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79550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市政办全民健身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构建全社会积极参与、多层次促进发展的全民健身事业新格局,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生活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逐步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人民健康幸福、社会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二、目标

2、任务到年,人均体育健身活动场地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基本建成符合市情、特色鲜明、比较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一)参加健身活动人数显著增加。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逐步增加,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到年,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不含在校学生)比例达到60%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例达到80%以上;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健身活动;职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青少年等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明

3、显上升。(二)城乡居民体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明显改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90%以上,其中20%以上达到优秀标准;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三)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完善。以建设群众身边健身场地设施为重点,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全民健身环境。到年,全市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区体育健身公园等较大规模的场馆设施更加完善。各乡镇街道具备一处及以上不少于5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场地;市区的休闲广场、居民小区全部配建健身设施;80%以上的村(社区)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经常组织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开放率

4、和利用率呈现较大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经常性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举办学校、职工、农民、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等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比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传统性、品牌性特点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举办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健身项目展示活动,大力推广各种健身方法,做到“人人掌握一项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五)体育组织网络有效完善。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市体育总会,广泛成立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

5、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等,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站、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等明显增加。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建立体育组织和活动站点,形成市、乡、村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通过经常性、制度化地开展形式不一的体育健身活动,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管理规范、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的体育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六)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更加壮大。成立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吸纳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并进行相应职业资格认证,建立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素质优良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队伍,90%以上的健身

6、活动站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达到总人口的1.7以上。(七)全民健身科技服务能力快速提高。建立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依据被监测人员的体质状况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八)全民健身服务业健康发展。体育市场供给不断增加,健身市场规范有序,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识明显增强,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形成适应全市经济发展、满足大众需求、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全民体育健身市场实现健康发展。三、工作措施(一)大力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放公益广告、宣传画等方

7、式,加大对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各种体育活动及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化“终身体育”教育,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素养,在全市大力营造崇尚体育和参加科学健身的浓厚氛围。(二)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1、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加快群众身边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步伐,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新建居住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健身设施。切实抓好市区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并逐步覆盖到各行政村。有条件的公园、广场、绿地要规划配套体育健身设施。2、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研究制定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管理使用办法,推动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

8、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共享。根据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全民健身日,公共体育场所一律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确保使用安全,完善综合服务功能,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有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要逐步、适时开放体育设施,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三)大力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1、加强市级健身组织建设。建成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职工、农民、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等人群体育组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2、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体育站、村(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完善体育服务功能,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带动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全面开展。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