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828464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下列各组句子加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趋于亡而皆背晋以归梁B .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子孙视之不甚惜C . 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 . 赂秦而力亏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2. (2分) 下列加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B . 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C .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D . 揖御寇而进之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寡人之于国也B . 察邻国之政C . 邻

2、国之民不加少D . 寡人之民不加多4. (2分) (2019高二上宝坻月考) 找出对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逮奉圣相(及,至)B . 门衰诈薄(福分)C . 形影相吊(安慰)D . 则刘病日笃(情义深)5. (2分)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 园日涉以成趣(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3) 而操舍鞍马,杖舟楫 (4)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5)孔子师郯子、苌弘 (6)輮以为轮,其曲中规(7) 悦亲戚之情话 (8)瑜等率轻锐继其后(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1)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1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3)乘犊

3、车,从吏卒(14)诸人持议,甚失孤望A . (1)(2)(4)/(3)(12)/(5)(8)(9)/(6)(10)(11)/ (13)(14)B . (1)(4)/(3)(12)/(2)(5)(8)(9)(14)/(6)(10)(11)/ (13)C . (1)(4)/(2)(3)(12)/(5)(7)(9)/(6)(8)(10)(11)/(13)(14)D . (1)(2)(4)/(3)(12)(14)/(5)(8)(9)/(6)(10)(11)/ (13)6.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各划线字解释有误的是( ) A .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来,表目的) 锲而舍之,

4、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B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若属皆且为所虏。(将)C . 若入前为寿(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至于)D .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接着,继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为)7. (2分) (2016高一上南昌月考)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虚词用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 因人之力而敝之C . 丹不忍以己之私D . 邻之厚,君之薄也8.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A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B . 秦昭王闻之,使人

5、遗赵王书C . 赵王鼓瑟,秦御史书曰D .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9. (2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城入赵而璧留秦归而求救国之策B .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 . 秦王恐其破璧吾其还也D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0. (2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休沐日,用于休息和洗头的假日,是始于汉朝的五日一休沐的休假制度。B . 元年,在位之君或即位新君改换年号称建元。用新年号的第一年称元年。C . 耆老,六十岁为耆,七十岁为老。古代专指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

6、老人。D . 诣阙,指前往朝廷,又可指赴京都。阙,是宫门两侧的楼台,借指宫廷。11. (2分) (2019高一下南靖期中)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谊,东汉最富辞采的散文家、政论家,他开创了“史论”文学的先河。所著的政论文过秦论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B .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子弟。C .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D . 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12. (2分) 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

7、路上行走,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在离地球三百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一边做实验,一边 , 为6000万中小学生上了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民间资本让银行资本难以的灵活动作方式与潜能,“钱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A . 异曲同工娓娓而谈望尘莫及B . 殊途同归娓娓而谈望其项背C . 异曲同工振振有词望尘莫及D . 殊途同归振振有词望其项背13.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B . 加拿大的一些矿井正在使用一个通过雷达进行勘测

8、的裂纹识别系统,以检查矿井底下是否存在裂缝和危险区域。C . 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D . 一个考古学家小组在德国境内发现了日前已知最早的“核心家庭”生活在4600年前石器时代的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儿子的遗体。14. (2分)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 。 。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就是说

9、,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于生存的生活资料。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5. (6分) (2019高二上大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各种媒介、载体,得到了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出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原创文化类节目,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

10、流。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是对文化类节目低俗化、轻浮娱乐化倾向的剥离和反拨,对集体无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唤醒,实现了思想性与观赏性的张力平衡。然而,传统文化类节目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其主要表现是对传统文化发掘提升不够,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受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滑。要改变目前文化类节目的疲态,必须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以丰富多样的内容翻新和源源不断的形式出新,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主动赢得现众,积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一个厚重、芜杂、多元的体系,包含着林林总总的内容,既有诘屈聱牙的文化知识也有通俗易懂的人文道理;既有精

11、华,也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传统文化,从中发掘出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最能引起观众兴趣、能与现实生活融合的部分,进一步提炼提升蕴合在其中的真善美,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和主题。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历史性等特点,而电视传播的特点是大众化、娱乐化,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放松而不是接受教育教化。创新文化类节目,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核,又有娱乐化的载体形式,还要做好面向大众的通俗化工作。艺术表达的核心是人,是人性人情,是对人内心世界的艺术观照。朗读者见宇如面两档节目,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朗读和读信的方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精神诉求

12、和情感表达,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传统文化类节目要以传统的艺术形式、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内容媒介,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内心世界,深刻讲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情感诉求,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媒体及社会的人文关怀。文化类节目要有故事,接地气,让观众融入进来。朗读者讲述了濮存昕、柳传志、许渊冲等名人的日常故事。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是从全国遴选出的100多名诗词爱好者,有青年学生,有乡村教师,有农民,有石油工人,有基层医生,有快递员,这些选手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古典诗词相遇结缘的故事。通过这些选手和故事,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也使观众产生了代入感。(摘编自王伟伟优秀传统文化

13、,新时代新表达)(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传统文化借助网络技术,得到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潮流。B . 汉字英雄朗读者等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具有创新性的文化类节目。C .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兴起,彻底地消除了文化节目的娱乐化现象,平衡了思想性与观赏性。D . 传统文化类节目高歌猛进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这类节目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正面起笔,第段反面相承,指出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内容雷同老套、形式单一等问题。B . 文章以传统文化类节目出现“疲态”为

14、立论前提,并由此提出持续推进节目内容形式创新的观点。C . 文章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目的就是主动赢得观众,使观众具备文化艺术鉴赏能力。D . 文章段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论述了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途径方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制作者要提炼提升蕴合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将其作为节目表现的题材、主题等。B . 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大众化、娱乐化有机结合起来,是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C . 只要传统文化类节目能将镜头对准人们的心灵世界,就一定能点燃观众的观赏欲求,表达人文关怀。D . 普通人与古典诗词结缘的故事,能将古典诗词挪移到当下现实,使观众产生代入感。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6. (11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