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80882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安县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微型课题结题反思 公安县章田寺乡是一个闭塞偏僻、经济落后的农业乡镇,而章田寺乡义务教育却屡屡创造公安教育神话。章田寺中学中考成绩连续8年位居公安县前列; “摇篮”文学社成为荆楚大地赫赫有名的校园文学社团;教师参编各类书籍近百万字;每年师生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教师课堂教学频频荣获省、市、县一等奖形成了公安县义教阶段独特的“两章”(章田寺乡、章庄铺镇)齐放异彩的现象。是办学条件特别优越?是师资队伍特别优异?是学生特别勤奋?答案肯定不是,在大力推行均衡教育东风的吹拂下,章田寺乡办学条件确是有所改观,教师队伍得到优化,但和城市学校相比,却显得极其“寒碜”。在研究、反思章田寺乡义

2、务教育一个又一个神话诞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章田教育人的教育研究精神小课题研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章田寺中学承担的“初中语文积累教学”课题研究,开创了公安县农村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先河。于是,课题研究植根于章田寺乡农村学校的土壤,先后有不少市、县级课题在中小学扎根、开花、结果。2013年9月,公安县章田寺乡中心学校集中申报了六个市级微型课题开展了长达10个月的专题研究。2014年6月30日,荆州市、公安县的专家领导、周边乡镇学校的教师近一百五十人,参加了章田寺乡中心学校承担的荆州市“十二五”微型课题隆重结题活动。六个微型课题得到了专家、学者、领导、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在总结公安县章田寺乡教

3、育取得辉煌经验时,章田教育人大张旗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精神和行动就是成功的源泉,是涓涓活水,不得不浓墨重彩,大书特书。因为:一、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学“活力”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六个微型课题均来自教学中的实际困惑、现象,具有草根性、原生态性。微型课题章田寺小学数学课堂表达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是规范学生数学课堂的表达技巧;微型课题小学低段学生正确写字姿势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是矫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微型课题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研究是启发幼儿的倾听能力;微型课题小学英语肢体语言运用研究是陶冶学生的音乐素养微型课题都来自于课堂,最后回归课堂,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课堂教学。一个课题研究可能只解决

4、了一种问题,改变了学生某一方面的行为习惯,但通过一个个微型课题的不断开展,日积月累,会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家园”。微型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学的“活力”,突破传统框框模式,进行特色教育、创新教育,追求教学艺术的多元化、风格化,激发创造力,从新的深度和更宽广的范畴教书育人。二、课题研究助推了教师“活力”教师素质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的基础。章田寺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教师存在知识老化、教育教学手段局限传统。近三年来虽然通过招聘补充了一些新鲜“血液”,但缺少教学经验略显“稚嫩”。如何使中老年教师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使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中坚力量呢?课题

5、研究。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六个课题研究组长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研究课题组长刘慧老师是20刚出头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六个课题组做到了老、中、青教师的搭配。青年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际经验欠缺;中老年教师实际经验丰富新理念欠缺,形成了互利互补。既有青年教师对老年教师的帮带,也有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带。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教师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形成教学合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优化;使教师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得到增强。课题研究成为了教师“活力”展示的有力推手。三、课题研究增强了教管

6、“活力”“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已经成为章田寺乡中、小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章田寺乡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课题研究成果的共建共享,6月30日中心学校将六个微型课题结题成果汇编成六本书,并将活动开展的过程视频制作成光碟分发到全乡180多名教师手中。各学校间还开展了“两校牵手、对口帮扶,学科联动”的活动。中心学校搭建全乡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

7、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与专家对话等活动。活动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力求使活动有实效。中心学校修订并完善了章田寺乡教育科研考评奖励机制。课题研究成为章田寺乡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为推动全乡教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为什么公安县章田寺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也作为一个微型课题加以研究,那么结论就是“课题研究激发了章田寺乡的教学活力;课题研究助推教了章田寺乡的教师活力;课题研究增强了章田寺乡的教管活力”(刘刚 报道)公安县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微型课题结题反思 公安县章田寺乡是一个闭塞偏僻、经济落后的农业乡镇,而章田寺乡义务教育却屡屡创

