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826615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BT 1500.6 接发列车作业 第6部分 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非正式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1500.62009代替TB/T 15062003接发列车作业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Standards of operation of receiving and departing trainson single and double lines with telephone block and withoutinterlocking2009-02-12发布 2009-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 布ITB/T 1500.62009目 次前 言31 范 围52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图53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及技术要求6附录A(规范性附录)13TB/T

2、 1500.62009前 言TB/T 1500接发列车作业分为八大部分:第1部分: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第2部分: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第3部分:单双线半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第4部分:单双线半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第5部分:单双线半自动闭塞色灯电锁器联锁;第6部分: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第7部分:单线自动站间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第8部分:单线自动站间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本部分为TB/T 1500的第6部分,本部分代替TB/T 15002003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本部分与TB/T 1502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3.

3、1、3.2中的“岗位作业技术要求”:为重点突出车次,在车次与股道、时间等数字间增加“、”予以间隔,如“x(次)、x道发车”、“x(次)、(x点)、x(分)开”;将“列车有异状时一并报告”,以及“列车有异状时一并报告。始发列车应报告列车编组简报、机车号码、司机和运转车长姓名或代号及晚点原因,摘挂列车应报告摘挂辆数”内容(2003版3.1项目11和3.2项目10)放人有关规定(本版3.3.10和3.3.11条);增加了车站值班员通知信号员、助理值班员和接车站、发车站时“并听取复诵”内容(本版3.1、3.2);将扳道员(长)“将加锁的道岔解锁”、“按规定将道岔恢复定位”(2003版3.1项目10和3

4、.2项目9)的内容合并为“将加锁的道岔解锁。将道岔恢复定位”(本版3.2项目9)增加了“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时除外”(本版3.2项目7)。3.1、3.2中的“说明事项”:增加了车站值班员“填写行车日志”时,“使用计算机报点系统时,填记电子行车日志”内容(本版);增加了“对动车组以及按施工特定行车办法的列车,不回收书面行车凭证”内容(本版3.1项目8);增加了“对动车组及按施工特定行车办法的列车,无此项作业”内容(本版3.1项目10);增加了“进路上分动外锁闭道岔(无论对向或顺向)均应对密贴尖轨、斥离尖轨和可动心轨加锁”内容(本版3.1项目4和3.2项目3)。将“监视列车运行时,发现问题

5、按规定处理”内容(2003版3.1项目6、8、3.2项目8)放人有关规定(本版3.3.10条);将“遇有超长、超限列车,单机挂车及列尾装置灯光熄灭的列车,应通知接车站”内容(2003版3.2项目2)放人有关规定(本版3.3.8条);增加了“动车组发车时,无此(X)项作业”内容(本版3.2项目6、7);增加了“使用计算机报点系统时,通过系统报点”内容(本版3.1项目11和3.2项目10)。B/T 1500.620093.3有关规定增加了“动车X(次)”等内容(本版3.3.2条);增加了“使用无线传送系统传送各种行车凭证时,有关输入、核对、传送、接收等办法由铁路局规定”内容(本版3.3.5条)增加

6、了有关规定内容(本版3.3.4、3.3.83.3.11、3.3.14条);本部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铁道部运输局。本部分起草人:方晨、包育其、王升库、徐伟、林维、陈忠。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 15001984TB/T 15001992TB/T 15002003TB/T 1500.62009接发列车作业第6部分: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1 范 围TB/T1500的本部分规定了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设备(联锁设备失效)车站的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岗位作业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单双线电话闭塞无联锁设备(联锁设备失效)的车站。2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图2.1 接

7、车(通过)作业程序图(图1)图 1TB/T 1500.620092.2 发车作业程序图(图2)图 23 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及技术要求3.1 接车(通过)作业(表1)表1作业程序岗位作业技术要求说明事项程序项目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扳道员(长)引导员一承认闭(接 受 预 告)塞1确认区间空闲(1)听取发车站请求闭塞(双线除首列外,听取发车站预告)。首列使用电话闭塞法时,核对由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的调度命令。(2)根据行车日志及各种行车表示牌,确认区间空闲。(3)按列车运行计划核对车次、时刻、命令、指示。2办理闭塞手续(接受发车预告)(4)发出电话记录:“号,(点)(分),同意(次)闭塞”(双线除

