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考试小抄)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857245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考试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际金融(考试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际金融(考试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际金融(考试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际金融(考试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考试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考试小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狭义和广义的国际收支的认识:1)从表面上看,两种定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国际收支核算所包括的范围不同:一是已发生的外汇收支,另一个是已发生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但是在绝大多是情况下,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迟早都必然要产生外汇的收入或支出。而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在这两个时期内,占主导地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同。狭义的国际收支建立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而广义的国际收支建立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两种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同,导致了国际收支核算范围的差异。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为什么要人为设立一个净差错遗漏项目?原因除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编制原理与实际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差异这一会计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统计原因。1)是由于国际收

2、支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统计的资料与数据来源于不同的部门,所搜集的资源与数据不可能完全匹配。2)人为因素。一些交易主体所进行的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经济活动。3)存在统计误差。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统计数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借贷双方不相等的情况,需要用这一账户来调整。3.国际收支总量的变化影响汇率的基本原理:国际收支的变化,直接反映着本国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进而可导致外汇价格的变化。1)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时,会使本国外汇市场的外汇供应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根据供求规律,建立在原有供求均衡基础上而形成的汇率就要变化,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对外币价值上升。通常,当一国

3、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的时候,不考虑其他因素,其对本国货币汇率的影响是促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2)反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时,会促使本币对外升值。4.汇率变化对国际贸易和国家投资的影响:1)在国际贸易方面,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可使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较本币贬值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此外,对于已经成交的出口商,一定数额的外汇可换更多的本币,所以,对于已经成交的的出口商,一定数额的外汇可换更多的本币,所以虽出口商有利;反之,对进口商不利。因此,任何汇率的变动,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非常直接且重大的影响。2)在国际投资方面,如果东道国的货币贬值,对于已在该国的外国投资者而言,为

4、了收回原有的投资和获得既定的投资回报率,就需要赚取更多的东道国货币,从而给其经营带来了风险。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账户的内容:金融账户指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的主要部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资本流动的项目。内容:1)直接投资。指直接投资者在另一国,以在国外建立分支企业、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的股票或利润在投资等形式,以通过这种投资拥有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目的而对工矿、商业或金融等类型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直接投资是反映投资者为取得直接投资永久利益而进行的投资活动的项目。2)证券投资:指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买卖外国债券、股票的交易。债券交易可分为:长期债券、中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

5、、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与直接投资不同,证券投资者仅以获取利息和股息等资本利得为投资目的,并不享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3)其他投资:是金融账户中的一个剩余项目。凡不属于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所有其他国际间金融活动而形成的资本的国际流动,均记录在此项目下。6.国际国币体系的作用:从总体上讲,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于完善,主要是在推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1)储备资产的确定与创造,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清偿力;2)相对稳定的汇率机制,为建立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促进了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的稳定。7.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6、1)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与确定。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特定时期,各国金融当局确定中心储备货币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国际支付手段。2)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本国货币是否可兑换。即本国货币与中心储备货币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金平价或汇率问题;对本币与储备资产兑换的管制及本国货币的可兑换问题。3)国际结算的安排。由于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往来,必然会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债券债务关系。4)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国际收支的实际结果是由市场的各个主体自发交易后而产生的,在一般情况下是非均衡的。5)国际间金融事务的协调与管理。各国实行的货币金融政策,会对相互交往的国家

7、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协调各国与国际金融活动有关的货币金融政策,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制定成员国认同和遵守的规则、惯例和制度,也构成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内容。7.金本位制的内容:1)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每一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即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并将具有规定的含金量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从而具有作为无限制的支付手段的权利;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按照政府规定的本位币的含量,任何人都可以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金币;3)政府允许银行券流通,但它只是作为金币的符号,银行券的发行人必须保证按固定的比价与黄金自由兑换的承诺;4)允许黄金在本国自由输出与输入;5)政府的储

8、备资产是黄金;6)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8.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在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之间波动的原理:黄金输送点:指铸币平价加(减)两国间运送黄金的费用,包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入点:指铸币平价减两国间运送黄金的费用。.黄金输出点:指铸币平价加两国间运送黄金的费用。1)当一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水平上升到黄金输出点时,该国的进口商选用金币和购买外汇而实现对外支付的进口成本是相同的,而一旦超过了黄金输出点,则进口商选用金币对外就小于购买外汇支付的进口成本。于是,进口商自然就会选择金币来向出口商支付货款,从而导致本国黄金外流。2)而一旦进口商对外汇的需求下降,就会导致外汇供应相对过多,外汇

