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82293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2016年吉林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已出,于1月13日8:00-1月19日16:00报名,1月22日前缴费,3月7日-12日打印准考证,3月12日笔试,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学前教育的原则与特点一、学前教育的原则学前教育的原则是教师在向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学前教育目标、任务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在总结了长期的学前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学前教育原则应始终贯穿于学前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既包括学前教育课程的编制阶段,也包括学前教

2、育课程的实施阶段。在课程的实施阶段,既适用于教学活动,也适用于游戏、日常生活活动等各种类型的活动。既适用于活动计划的预设、内容的选择,也适用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活动区的设置等。总之,只要是有对儿童有影响的教育各方面、各环节、各流程等,都应该遵循这些原则。学前教育原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是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教师均应遵循的,它反映了对所有教育者的一般要求:另一部分是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是学前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一)教育的一般原则1.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作为学前教育对象的儿童首先是一个人,是我们社会的一员。因此,他们享有人的

3、尊严和权利。没有对儿童的尊重,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1)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儿童从一出生就具有人格尊严,他们与我们是同样的一个社会成员,不能因为他们小而歧视他们,要杜绝对孩子随意敷衍、盲目指责、任意羞辱的粗暴行为,更不能拿儿童作为宠物玩耍,随意给他们起绰号,当众披露他们的缺陷。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2) 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学前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他们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这反映了人类对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的认可与尊重。但是,学前儿童毕竟是稚嫩、弱小的个体,他

4、们对自己权利的行使还必须通过成人的教育和保护才能实现。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因此,教师不仅是儿童的“教育者”,也应当是儿童权益的实际维护者。吉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2. 发展适宜性原则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进行学前教育与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都应着眼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内容的安排应以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度为基础,注重儿童的学习准备。按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即是要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孩子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

5、基础上有所提高,即“跳一跳,摘个桃”。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已有知识和理解能力、智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略为超前”的适度的教育要求,把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积极引导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即既不低估或迁就儿童已有的水平,错过发展的机会,又不可拔苗助长,超出发展的可能性。3. 目标性原则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能任凭自己的爱好兴趣或喜怒哀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实施教育的所有过程都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目标来进行。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1) 把握目标的方向性和指导性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目标及其特点,把握教育目标的中心内涵和精神实质。由于教育目标是分层次的,有总体教育目标,有阶段教育目标,有

6、各领域、科目的教育目标,有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其中,总体目标是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必须牢牢把握清楚准确;阶段目标是承上启下的目标,相对于教育的总体目标而言,对于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来说,它又具有一定的总体性:而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则是实现总体目标的基本单位。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相互制约,共同控制着课程组织的具体过程。(2) 注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课程发展目标是教师制订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注重基本目标的达成度,更要注重针对本班儿童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目标或生成新的目标,形成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目标实施的动态过程。吉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4. 主体性原则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儿童积极参与、主动建构,课程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发挥主体性原则,要尊重儿童人格、尊重儿童需要、激发儿童的主动性。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环境的创设者、儿童学习的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