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85731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置房旋挖桩施工方案#重庆#抗滑桩施工(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第三章、施工部署3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64.1测量放线64.2填土施工74.3旋挖成孔抗滑桩施工8 4.4锚索施工21 4.5挡土板施工33 4.6桩顶冠梁施工35第五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6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41第七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3第八章、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46第一章 编制依据1、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飞马片区安置房(合欣家园)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1.8);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飞马小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3);2、重庆两江新区飞马片区安

2、置房边坡治理工程(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2012.06);3、现行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G79-2002重庆市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建筑机

3、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水土飞马片区,有市政公路连接至外环高速路水土出口,交通比较方便。2.2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该工程所在地质区域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建筑红线内地形较为平坦,地形坡度025,场地东侧红线外侧为山坡,局部地形较陡。建筑场地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勘察区东侧较高地势高程为294.89279.61m;西南侧人工边坡坡脚为最低点,高程为256.32m,地形高差约为70m。2、地层岩性出露地层从新至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

4、ml 4),坡残积层(Qdl+el 4)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1)人工填土(Qml 4)素填土:褐色,由粉质粘土及泥岩碎石组成,松散稍密,干,碎块石含量为3045%,粒径为20780cm,块石粒径大,分布不均; (2)坡残积层(Qdl+el 4)粉质粘土该层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区域,揭露厚度为0.309.20m; 粉质粘土呈褐色,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或呈蜡状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可塑状。(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下伏于残坡积层和填土层之下,该层分布连续稳定,岩性为泥岩和砂岩。泥岩厚度为0.528.52m;砂岩厚度

5、为0.909.30m;基岩埋深为0.0022.60m。泥岩: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夹灰绿色钙质团斑局部砂质含量重,整个场地均产出。砂岩:黄灰色、灰白色,灰褐色,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主要以薄层状夹在泥岩中形式产出,强度差异大,层厚不均,主要以夹层或互层形式在泥岩中产出。基岩面的起伏情况根据剖面图分析,基岩面形态呈波状起伏,起伏度较大,局部起伏角度达到45,基岩面大体想西北方向倾斜,地形表现为沟谷填土部位土层较厚,基岩面埋深较深,山坡和山梁基岩埋深浅,建筑场地东侧靠近建筑红线附近多基岩出露。风化带特

6、征强风化带:该层在所有钻孔中均有揭露,厚度变化较大,一般沟谷部位强风化较厚,地形较高部位强风化厚度较薄,强风化带内岩体较破碎,网状裂隙发,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用手捏易碎育,强度低。中风化带:岩体较完整,泥岩强度低,岩心呈短柱状、柱状,砂岩强度较高,岩芯完成呈柱状。2.3项目概况该边坡工程总长度约1700米,共分为四大段,包括场地东北侧约500m的环境边坡(设计剖面125),边坡起点坐标:Y = 58425.5738,X = 95653.5078;终点坐标:Y= 58323.4606, X= 95236.6118 ;飞马小学段边坡(设计剖面2633)边坡起点坐标:Y= 58323.4606,

7、 X= 95236.6118;终点坐标:Y= 58183.4267,X= 95155.0113;场地东南侧环境边坡(设计剖面3345)边坡起点坐标:Y= 58183.4267,X= 95155.0113;终点坐标:Y=58232.5716,X=94681.1157;以及场地南侧43#、44#楼基坑边坡边坡起点坐标Y=58214.6047, X = 94657.4532;终点坐标:Y= 58100.00,X = 94590.419。整个环境边坡和基坑边坡最大高高度约39米,预计须治理面积约7.2万平方米。2.4治理工程本次治理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50年,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其中场地南侧43

8、#、44#楼基坑边坡,采用锚拉桩板墙结构支护,共设计有34根1.8m旋挖钻孔桩,桩长3139米,要求桩底置于完整中风化岩层上,嵌入该岩层内深度3D或H/4,桩底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7.88MPa。立面图A1-B7离桩顶1.50m、4.0m、6.5m分别设置一排锚索、C1-D4离桩顶1.50m、4.0m分别设置一排锚索、D4-E7离桩顶2.0m设置一排锚索。桩间挡板厚度300mm,对土层及强风化段桩间挡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伸缩缝约20m一道。桩采用旋挖跳桩法进行施工,钢筋有HRB400、HRB335。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桩顶冠梁宽同桩直径,高500mm,钢筋采用HRB33518、HPB3

