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807699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钟与赵州桥的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钟教学反思花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13 课的课文。该课文按照 “归纳现象- 揭示原因 - 实际运用” 的思路, 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 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 一天之内,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并形象例举了牵牛花等9 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 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 开花时间与温度、 湿度、 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巧妙。 课文意图是读懂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2、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一、 教学设计的构建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 我从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学习入手, 通过观看花钟的图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第一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段, 这样安排也可改变按原有的段落顺序教学失重的现象。 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 学生很快就会想这些制成花钟的花是什么呢?我顺势问 “组成花钟的花有哪些呢?你知道吗?” 学生踊跃举手,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中,以感情朗读为主,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同时引导学生仿照句式表达,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花开时间不同的原因,并扩展想象其他花开的原因。教

3、学结束以欣赏 12 个月的花的图片结束,以激起学生留心观察的欲望。本节课无论是板书,还是课件图片的运用,还是朗读,都让学生置身于花的海洋中,置身在一个美的旋律下。二、 利用资源优势,发挥网络效应( 1) 这篇文章属于科普短文, 内容涉及到许多的花, 而其中许多的花我们又都没见过, 如果能让学生看到这些花的图片, 将会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以及对句子的学习。 课前我查找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和相关的图片资料, 学生看到这么多花的图片以及有趣的花钟,都惊呆了。“哇,太美了”学生徜徉于花的世界当中,欣赏着,有感情地朗读着。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更使教学顺利突破难点,学生结合花的图片朗读感悟着每一个花儿开放的

4、句子, 感受到句子的美。 认知心理告诉我们, 人们对知识和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以直观感觉开始的, 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是明显。他们对生动、具体、形象、色彩鲜艳的事物越容易感兴趣。因为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 图片、 静止图像、 动画、 声音、 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 为此,利用计算机的教学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运用多媒体网络开拓信息通道, 充分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在没有任何羁绊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自由操作,充分利用课件里贮备的课文文字, 花的图片等, 让学生在网上浏览查阅, 自由徜徉, 主动学习, 学生通过点击自己喜欢的花的图片欣赏朗读, 充分

5、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三、注重朗读,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升华这是一节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 但也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阅读教学课。 课上充分利用网络效应, 通过直观、 形象、 鲜艳明丽的花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之中理解了句子,又积累了词语。课上,一生汇报: “我喜欢月光花,我想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另一生说:“我也喜欢这个句子, 你看月光花多美呀, 我想把她美美的读出来。 ” 有一生说:“我知道舒展就是开放的意思。”接着学生汇报其他的句子,纷纷说:“我知道牵牛花是在凌晨四点开放”, “牵牛花的样子像紫色的小喇叭,所以作者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6、,这是个比喻句。”张哲说:“因为牵牛花像喇叭,所以我认为在朗读时应读得声音清脆响亮。”在学习睡莲这个句子时,迎方说:“睡莲像个小女孩刚从梦中醒来,她一定不喜欢别人吵她,所以读时要小点声,温柔些,我读给大家听听。”就这样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掌握了不同句式描写的不同。 接着, 我又通过出示对比句子使学生对书中描写的句子有了独特的体验。 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更使他们积累了好词佳句。让学生表演。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总目标中这样写到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学之中,我利用语文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身上蕴

7、藏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让学生释放他生命中的能量。 学习第二段时, 我设计让学生猜想其他各种花开放的原因。王晨雷猜想: “牵牛花的开花时间与光照有关,因为太阳升起时,它正好开放。大家马上补充:“我认为牵花开花还与温度有关,你想啊,晚上气温低所以它就闭合了。”教学中形成了宽松的氛围, 学生得到了全面、 个性的发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大提高。五、遗憾之处:1 、 教师的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 教师应该用更高层次的评价语来表扬激励学生。 这种评价语言正应与课文的内容相符合。 这需要我自己的不断揣摩和不断的打造。2 、 在学习第二段课文时, 如果能再加上关于花开不同时间的原因及更具体的知

8、识有一个相关链接就会更好。3 、时间上太紧张。赵州桥教学反思赵州桥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世界闻名”一词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 赵州桥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拱桥, 它凭借着什么而闻名于世呢?学生一时语塞,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在感受赵州桥十分雄伟时,我以教室为例,赵州桥长 50 多米,相当于7 间教室连在一起; 宽 9 米多, 相当于一间半教室的宽度,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雄伟, 比较形象。 赵州桥的坚固体现在李春独创的设计上, 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体会李春如何设计赵州桥,他为什么这样设计,来体会李春的聪明才智。在课堂

9、上,我还引入了一些资料: 1300 多年来,赵州桥经历了风风雨雨,其中曾经历过10次洪水,8次地震和多年的战争,但至今,它依然稳稳地屹立在汶河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赵州桥实在是太坚固了。引导学生想象图案的精美是本文的难点, 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表演课文中讲的龙的姿态,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我去年亲自去过石家庄, 目睹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直接采用当导游的形式贯穿全文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自己到课文中去获得信息,自己去学习、领悟其中的特点和优点。在自己质疑、思考的基础上,我适时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图片, 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示出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 美观, 让学生在当导游介绍的时候能更好的找出赵州桥的三个特点和设计的优点。 但这样的教学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课堂的设计上要颇费一番心思, 这样一来对我也是一个挑。 这就势必要求老师不断给自己充电,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老师,来适应如今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