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79493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带输送机大修工艺规程1.目的保证胶带运输机的修理质量,确保设备修理执行工艺规程。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胶带运输机的大修过程。3.内容 设备入厂 施工前准备工作,技术组提供必要 的生产图纸、工艺、技术标准等技术文件。 生产班组应熟悉图纸和 工艺,并准备好专用工具和工装。4.外部清理设备在解体前,应进行外部清理,用水清洗前,应将各裸露结合面 用护板挡好,将运输过想中拆除的油、水管接头堵好。冲洗设备时 应自上而下进行,冲洗后进行表面清理并初步除锈。5.解体 设备解体时,应严格按照煤炭工业部制订的煤矿机电修用技 术标准 ,煤炭工业部制订的煤矿机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秸 ,以 及设备拆卸工艺步骤进行。 拆

2、卸轴承、齿轮等配合体时,原则上不能用锤击打,必须用棍 撬、扒子或压力机进行拆除,确需用锤击打时,应垫铜棒或木头。 对形状、规格相同、但无互换性的传动件,配合件及对接件有 稳定位件应做好标记。 拆卸液压原件,油管等部位时,应将接头处堵好,以防脏物进 入, (泵、马达在未进行试验检查前,不可分解拆卸) 。 拆卸过程中,尽量避免损坏零件,确需破坏时,应保护邻近零 件不可受损。6.零部件清洗零部件在清洗前,应进行分类和清点,对缺件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零部件共分为7类:传动类:箱体及外部结构件,轴类及齿轮,液力偶滚筒类轴承及密封件连接件和紧固件框架类电机及电机保护其它拆解零件分类、清点后进行清洗,清洗剂

3、应根据各类零件、性能分 别选用工业用清洗剂、柴油、煤油等,清洗后应采取防锈蚀施。 对机械传动件、轴承等,应在有隔离层的油坛中用喷枪或毛刷 清理。 泵、马达应单独进行清洗。 箱体精密配合面进行除锈研磨后再进行擦洗。 框架类和其它部分只进行表面清理和除锈处理。 7.检验鉴定检验和技术鉴定必须按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 标准进行。 检查框架类变形、开焊、断裂情况。 检查滚筒类壳体磨损及外径失圆情况。 检查联接件和紧固件损坏情况。 检查轴承有无滚珠脱落,划伤、麻点、锈蚀及磨损情况。 检查齿轮有无断齿、裂纹、点蚀剥落等现象,并测量磨损况。 检查各箱体有无裂纹、破损。 检查液力偶合器有无渗漏。

4、 检验合格件、应妥善保管,以防受损及锈蚀。鉴定后及时呈报 一件,自制件,修复件计划表。8.自制和修复 自制和修复,应严格按照图纸、工艺或技术人员所定的要求进 行施工,若在施工中发现问题出现偏差,应及时向技术人员或调度 员反映。 自制修复件完成后,应由检查员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需要材料代用或零件进行改造的,必须有委托单位技术部门 批准方可实施。9.部件组装 部件装配必须按照装配工艺进行,对装配工艺任何人不得更改。 如确有更改的需要,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组装前,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技术文件和有关技术材料,了解 其结构、性能和装配数据。 零部件组装前,必须清洗干净,所有机件(包括外购件、自制 件

5、、修复件、留用件等) ,必须经质检员检查后方可装配。 部件组装的各种数据,必须作详细记录。10整机组装 装配顺序:机头部固定折返架储带仓架托辊小车游动 小车托辊小车张紧绞车卷带装置承载段机尾部。 连接油、水管路。 铺放胶带,调整胶带松紧。 整机试运转。 通知委托方组织联合验收组,进行设备质量验收。 11.出厂 收卷胶带。 喷涂油漆,电机与主机颜色一致。 设备解体,做好包装运输防护。 出厂交接验收,按厂规定程序办理各种手续或直接与委托单位 交接,交接手续应完备。二、胶带输送机大修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用胶带输送机(机械及整机部分)检修的质量指标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胶带输送机

6、检修的控制和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0595-1989 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GB/T988-1999 带式输送机 滚筒 基本参数与尺寸GB/T990-1999 带式输送机 托辊 基本参数与尺寸(87)煤生字第144号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10595-89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26473一般技术要求 滚筒 各滚筒的表面应光滑,无损伤,运转灵活,滚筒边缘无毛刺。 胶面滚筒的胶层应与滚筒的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和裂口。 驱动滚筒的直径应一致,其直径差不得大于1mm。 主传动滚筒的半联轴器安装必须用百分表检验端面跳动,使其外端面相对于传动轴中心线、端面圆跳动量不得大于0.08mm。 改向

