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78819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的塞罕坝 红色的塞罕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的塞罕坝红色的塞罕坝作者:特约记者 马国臣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2017年第8期特约记者 马国臣这是世界植树造林史上的奇迹!55年,造林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 平均水平的2.76倍。这是撼人心魄的人间传奇!55 年,三代人前赴后继,战风沙,斗严寒,艰苦卓绝,用生命传承“忠于使命、艰苦创业、 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精神。这,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这,就是塞罕坝人!盛夏时节,一脚踏入塞罕坝,这里时而大雨如注,时而晴空万里,五官感知到的全是绿, 但记者心中感受的,却是这片土地传承着的红色气息。55年前,当塞罕坝人种下第一株树的时候,集体主义、艰苦奋斗、

2、劳动光荣的红色基因便 在这里扎下了根,造林治沙、做首都生态屏障的“梦”便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快速生长这 是一个“红”与“绿”交织展现、闪耀着万丈光芒的地方。几代人的无私奉献造就了树高林密的塞罕坝。这片一百多万亩的森林,不仅有效承担了阻 挡风沙的任务,而且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清洁淡水、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供着珍贵的 生态服务。塞罕坝地处蒙古高原的南沿,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C,极端最低气温-43.3C, 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就是在如此恶劣 的自然条件下,中国林业人在这里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奇迹:塞罕坝的人工林,按一 米的株

3、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距离城区远、海拔高、气候寒冷是以往塞罕坝给世人留 下的普遍印象,如今这里是树的海洋、花的世界、鸟的天堂。三代塞罕坝人肩扛家国使命,在高寒、荒芜的沙地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多奉献、少 索取,谱写出一曲曲绿色之歌。塞罕坝人在创造世界为之动容的绿色奇迹的同时,也锻造和传 承了堪与这片世界上最大人工林相媲美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以艰苦奋斗为底色,极具丰富内 涵的塞罕坝精神。“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历史上,曾经林木茂盛 郁郁葱葱。但是,由于伪满洲国期间过度砍伐和放牧,加上旧中国的战火不断引起森林火灾, 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之初,那

4、里已是一片荒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呈扇形聚 拢,在3000多公里的范围内对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形成极大的威胁。与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米左右,而北京海拔仅40米左右 风沙由北向南可以畅通无阻。警钟敲响,首都告急。一定要治理京北的风沙!1962年,原林业部紧急从全国18个省市的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127名毕业生,和当地 242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塞罕坝林场,拉开了与自然抗争的序幕。“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 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原国家计委在批准建场方案时,在批示中写下 了这些文字。这文字是号召、是期许

5、,更是方向。塞罕坝人以党员干部为先锋,在当时的塞罕坝遍插红旗,分组进驻,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植 绿之旅。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接到被派往塞罕坝工作的调令,二话不说,毅然带领一家人 从承德上坝,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然而,第一年造林失败,成活率不足两成。在这片土地上打过游击的王尚海不信邪,重新搬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 战方针。第二年4月,率领精兵强将,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连续奋战。天气忽冷忽雨,冷时气温在冰点以下,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睡 觉的被子被冻得硬邦邦的,硬如铁,怎么睡?王尚海和同伴发明了这样的办法:把砖头和石头 扔到火堆里,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20天挺过去

6、后,马蹄坑里的树苗“活”了过来,遍地一片嫩嫩的绿色。塞罕坝上能栽活树苗,这让大家有了希望。王尚海和大家一起欢呼庆贺之后,又开始了新 一轮的植绿造林。如今,马蹄坑成了王尚海的长眠之地,茂密的“尚海林”,成为了他最好的悼文。王尚海是第一代塞罕坝人的杰出代表,在他的周围,是一群与他有着相同信念、有着一样 精神的战友,是他们,共同锻造了传承至今的塞罕坝精神,在广袤的绿色大地上,增添了令人 振奋的红色。1964年,承德二中一个宿舍的6位女学生在谈论如何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时,19岁的陈彦 娴想起,自己的邻居在塞罕坝林场工作,干得热火朝天。于是众姐妹想到塞罕坝工作,她们集 体给林场写了一封请愿信,誓言将青春

7、热血奉献给塞罕坝林场。林场郑重地向她们招手。姐妹 6 个欢呼雀跃,放弃高考,唱着“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 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的歌谣,奔赴坝上,向沙地要绿洲。陈彦娴依然记得,从承德到塞罕坝, 200 公里的路程,她们整整颠簸了两天。到了目的地, 发现这里没有几间房子,到处都是半人多高的野草。环境的艰辛超乎想象。到10月份她们就穿上了棉袄,冻得一个个直打冷战,手都冻肿了, 裂了口子,钻心疼。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们在选苗棚里一坐就是一天,平均每人每天要选上 万棵苗子。收工时,腿都不听使唤了,站不起来,腰也直不起来,整个人就像僵住了一样,好 半天才能动。如今那些一起在苗圃里工作的人,后来不是罗圈