9、汇率就会回落到黄金输出点水平以下。3)黄金输入点的原理与黄金输出点的原理刚好相反。9.金块本位制的内容:金块本位制:是一种在国内部流通金币,而流通银行券,且银行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兑换金块的一种金本位制。内容:1)金币仍然作为本位货币,但在国内不流通金币,而只流通纸币,所以,纸币有无限法偿权。2)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3)不允许自由铸造金币,但规定纸币的含金量和黄金的官价。4)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在国际支付中或工业生产上需用黄金时,可按规定的限制起点,以纸币向本国央行无限制兑换金块。由此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10.金汇兑本位制的内容:1)流通的是被规定了含

10、金量的银行券纸币,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国内并不铸造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行券纸币。2)储备的是外汇资产。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政府在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的国家存放外汇储备基金,以此来维持本国货币的稳定。3)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在保持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固定比率的基础上,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11.国际金本位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金币本位制的特征及其作用上。1)国际金币本位制的运行机制,决定了货币价值的稳定性。这种制度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从而保证了流通中纸币价值的稳定,也有利于商品价格的稳定。2)国际金币本位制的运行机制所决

11、定的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与金融的发展。3)国际金币本位制的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减轻了政府干预的压力和代价。11.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在缺陷、演变过程:1)国际金币本位制要想持久运行,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即充足的黄金储备和合理的分配。然而,随着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黄金生产的增长跟不上国内经济增长发展的需要,黄金储备在国别之间分配也不均衡。1914年一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直接导致了国际金本位制的告终。2)从总体上来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放松了本币与黄金的联系,为金本位制的解体埋下了内在的根源。多样化

12、的金本位制形式,导致了汇率决定过程的复杂化,从而又发了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多样化的国际金本位制的形式,为纸币流通的国家实行货币贬值、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17.学习金本位制内容的意义:1)将国际金本位制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理解。2)理解国际货币职能的本质关系。3)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现实意义是,对比现今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两种货币制度下汇率波动幅度的差异及其内在根源,对认识当今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和把握其变化规律意义重大。12.特比提款权的产生背景、特点:背景:为缓解美元危机,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能力,增加储备资产的规模,IMF于1970年创建了特别提款权

13、。特别提款权:是一种新型的集体创造的账面储备资产,最初的定值与美元等值,后改为用多种货币的加权平均定值。特点:特别提款权是由IMF按份额分配给会员国,会员国可以此向其他会员国进行支付,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以及在会员国政府之间拨付转移,但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能用于个人一般支付。特别提款权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储备资产供应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意味着美元地位的削弱。13.牙买加协定对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修订表现在:1)承认现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即取消了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关于黄金平价的规定,允许各成员国自主选择本国的汇率制度。2)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即取消了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

14、关于黄金的各种规定,取消了黄金份额。3)提高了特别提款权在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地位。4)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等。14.现行的国际国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点:1)储备货币化。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其地位明显削弱,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2)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3)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在调节国际收支的国际合作上,牙买加体系基本上继续保持了原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所建立起来的合作机制,并且使一些国家可以将汇率政策也纳入国际收支有效的调节措施中,使调节国际收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更有利于化解国际收支的危机。4)现行牙买加体系,应该被认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延续。15

15、.经济一体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形式有几种:1)自由贸易区。即组成贸易区的国家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使各国的商品在贸易区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对第三国的关税税率,由各国自行制定。2)关税同盟。即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对第三国实行共同关税税率。3)共同市场。即除了要实现关税同盟外,还要求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劳动力能够在经济区内部自由流动。4)经济各货币联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保持各国在经济政策上的步调一致,在这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货币一体化。16.对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认识: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是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建成后成立的中央银行。它的机构体系是由两部分组成:1)设在德国的欧洲中央银行;

16、2)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这两部分统称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负责在欧元区内行使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对外的汇率政策。欧洲中央银行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是偶中中央银行体系的主体,有极高的独立性。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是欧洲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指示,负责在各地金融市场上发放信贷与开展公开业务。18.IMF帮助成员国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方式:1)敦促成员国广泛协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为成员国提供融通资金的便利。当发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需要储备时,可用回购方式取得短期信贷,来弥补逆差,即逆差国以本币向基金组织购买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用所借的外汇购回本币,以此方式来偿还所借的款项。3)通过规定必须遵守的义务的形式,约束成员国实行多边支付与清算,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也不许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从而为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创造了外在条件。1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1)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性。2)“布”对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过于依赖国内政策手段。3)在这种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