8、造公安教育神话。章田寺中学中考成绩连续8年位居公安县前列; “摇篮”文学社成为荆楚大地赫赫有名的校园文学社团;教师参编各类书籍近百万字;每年师生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教师课堂教学频频荣获省、市、县一等奖形成了公安县义教阶段独特的“两章”(章田寺乡、章庄铺镇)齐放异彩的现象。是办学条件特别优越?是师资队伍特别优异?是学生特别勤奋?答案肯定不是,在大力推行均衡教育东风的吹拂下,章田寺乡办学条件确是有所改观,教师队伍得到优化,但和城市学校相比,却显得极其“寒碜”。在研究、反思章田寺乡义务教育一个又一个神话诞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关注章田教育人的教育研究精神小课题研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章田寺中学承担的

9、“初中语文积累教学”课题研究,开创了公安县农村学校进行课题研究的先河。于是,课题研究植根于章田寺乡农村学校的土壤,先后有不少市、县级课题在中小学扎根、开花、结果。2013年9月,公安县章田寺乡中心学校集中申报了六个市级微型课题开展了长达10个月的专题研究。2014年6月30日,荆州市、公安县的专家领导、周边乡镇学校的教师近一百五十人,参加了章田寺乡中心学校承担的荆州市“十二五”微型课题隆重结题活动。六个微型课题得到了专家、学者、领导、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赞誉。在总结公安县章田寺乡教育取得辉煌经验时,章田教育人大张旗鼓、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精神和行动就是成功的源泉,是涓涓活水,不得不浓墨重彩,大书特书

10、。因为:一、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学“活力”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六个微型课题均来自教学中的实际困惑、现象,具有草根性、原生态性。微型课题章田寺小学数学课堂表达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是规范学生数学课堂的表达技巧;微型课题小学低段学生正确写字姿势习惯养成策略的研究是矫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微型课题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研究是启发幼儿的倾听能力;微型课题小学英语肢体语言运用研究是陶冶学生的音乐素养微型课题都来自于课堂,最后回归课堂,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改进课堂教学。一个课题研究可能只解决了一种问题,改变了学生某一方面的行为习惯,但通过一个个微型课题的不断开展,日积月累,会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精神家园”。

11、微型课题研究激发了教学的“活力”,突破传统框框模式,进行特色教育、创新教育,追求教学艺术的多元化、风格化,激发创造力,从新的深度和更宽广的范畴教书育人。二、课题研究助推了教师“活力”教师素质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的基础。章田寺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教师存在知识老化、教育教学手段局限传统。近三年来虽然通过招聘补充了一些新鲜“血液”,但缺少教学经验略显“稚嫩”。如何使中老年教师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使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中坚力量呢?课题研究。章田寺乡中心学校六个课题研究组长大部分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而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研究课题组长刘慧老师

12、是20刚出头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新教师。六个课题组做到了老、中、青教师的搭配。青年教师理论知识丰富实际经验欠缺;中老年教师实际经验丰富新理念欠缺,形成了互利互补。既有青年教师对老年教师的帮带,也有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带。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教师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形成教学合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优化;使教师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得到增强。课题研究成为了教师“活力”展示的有力推手。三、课题研究增强了教管“活力”“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已经成为章田寺乡中、小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

13、情况、新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探索、研究和实验,有助于揭示教育规律,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可以说,课题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幅度。章田寺乡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课题研究成果的共建共享,6月30日中心学校将六个微型课题结题成果汇编成六本书,并将活动开展的过程视频制作成光碟分发到全乡180多名教师手中。各学校间还开展了“两校牵手、对口帮扶,学科联动”的活动。中心学校搭建全乡教育信息资源平台,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与专家对话等活动。活动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力求使活动有实效。中心学校修订并完善了章田寺乡教育科研考评奖励机制。课题研究成为章田寺乡中、小学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为推动全乡教学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为什么公安县章田寺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也作为一个微型课题加以研究,那么结论就是“课题研究激发了章田寺乡的教学活力;课题研究助推教了章田寺乡的教师活力;课题研究增强了章田寺乡的教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