J. 教育科学学院.2006,(05):14如上图所示:义务教育的成本包括学生生活上的成本和教学上所需的成本两个局部。而人们所认为的义务教育成本只包括学生生活上的成本和教学上的成本中的由学费、杂费补偿

5、的局部,而不包含由公共教育经费补偿的局部费用,这局部由公共教育经费补偿的费用是由政府承担的。教学上所需的成本中的两局部费用是学校的培养成本。 1.2.2结构二表2:义务教育的成本结构二社会成本家庭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学杂费、书本文具费、课外读物费、玩具费、生活差别费国拨教育事业费(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国拨教育基建费(含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社会助学捐集资学校创收用于本校教育的局部直接成本中流通基金不用于教育可能获得的收入(以银行年利息为准)学校建筑或土地不用于教育可能获得的收入(租金或转化为货币可能获得的银行利息)参见于: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2

6、1如上图所示:义务教育的成本是由社会成本和家庭成本两局部构成,社会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含四个局部,分别是:国拨教育事业费(含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国拨教育基建费(含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社会助学捐集资、学校创收用于本校教育的局部;间接成本包含两个局部:直接成本中流通基金不用于教育可能获得的收入(以银行年利息为准)、学校建筑或土地不用于教育可能获得的收入(租金或转化为货币可能获得的银行利息)。而家庭成本则包括学杂费、书本文具费、课外读物费、玩具费、生活差别费。就两图比较来说,义务教育的成本构成有着相同的地方,即义务教育的成本共包含着四个局部,一是政府所承担的用于义务教育所投入

7、的费用,它包括学校建筑,学校教职人员的薪资等;二是义务教育的学校所承担的局部费用;三是社会上用于义务教育的助学捐集的资金;四是受教育个人及家庭所承担的生活上的成本和学杂费等费用。2.义务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研究2.1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内涵和实质2.1.1内涵通过以上对义务教育成本的分析,从而能够得出义务教育成本的分担就是义务教育成本由谁支付,如何支付的问题,即在义务教育阶段所产生的义务教育成本如何在政府、社会、学校和个人及家庭之间合理分担并最终圆满实现义务教育的问题。2.1.2主要的分担主体以上关于义务教育成本的结构分析能够看出义务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主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义务教育成本分

8、担的主要主体;(2)社会;(3)学校;(4)个人及家庭。2.1.3实质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主体是政府,政府则是通过税收的形式收集资金以供教育。个人和社会及各个企业都将交纳各种形式的税款,政府对收入较高的人和单位收取一定比例的税,从而将这些税收贡献给公共事业,义务教育就是其中的重点对象,这实质上便是居民的收入再分配的问题。假如没有政府的参与,义务教育的分担就落到受教育者及家庭上,那些没有子女上学的家庭则就不必分担义务教育成本了,而通过政府税收的分担,即使没有子女上学的家庭也要分担义务教育成本,这就减轻了有子女上学且经济水平不高的家庭的负担。随着税收制度的日益复杂,政府又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9、人们一般不会将自己所交的税额与义务教育联系起来,他们认为义务教育成本应该由政府买单,殊不知自己也在分担着义务教育的成本。2.2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义务教育应不应该实行成本分担?这是个令人争议的问题。本文讨论的便是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问题,本文的观点是义务教育成本实行成本分担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理由如下:2.2.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免费性两大特征,而且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是世界的共同愿望,但我国的实际状况还不能实行真正的全免费义务教育。通过对成本负担的研究和实施能解决现今国家的财政压力,抑制着无限的教育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10、但这仅仅暂时的,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政府将分担越来越多的义务教育成本,直到实现全免费的义务教育。2.2.2从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来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将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免费的教育是建立在公共产品的基础之上的。人们认为政府将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实行,这种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对于义务教育来说,国家则是最大的受益者,政府分担教育成本那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义务教育能使社会受益,义务教育的实行,能将人们的普遍素质提升,对于整个社会将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于受教育者和家庭,他们则是直接的受益对象,理应分担教育成本。2.2.3义务教育成本合理分担的原则教育经济学界一般认为教育成本分担