8、首列外复诵:“(次)预告”)。 列车闭塞(预告)后,按站细规定通知有关人员。TB/T 1500.62007表1(续)作业程序岗位作业技术要求说明事项程序项目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扳道员(长)引导员一承认闭(接 受 预 告)塞2办理闭塞手(接受发车预告)续(5)填写行车日志。使用计算机报点系统的车站,填记“电子行车日志”。(6)口呼:“(次)闭塞(预告)好(了)”。揭挂“区间占用”表示牌。(1)应答:“(次)闭塞(预告)好(了)”。(7)必要时与列车调度员核对车次,了解列车停、通、会作业时间等。(8)确定接车线。二准备进路3检查接车线(9)通知助理值班员、有关扳道员(长):“号、号,(次)闭塞(预

9、告),检查道”,并听取复诵。(2)复诵:“(次)闭塞(预告),检查道”。(1)复诵:“号,(次)闭塞(预告),检查道” 。(3)现场检查。(2)现场检查。(10)应答:“道空闲”。(4)向车站值班员报告:“道空闲”,并填写占线板(簿)。(3)向车站值班员报告:“号,道空闲”,并填写占线板(簿)。4准备进路(11)通知扳道员(长):“号,停止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并听取报告。(4)复诵:“号,停止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确认停止后报告:“号,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停止”。 停止调车作业时机,按站细规定。无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时,此项作业省略。(12)通知有关扳道员(长):“号、号(次)道停车(通过或到

10、开),准备进路”。听取复诵无误后,命令:“执行”。(5)进路上的扳道员(长)复诵:“号,(次)道停车(通过或到开),准备进路” 。接车线末端及有关扳道员(长)回答:“号,知道(了)” 。(6)正确及时地准备进路,并将进路上的有关对向道岔及邻线上的防护道岔加锁。进路上的分动外锁闭道岔(无论对向或顺向),均应对密贴尖轨、斥离尖轨和可动心轨按规定加锁。(13)听取扳道员(长)报告后,应答:“好(了)”。(7)报告:“号,道接车进路好(了)”通过或到开时,发车端扳道员(长)报告:“号,道发车进路好(了)”。(14)通知引导员:“确认道进路”。听取复诵无误后,命令:“执行”。(1)复诵:“确认道进路”。

11、设进路检查人员时检查确认办法按站细规定。(15)听取引导员报告后,应答:“好(了)”。(2)确认进路正确,报告:“道进路确认好(了)”。扳道员兼引导员或引导人员确认进路有困难时,由扳道员(长)再次检查,确认正确后报告。接通过列车时,发车端扳道员(长)再次确认正确后报告。TB/T 1500.62009表1(续)作业程序岗位作业技术要求说明事项程序项目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扳道员(长)引导员二准备进路5听取开车通知(16)复诵发车站开车通知:“(次)(点)(分)开”。(17)填写行车日志。使用计算机报点系统的车站,填记“电子行车日志”。(18)通知助理值班员、扳道员(长):“号、号,(次)开过来(了

12、)”,并听取复诵。(5)复诵:“(次)开过来(了)”。(8)复诵:“(次)开过来(了)”。(19)按站细规定通知有关人员。三引导接车6引导接车(20)通知引导员:“(次)(点)(分)开过来(了),引导接车”。听取复诵无误后,命令:“执行”。(3)复诵:“ (次)(点)(分)开过来(了),引导接车”。列车通过时,应办理有关发车程序。(9)监视列车接近。(4)到规定地点,显示引导手信号。四接车7列车接近(10)列车到达预告信号机(标),向车站值班员报告:“号,(次)接近”。因地形限制或扳道员(长)兼任引导员不能报告时,按站细规定。(21)听取扳道员(长)列车接近报告后,通知助理值班员及有关扳道员(

13、长):“号、号,(次)接近,道接车”,并听取复诵。(6)复诵:“(次)接近,道接车。”(11)进路上的扳道员(长)复诵:“号,(次)接近,道接车” 。接车线末端及有关扳道员(长)回答:“号,知道(了)”。8接送列车(7)再次确认接车线路空闲,到站细规定地点接车。(12)再次确认接车线路空闲,到站细规定地点接车。(8)监视列车进站,收回占用区间凭证,列车停妥后返回。通过列车,于列车头部进入接车线前,显示通过手信号,接递占用区间凭证,列车头部越过接车地点,收回通过手信号,于列车尾部越过接车地点,确认尾部标志按规定显示互检信号后返回。(13)监视列车进(出)站,确认列车尾部标志;停车列车,内方扳道员(长)确认列车尾部过标按规定显示互检、过标信号后返回。(5)待列车头部越过引导地点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