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83636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自评试题文科综合历史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第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2 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

2、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心”相对应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 宗法制 D礼乐制14观察下面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图6),通往公民大会的交通禁行标志的含义是指图6【KS5U首发】高考资源网 A不得携带家禽入内 B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民主范围之外C老人和孩子禁止入内 D不受人民欢迎的贵族不得入内15.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中朱熹认为历史发展动力的实质是 A天理 B儒家的伦理道德 C宇宙 D人本16

3、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商人通过市肆经纪以造袜原料发给妇女去织造,按规定条件,付与工资;然后由其收鬻,以之包售四方” 。这些景象说明A当时这些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活动兴盛、市场也具有了可观的规模B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呈现出明显具有专业化倾向的手工业城镇C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D商人地位大大提高,重农抑商政策破产17. 他有“西方的孔子”之称,马克思评价他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下列选项属于“他”的言论的是 A.“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B.“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C.“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D.“吾

4、爱吾师,吾尤爱真理。”18.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当时世界潮流的是A.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D. “国家以法制为先,有法制而后有国家。”19. 图7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图7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20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B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

5、的权力C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D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共和政体21. 图8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816世纪手工工场 19世纪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A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C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D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2.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史实结论A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B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C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

6、费教育”的一手史料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D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3. 某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提到“一超多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反对霸权和强权政治”等关键词。他们的研究课题应是A.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B. 第三世界的崛起C.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两极格局的瓦解38.(24分)古往今来,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7、一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里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我以为中庸里边“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十二个字是最能表现出我们民族形成的情形”,最早提出了汉民族秦汉形成说。吕思勉中国民族演进史材料二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材料三 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

8、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汉民族秦汉形成说。(8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各民族怎样实现了“人心的改变”和“政治制度的改变”。(8分)(3)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以19、20世纪的史实加以说明。(8分)39.(22分)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商帮在沉寂100多年之后再度崛起。今日的浙商、苏商、粤商、闽商等比起传统的商帮更具开拓性、创新性,更具全球的眼光和谋略。抚今追昔,鉴古今而知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正明 中国十大商帮材料二 山东商帮里面,主要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大商人。这也决定了山东商

9、人所走的道路及商业资本的流向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他们所经营的银楼业、药材业、成衣业、海味业以及保险业,也是名闻遐迩。张正明 中国十大商帮 (1)据材料一,概括商帮的特点。从明清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货币演变、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方面分析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10分)(2)据材料二,指出山东商帮和宁波商帮发展的不同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45. (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以来,埃及、日本、中国等都进行了近代

10、化改革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埃及、日本、中国改革的共同原因。(4分) (2)据材料二

1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46(10分)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独立宣言 材料二 (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斐逊政治著作选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杰斐逊哪些思想观点?(6

12、分)(2)据材料二对杰斐逊作一个简短的评价。(4分)4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材料二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方法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13、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字数在120字左右。高三自评试题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 D 14. B 15. B 16. A 17. C 18. D 19. A 20. C 21. A 22. D 23. C第卷(必做46分+选做10分,共56分)【必做部分】38.(24分)(1)秦汉时汉民族的四个特征初步具备。(2分)共同语言:书同文,秦始皇以秦国小篆为基础,统一了全国文字。共同地域: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巩固。共同的经济生活: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共同的文化: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6分,答出3点即可)(2)人心的改变:先后出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从人文主义走向了理性科学时代。(4分)政治制度的改变:开展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等,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4分)(3)观点: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或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分)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6分)39.(22分)(1)特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诚信真善、义利并举、开拓创新;兴盛于明清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