11、的原则有两个,这对于义务教育成本的分担也是可行的。 2.2.3.1收益结构原则收益原则它是秉着谁受益,谁分担,而且收益多的就分担多,反之,收益少则分担的少。这是政府、社会乃至个人及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依据,对于不同的人和单位集体也是一样根据收益多少来实行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 2.2.3.2水平结构原则水平原则是对于在义务教育中获得利益和好处的对象根据据其经济水平的大小实行支付义务教育的成本,经济水平强的分担得多,反之,经济水平弱的则分担得就少。2.3各国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概况各个国家都很重视义务教育的成本投入,政府和地方都不同水准的投入义务教育的经费,但义务教育的成本不但仅只包括教育经费,国家投

12、入的教育经费仅仅教育成本中的一局部。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包括企业和学校的各个单位以及受教育者与其家庭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绝大局部国家的教育成本分担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在全部的教育成本中分担主要的局部;另一方面:政府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与教育级别的高低呈反比,具体则是教育级别越低,政府分担其成本的比例则越多,反之,政府分担的比例就少。由此能够看出,在义务教育成本分担中,各国分担的比例都比较高,而社会、学校和个人及家庭则分担的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以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的税收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都实行了教育成本分担的改革,个人及家庭分担义务教育成本的

13、比例有所提升,但基本结构没有改变。 例如,德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只需支付教科书的三分之一的费用,其他由学校负担,政府还提供学生的交通费用和活动补助等方面。在英国,实行比较仁义的项目,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医疗和午餐等,为生理有障碍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补助等。在我国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国家实行免学费,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地区减免学杂费。相对来说,我国的受教育个人和家庭分担义务教育成本的比例还比较高。3.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可行性探究3.1从个人及家庭的角度看受教育个人和家庭是义务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为经济水平条件的限制,城市和农村地区分担义务教育成本的费用则不同。国家普及义务教育

14、的步骤是:先贫困地区,后富裕地区;先农村地区,后城市地区,从先免学费到免除学杂费再到向实现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过度从而最终实现全免费义务教育。在过去,个人和家庭多多少少需要分担一些教育成本。当前,第一,随着家庭的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家庭有水平为其子女的义务教育分担成本;第二,随着经济时代的普遍影响,个人及家庭的受教育意识显著提升,他们愿意为教育支付更高的成本,而且义务教育是一个人的基本教育,由了它,才能向更高的方向房展,在通向高素质的教育的道路上,义务教育是必经之路;第三,现在家庭的子女最多只有两个,一般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负担变少了,不需要为多子女的义务教育成本发愁。所以,受教育个人和家庭分

15、担义务教育成本是可行的而且分担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3.2从社会的角度看 社会分担义务教育成本也是可行的,全部的公民都上了义务教育,对社会来说也是具有巨大的效益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他们也有经济水平负担一定的成本,社会中往往有一些企业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捐赠大笔的资金用于义务教育。还有一些人出于善意捐赠或者直接协助贫困地区的儿童上学,每年他们给孩子及生活费和各种物品,让孩子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3.3从学校的角度看实行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对于学校来说是有利的,学校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而且实行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不但能够增加学校的财力,而且协助学校解决以前的财力危机,尤其是农村地区,他们的学校设施太简陋,用于教育的设备几乎没有。假如仅仅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的成本,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有限,分拨到全国各地的所有小学和中学的资金则是少之甚少,所以实行多渠道的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可行的。3.4从国家的角度看 当前,国家的财政经济水平还不高,无法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义务教育,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的实行,由社会、企业和个人及家庭等多渠道分担义务教育成本是可行的。对于分担的主体实行收益结构和水平结构原则,共同为了国家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微薄的力量,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便能够将义务教育圆满完成,提升全中国人民的基本素质。4.义务教育成本分担的必要性探究4.1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