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80426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鲁政办发201633号)以及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青政办发20179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强对市北区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调整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医疗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健康需要,特制定市北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现状分析(一)卫生资源规模经过长期发展,我区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截止2015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共有688家(含驻区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26家,以下简称驻区医院),其中医院6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0家,门诊部78家,诊所421家,医务室等其它医疗机构52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家。编制床位9645张,实有床位9706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9.45张。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9.7%,民营医院则为66.35%。卫生人员总数194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477人,每千人口

3、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5.36人;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6754人,每千人口拥有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6.3人;注册护士7404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6.9人。(二) 卫生服务利用2015年全区(含驻区医院)门诊总诊疗1102.8万人次,其中门诊1005.8万人次,急诊72.6万人次,死亡人数356人,急诊病死率0.05%。预约诊疗50.54万人次,占总诊疗人次13.76%。家庭卫生服务84956人次,向上级医院转诊30577人次,向下级医院转诊14378人次。2015年全区住院总诊疗27.7万人次,出院27.6万人次,手术91363人次,死亡3810人,病死率1.38%。全区病床周转次数27.

4、9,病床使用率98.3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2.4。医师人均全年诊疗1651.2人次,每日诊疗6.6人次,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比16%,中医处方占比7.2%。(三)居民健康状况2015年我区居民期望寿命82.27岁(高于全市居民期望寿命80.92岁),其中男性为79.08岁,女性为85.73岁。死因顺位前五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近几年, 我区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二、存在问题(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用地少包括驻区二、三级医院在内的大部分医疗机构(约占总量80%)集中分布在市北区南部、西部及中部人口密集老城区,东部和北部医

5、疗机构数量较少(约占20%)。随着东部和北部新建小区及大型商业机构的增加,未来几年人员将快速增长,现有的医疗机构布局将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的需求。市北区医疗卫生用地现状规模相对偏小,区内绝大多数一级综合医院、社会办专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为租用房,无独立医疗用地。(二)医疗机构功能结构欠合理,服务待优化总体上我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居民享有的医疗服务可及性较高。但从医疗机构的类别和功能结构分析显示,我区的医疗资源利用与居民健康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我区人口密集,老龄化问题突出,虽然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服务得到加强,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医疗服务不能适应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需

6、求。社区卫生服务有待完善优化。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虽已得到加强,但存在自有用房比例过低、人才资源配置不到位现象,随着家庭医生制服务的不断深入,社区卫生服务资源将更显紧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不设床位,使得实施双向转诊产生障碍,向下转诊,在社区康复护理等需求难以实现,与深化医改提出的设想有一定差距。(三)多元化办医的医疗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我区民营医疗机构共有566家,占全区医疗机构的86.4%,已初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社会办医虽然数量较多,但具有一定规模、中医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比重不足,低层次、低水平重复的个体诊所过多,还不具备真正能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的能力,不能满足多层次的

7、医疗服务需求,多元化办医格局还需进一步完善。(四)公共卫生工作需进一步加强预防保健工作任务繁重。因新市北区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加,加大了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难度。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将越来越高,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担当起慢性病管理和监测的任务,但人员业务素质、病人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与实际需要尚有一定差距。从防治层面上看,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综合防治的负担将变得越来越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1-1.5名卫生监督员和1.8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而目前卫生监督员和疾控人员分别只有30名和60名。公共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制约了公共卫生事

8、业的发展。三、形式与挑战“十三五”时期,是市北区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新常态、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时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使命,要在“病有良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疾病谱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方式快速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增多并已成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在全市居民死因谱中占比高达76%。同时,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疾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新发传染病与输入性传染病威胁将长期存在,给居民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必须转变医疗卫

9、生服务供给模式和结构,从单纯的疾病诊治专项综合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推动形成以“维护健康”为中心的各类卫生资源分工协作格局。(二)医疗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并呈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突出,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问题将更为凸显。随着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妇产、儿科、生殖保健等相关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医改的不断深化也对公立医院数量规模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三)信息技术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医疗

10、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的深刻转变,使“互联网+医疗健康”成为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第二章 规划目标和原则一、目标以居民健康需求和存在问题为导向,以“调结构,补短板,促均衡,提效能”为主线,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鼓励社会办医,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2020年建立覆盖全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二、原则(一)提升服务能级,注重内涵

11、建设。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数量规模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质量的建设,通过吸引和集聚优质资源,提升服务能级和品牌影响,促进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持续上升。(二)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统筹发展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定位和协同错位发展,加强机构间诊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的联合与联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促进整体协调发展。(三)优化结构,盘活存量,适度发展增量。优化区域卫生资源布局和发展方向,补短板、促协作,进一步盘活和高效利用已有存量资源,根据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居民服务需求适度发展增量,逐步扩大短缺卫生资源服务规模和效益。第三章 卫生服务体系设置与资源配置标准一

12、、 机构设置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区级以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公立和社会办两类。区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置,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二、 床位配置目前,市北区床位资源配置已达到每千常住人口9张以上,到2020 年,全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控制在 10.17 张,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 1.5 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床位增量优先配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院床位,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按照所承担的基本任务和功能合理确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规模,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配置,提升床位

13、质量,提高使用效率。鼓励在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老年护理床位。表 1: 2020 年市北区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 张) 配置标准2015年到2020年总床位数区办医院社会办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4910.17控制在 0.22 1.50.50三、 技术配置以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支持,提高全区医疗技术水平,逐步缓解地域、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区医院依托市级医院共建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提高区医院专科疾病诊治水平,减少区域患者外转率。围绕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加强适宜医疗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保证医疗质

14、量和医疗安全。四、 设备配置根据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第四章 设置规划和布局要求一、总体目标(一)到2020年初步建成符合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原则,适应全区卫生需求、功能完善、专科配套、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我区医疗资源配置以结构调整为主。市北区床位资源配置已达到每千常住人口 9 张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床位配置不再增加,通过调整现有床位的结构,增加康复、老年护

15、理、儿科等紧缺专科的床位配置。(三)积极推进我区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模式,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二、设置规划坚持以公有制医疗机构为主体,有序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公平竞争,坚持总量控制和存量调整相结合,优化医疗机构的布局和功能,充分发挥本地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益。设置的具体规划如下:(一)市北区人民医院2020年年底,市北区人民医院基本建成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环境幽雅、设备精良、管理、人才、技术、服务优良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老年病为重点的二级甲等现代化大专科、小综合医院。2020年市北区人民医院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主要指标主要指标2015年现状2020年目标指标性质床位数280张400张约束性卫生技术人员总数203人300人指导性执业(助理)医师93人140人指导性注册护士85人130人指导性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5人30人指导性医护比1.09:11.08:1指导性学科带头人15人25人指导性重点学科3个5个指导性大型医疗设备14台20台指导性教学水平带教大专实习医学院教学医院指导性分支机构数量3家5家指导性卫生技术人员9人20人指导性房屋建筑面积1170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