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提前批有难度的-实验探究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85986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提前批有难度的-实验探究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提前批有难度的-实验探究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提前批有难度的-实验探究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提前批有难度的-实验探究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提前批有难度的-实验探究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提前批专项练习 实验探究部分1、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oC,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溶于水呈紫红色) (溶于水呈绿色) (黑色,不溶)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248)m1,60 mL。试回答: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 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 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_ 2、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帮助回答下列问题。(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选填序号)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待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胶塞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2)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 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

3、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3、为了证明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浓硫酸炽热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一次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我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氢氧化钠的片状固体放在表面皿中,离开实验室。三天后进行观察。 发现问题:三天后片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了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固体物质是什么?” 建立假设:_ 设计实验:请你来完成以下实验,把相关内容填写在表格中。实验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请回答:(1)写出氢氧化钠变质及验证其变质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_; _。(2)我们学过的哪些物质还具有这

4、样的性质?_;应如何保存这些物质_。5、3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承担某课题的部分研究,通过实验探究气体X(已知X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组成。将0.17gX气体由注射器A缓缓送入B装置(B装置中的空气已预先除去),使之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用D装置抽取收集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如下:现象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B装置中粉末逐渐变成亮红色21.3221.08C装置中CuSO4变成蓝色32.1632.43(1)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是_g;气体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2)经测定,D中的气体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既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其质量是_g

5、。(3)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从上述反应中,可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6、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 (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包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设计与实验: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

6、,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实验结论:绿色固休物质中含有 、 、 、 等元素。(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表达与交流:1、上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3、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 某纯碱(主要成分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Na2CO3+H2SO4 = N

7、a2SO4 + H2O + CO2稀硫酸碱石灰浓硫酸鼓气球样品D EB C碱石灰AF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如图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 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连接上B、C。 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2)。(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 计算。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则干燥管A的作用: ;干燥管C的作用是 E装置的作用是 。步骤中鼓气的目的是 步骤中鼓气的目的是 ;本实验能否同时省略、两个步骤? ,原因是 。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5g,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分液漏斗F中至少要盛放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mL,若m1为51.20g,m2为53.18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