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文学家石申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2KB
约3页
文档ID:431797997
天文学家石申_第1页
1/3

天文学家石申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 石申夫 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 ( 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 石氏星经 》)、《浑天图》等《天文》八卷与 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 》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人物简介编辑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了 121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 138 座,共 810 颗《开元占经》载石氏中官 62 ,外官 30 ,加上 28 宿,共计 120 座同时给出了石氏星表这 120 座的 121颗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原著《天文》八卷,早佚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 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 》,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 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 今存的《 甘石星经 》为 2 卷,其中虽有一些石申月球环形山后人增添润色之辞, 仍不失原书面貌, 是一部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献重要贡献编辑木星观测制图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是他与楚人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 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 有138 座,共 810 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 “石氏曰 ”的 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 (今本《开元占经》 中佚失6 个星官的记载 ) 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 (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 )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 (如二十八宿距度等 )则确与公元前 4 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 中国的祖先很早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