9、0010,混凝土强度等级C40。预应力锚索杆体材料由15、10束采用17标准型-15.20-1860预应力钢绞线组成,参数详见下表。锚索类型试验荷载值(KN)15束17s15.2208910束17s15.21393 本工程预应力锚索主要技术参数:孔径:200;倾角:20、25杆体材料:15束、12束17s15.2钢绞线;灌注材料:采用M30水泥砂浆,浆体材料要求:普硅32.5水泥,砂应选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是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注浆压力0.6MPa。锚具:采用OVM系列之OVM15型张拉锚具,型号为OVM15-15、 OVM15-12。第三章 施工布署3.1施工准备3.1.1技术准备1

10、、查勘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2、向甲方索取用地红线规划图。3、向甲方索取施工用所需图纸,文件齐备。4、组织图纸会审交底。5、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6、编制施工图预算。7、提出材料、构件、半成品加工采购计划。8、定位测量放线认定。9、确定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10、特殊工种培训。3.1.2材料准备1、开工前根据进度需要,提前提出主要材料需求计划。2、备足施工用的周转材料,根据进度,提前入场。3.1.3机具准备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 注1旋挖机SR3601台3液压凿岩机5台4锚杆钻机2004台5挖机320型2台6起重机70T、25T2台7空压机VY-12/75台8便携式注浆泵QB1

11、52型5台9钢筋断料机QW-6502台10钢筋弯曲机GW401台11电焊机BX1-5002台12混凝土振动器ZN504台13钢筋套丝机2套14张拉千斤顶5台15导管内径2602套3.2施工道路及场地排水1、场地位于横一路右侧,横一路作为机械设备进场道路。2、旋挖机、吊车进入作业部位的施工道路,现场A1-A5需填筑大于8米宽的作业平台,A6-E7直接采用横一路右幅车行道、人行道作为作业平台,临时道路给予解决。3、场地排水:在坡脚设置一道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尺寸为200mm300mm,按1.5%坡度,沟壁用水泥、砂浆抹灰,沟底为C10混凝土100mm厚,将雨水和生产污水引至施工临时沉砂池内,经处理达

12、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内。3.2.1临时设施及主要机械布置说明根据现场踏勘具体情况,生产工人宿舍、办公室租用施工区附近楼房,水泥库房、钢筋加工房、材料堆放场、搅拌站、配电房、水池、设备库房等设施将布设两个临时设施点,设置为宽度为15m的临时设施场地,第一个临时设施点计划布置在抗滑桩A1-C3上部横一路右幅车行道上,设置为长30米,宽度为10m的临时设施场地,将A1-C3施工所需的材料及设备集中布置在该处。第二个临时设施点计划布置在抗滑桩A4-E7上部横一路右幅车行道上,设置为长30米,宽度为10m的临时设施场地,将C4-E7施工所需的材料及设备集中布置在该处。材料堆放场、搅拌站、加工房、

13、停放场等用150mm厚C20混凝土平底硬化,达到规范要求。临设按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的要求搭设,临设外墙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并粉刷,作好标语宣传工作,使其尽量与四周风景协调一致。本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四、施工用水、用电布置1、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从业主协调好的水泵接入,其水管沿施工区线布置并安设计量表。2、施工用电电从业主协调的电源引入施工现场配电室。各施工现场设二级配电箱,采用“三相五线”胶皮电缆沿施工区布设。3.3劳动力组织按公司一贯原则,采用专项分包形式:选择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班组承担不同的分项工程,使工程各个工序质量均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班组配置:旋挖桩班组1个,负责桩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筋制作安装班组一个,负责桩、挡土板、冠梁钢筋制作安装;模板班组一个,负责桩、挡土板模板安装;预应力锚索班组一个,负责锚孔成孔,灌浆、锚孔张拉等工序工作。各个分包单位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按既定方案进行有序的穿插施工。3.4项目织组管理为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确保目标实现。以公司领导为核心建立管理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管理层应做到职责分配合理、明确,工作中既分工又合作,即分工不分家:做到每件事情均有具体的责任人,每个管理人员均有权管每一件事,特别是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