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论文 (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79222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论文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论文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论文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论文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论文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论文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论文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作用长葛市一中 苏秋红随着21世纪的来临,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在世界高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以现代信息技术作支撑的多媒体教学如雨后春笋般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起着越来越多的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正在不断完善中显示出它们强有力的勃勃生机。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将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将动态的生物学现象重放于课堂,这都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生物学教学内容生动化,清晰化。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

2、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深知兴趣、情趣在学习中的主要作用。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学习。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媒体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多媒体集形、光、声、色、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多角度的感知材料,不仅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呈现最佳学习状态。如讲人的性别遗传时,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组可爱小宝宝的图片,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宝宝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

3、的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个个是兴趣盎然。在讲输血与血型一节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两辆汽车突然相撞,司机流血不止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往医院,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医生,你将如何救治病人?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输血。教师紧接着问:输血能随便输吗?这样就很好的揭开了本节问题探究的序幕。二、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学内容。学生进行观察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但是受初中学生年龄限制,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不长,难以抓住事物的特征,教师可以利用有较强控制性的多媒体中

4、的声、光、影、色、动画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从而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有层次有目的地观察。例如在讲桃花的结构时,学生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花瓣是花的主要部分,而忽略了对雌蕊和雄蕊的观察,教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雌蕊和雄蕊从一朵花中剥离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在屏幕上展示小麦和玉米的花,使学生认识到花的最重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三、运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生动、鲜明、形象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如讲动物分类特征时,运用摄像镜头突破空间的限制,把生活在亚洲的老虎、非洲的雄狮、美洲的猎豹剪接组

5、合到一起来比较,那么猫科动物的特征则不言自明。再如要介绍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雌蚕蛾产卵;卵孵化成幼虫(蚕宝宝);幼虫化为蛹;蛹再羽化变成成虫(蚕蛾)”。这一系列过程都是连续的动态变化,如果只借助于图片或投影,同样是不易真实地表示出动感的,学生不好想象,难于理解,但是这段内容却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精心剪接了录像带中的几组镜头,在稍加讲述的基础上将产卵、孵化、化蛹和羽化这四个过程连续地展示了出来,使学生亲眼目睹了自然界中这一漫长的变化过程,特别是由蛹到成虫的羽化过程,录像中利用了特写的慢镜头使学生详细观察到了:成虫的头首先从蛹壳中出来最后,那漂亮的双翅逐渐伸展开来。真是美不胜收,以

6、至于许多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太妙了”的感叹声,从而掀起了教学活动中的高潮。趁热打铁,我进一步扩展,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像“一龄幼虫”“龄期”“蜕皮”等较抽象的名词,学生也很容易就理解了。由于多媒体中的电教媒体具有再现模拟性、多样性、随机性等多种功能,它可以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对许多变化的生物现象,一些需要经过抽象思维来解决的概念,运用电教媒体能模拟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从而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途径。例如:七年级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开花结果两节中,吸气呼气与膈肌肋间肌运动的关系以及传粉受精过程比较抽象,其原理及过程难以理解,是该节的难点内容,平常用

7、挂图或在黑板上画图,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及制作的CAI课件,以慢镜头形式或动画形式展现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膈顶下降肋骨上升,使胸廓容积变大进而引起吸气的现象;形象展示当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逐渐伸长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并释放两枚精子,其中一枚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去观察、去分析,学生就容易理解了,这种既可表现宏观,又可表现微观,再现学生不容易观察到的动态变化的生物学现象的方式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电教媒体形声兼备、动静结合、形象鲜明、再现迅速、感染力强、

8、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多种感官效能,发挥个体的最大潜能,从而加快知识的理解、接收和记忆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七年级生物的入门课“致同学们”,八年级生物的结束语“学习并没有结束”,涉及医学、农、林、木、渔等的行业及生物工程,生态环境等课题,内容较多,按常规教学时间紧效果也不理想,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能在一课时内就轻轻松松地获得了“什么是生物学?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克隆羊多利、试管婴儿的诞生过程,既激发了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运用电教多媒体,还可使生物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同时进行眼看耳听,因而能起到巩固概念,加深记忆

9、的效果,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学生光听,只能记住15;光看可以增加到25,如果视听结合起来,就能达到65。可见,引入电教多媒体,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很大的。网络进入课堂,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也带入了课堂,将最新的现代科技成果带入了课堂,将书本上没有介绍的信息呈现给学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其变成为同学们终身收益的精神财富。?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探索,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做到用得准、用得好、用得巧就能把教学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并能变静为动,增加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接收到多方面的教学

10、信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实现生物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推动生物教学的现代化进程。生物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2006年暑期期间,我参加了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改岗前培训。经过几天的培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虽有些心得体会,但通过录像看了两节老师的示范课,我觉得与我现在的课堂教学相比有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点:? 一、教学目的转变,由“双基教学”转变为“三维”目标的教学。? 看了这两节示范课,我充分体会到在新课改中首先转变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过

11、程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的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更重要的使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角色的转变: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 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重点,因此教师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法指导者。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配合学生去学习,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目的。? 三、学生由传统的被动

12、的“添鸭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去探究,思考。? 过去的上课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回答,学生跟着学,而录相上的两位老师改变了这种上课模式,他们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上课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四、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 新的教材中探究活动贯穿全书中,因此,它注重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作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转变?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学生的生

13、物科学素养是不可能单纯的依靠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来形成的,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和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 六、由封闭的小课堂转变为开放性的大课堂? 新教材安排3个必修模块,3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次生物新课改培训,给了我许多思考和心得体会,并将我带入一个广阔的实验天地。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策略,注意师生角色的转变,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的任何一个环节,注重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

14、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使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在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及思考一、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观念的更新。一些地方领导对新课程的重要意义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在相当一部分教师、教研员中还存在把课程改革等同于使用新教材,在教学和评价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更是比较普遍,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2. 教师自身方面。“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旗帜性口号,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相比较而言

15、,新课改对教师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地区的教师培训方式陈旧,而且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培训,对教师没有产生根本的作用,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有的地区居然是这样进行培训的:给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发一本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手册,然后让他们做一张试卷,教师的任务就是到学习手册上找现成的答案。同时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比如说其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需要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需要自己开发课程。这对于毫无课程开发经验,缺乏课程开发指导,本已非常繁忙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新教材往往形式多样,教学形式

16、的多样化使得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增加了,甚至对教师的体力提出了挑战。3. 现实的落差。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由于种种原因,客观上存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虽然正在积极研究与实践,总觉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小班化教学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实际情况是,基本上很多学校都是人满为患,每个班级都有将近50个学生,甚至有的班级达60多人。有的教师说:“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补差上了,哪里有时间来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啊。”课程改革步伐太快,许多与其相应的配套措施跟不上,课改信息闭塞,致使课程实施在落实到不同学校的时候,效果往往是差异悬殊的。4. 教育科研急功近利。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是学生成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