7、滚筒筒皮的磨损不得超过原筒皮厚度的30%40%。 改向滚筒转动要灵活,滚筒接缝处不得裂纹、开焊。 所有改向滚筒轴长、轴端尺寸、滚筒长等应符合图纸要求。 所有改向滚筒轴端注油孔必须疏通,并配齐油堵。 托辊 托辊应运转灵活,无卡阻、无磨托辊架现象。 所有托辊长度,轴端直径应符合图纸要求。 所有缓冲托辊表面胶层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凸起高度的一半。 机头架 机头架不得有开焊现象,如有变形,应调平、校直。 机头架清扫器装置完整无损,卸料滚筒清扫器橡胶刮板的高度不得小于20mm,并有足够的压力;与胶带接触部位应平直,接触长度不得小于85%。 刮泥板平直无变形,刮煤高度为滚筒直径的1/3,刮泥板与滚筒表面保持平

8、行。 贮带仓架 侧架及道轨应调平、校直,无开焊现象。 道轨螺栓应全部更换,连接可靠。 上托辊架不得变形、开焊。 游动小车 车架不得扭曲、变形及开焊。 绳轮转动灵活,绳轮轴油路畅通。 小车行走无卡阻,车轮在轨道上运转自如,无异响。 托辊小车 托辊小车车架无变形、扭曲及开焊。 小车行走无卡阻。车轮运转自如,无掉道现象。 涨紧装置 卷筒无缺边和裂纹,运转灵活可靠,离合器离合灵敏。 绞车制动装置应操作灵活,动作可靠。 闸瓦制动力均匀,达到制动力矩要求。 滑轮无缺边、裂纹,转动灵活。 涨紧传动装置密封良好 ,传动平稳,无异响。 传动齿轮(参照综机设备检修质量标准通用部分) 涨紧架无变形、开焊现象。 电力

9、液压制动器装配后,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不接触制动轮表面;后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得小于90%;制动时不得有泄漏现象。 承载段 承载段底滑靴应平整,连接紧固可靠。 承载段轨道应平整,每节长度上的弯曲不得超过全长的5。 承载段不得有变形、开焊现象。 缓冲托辊架组装时,托辊槽偏向要一致。 缓冲托辊架组装高度保持一致。 机尾清扫器装置完整无损,清扫器橡胶刮板的高度不得小于20mm,并有足够的压力。刮煤拉杆灵活无变形。 机尾护罩无变形、开焊现象。 各部轴座顶丝 轴座顶丝螺纹不得有损坏乱扣现象。 顶丝要配齐螺母,并涂抹润滑脂。 轴座压板厚度12mm,且压板与轴头平面处不得有间隙。 传动部: 减速器地底面与

10、机座要吻合,如有缝隙要用金属垫片垫实。地脚螺栓与地脚孔必须匹配,且要拧紧地脚螺栓。 传动部各轴处于较精确的水平位置并保证相联部件的同轴度,不允许有任何横向和纵向的倾斜。底座必须平整、稳固且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防震性能。 传动部试运转参照综机设备检修质量标准通用部分 电力液压制动器 所有电力液压制动器必须全部拆卸修理。 修复合格的制动器液压缸与所配的电机组装后,应试验起升灵活后方可整套制动器进行组装。 制动器组装,要求各配件装配到位,外观质量达到技术要求,确保制动器装配后,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不接触制动轮表面;合闸后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得小于90%;闸瓦抱紧可靠,释放灵活,制动时不得有泄漏现象。

11、更换的电力液压制动器按标准加油后,必须接通电源运行、调试。 确保推动器闸瓦抱紧可靠,释放灵活。 整机拉拢试车 各部件齐全且连接可靠. 机头传动部运转时不得有异常振动。 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直线度应符合表76-1的规定,并应保证在任意25m长度内的直线度为5mm 表76-1输送机长度(m)1001003003005005001000100020002000直线度(mm)10305080150200 滚筒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为滚筒长度的1/1000。 托辊辊子上表面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0mm. 钢轨工作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内,高差不得超过2.0mm,钢轨直线度在1m长度内为2.0mm,在25m长度内为5.0mm,在全长内为15mm。,轨缝处工作面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轨道接头间隙不得大于3.0mm。轨距偏差为左右2.0mm。 包装、储存及运输 输送机的包装参照2647的规定。 输送机在保管期间托辊宜封闭存放,露天存放时应采用通风良好的不积水的包装,较长时间储存时要防止锈蚀。 所有架体应存在有遮盖的平坦地面上,防止锈蚀和变形。 吊装运输时,传动部应与机头架分开运输,避免磕碰,以免损坏机件,漆面损坏的应进行补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