8、腿就是风湿病。但是,对于自己当初选择扎根塞罕坝,如今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陈彦娴并不后悔,因为这 里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她和姐妹们在这里安家、入党,为大地植入了大片绿色的衣妆。曹国刚也将自己的一片红心托付给了塞罕坝。生于1940年7月的他,是辽宁沈阳辽中县人 他有句名言,“既来塞罕坝,这里就是家。”曹国刚平生最大的心愿是把油松引上塞罕坝,丰富林场的树种结构。于是,他半辈子的心 血就花在这件事上。他曾经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一道联合攻关。可惜,身体不由人。在攻 克技术难题时,患上了肺心病,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连说话都成了问题。他就用笔写,写自 己获取的经验,写进一步的设想,写内心的愿望,写到满头大汗

9、还是不肯停歇。他不服气。这 是他最大的心事,最大的遗憾,因为没有亲眼看见油松在塞罕坝上扎根,他心有不甘,泪水浸 透了纸张。在去世之前,他喘息沉重,脸色发紫,眼睛却依然瞪着。妻子了解他的脾性,哭着 喊:“你放心吧,孩子长大了也在这里工作,一定让油松在塞罕坝上扎根。”年仅50岁的他这 才缓缓地合上了双眼。1963年冬,孟继芝负责次生林的越冬防火瞭望工作。那年12月14日,大雪纷飞,地面上 的积雪已经超过一尺,火警解除,可以回家过个安稳年了。但是,下山途中,暴雪肆虐,狂风 乍起,他迷路了。被救起时,双腿发黑,已经坏死,不得不马上截肢。19岁的他开始了与轮椅 相伴的漫漫人生一代又一代人,秉承“先治坡、

10、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住的是草窝棚、地窨 子;吃的是黑莜面窝窝头就咸菜,管饱就行;喝的是雪水,脏不脏顾不上,解渴就行面对 艰难困苦,他们没有却步,坚持以场为家,几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英雄的故事在塞罕坝传扬,成为后来者的人生指引。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浸染着上辈人的心 血,他们的革命精神成为后来者的指路明灯。在塞罕坝,55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没有发生过一起大面积有害生物灾害,不能 说不是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塞罕坝人55年、三代人默默地坚守。他们中,绝大多数并不为人所知,但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塞罕坝的今天。天桥梁望火楼就像一个边防哨所,人迹罕至,几乎与世隔绝。放眼望去,整个

11、世界除了高 高的树,就是密密的林。看到记者来,瞭望员赵福洲的笑容漾在脸上。这几年,他和妻子陈秀 玲都是在山上度过的,除了党委书记刘海莹时常来看望,就是记者来采访。5层的小阁楼就是塞罕坝防火护林员的家,每层面积不到10平方米。在望火楼的顶层,赵 福洲手持小铁棒,隔着窗玻璃,拿起高倍望远镜四处观察。他的工作就是每15分钟登高瞭望一 次,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了。就是没有情况,也要用固定电话向场部报个平安,这叫“零报 告”。多年的锤炼,使他一眼就能区别是烟还是雾,也知道四周远近的各个方位是哪座山哪道 岭,俨然一台“人工定位仪”。2013年春季的一天,赵福洲及时发现了火情,并确定起火地点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

12、治县西 山。整套的应急机制旋即启动,为火灾的快速扑灭赢得了时间。其实,这里曾经留下过这位看林人的辛酸记忆。1984年冬,大雪封山,怀孕7个月的妻子 陈秀玲在刷洗水缸时,肚子不小心被重重地硌了一下,摔倒在地。他当即向场部求救,但是风 雪太大了,直到 15 个小时后陈秀玲才被送到医院。孩子只活了一天半。哭过,痛过,两口子依 然坚守在望火楼。 “这辈子就跟护林防火干上了。”54 岁的赵福洲说得轻松。对塞罕坝而言,造林护林要紧,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天大的事。“防虫得抓最佳时机,”塞罕坝林场有着 35 年经验的虫病防治专家朱凤恩说,“太早的话 虫子没孵出来,效果不好;太晚的话,虫子长成了,耐药性强,防治难度

13、也很大。”他通过无数次试验,已经将坝上常见害虫的习性摸了个底朝天。他捕来不同种类、不同成 长期的害虫,用不同品种、不同浓度的农药分别喷洒,记录其死亡时间,由此找出了适用于不 同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最佳防虫药品,计算出了不同强度虫害下的用药浓度和喷药频率。有一年,松毛虫大举来袭,坝上局部地区受灾严重,朱凤恩领命上山灭虫。为抓住清晨四 点这个最有效的防虫时机,他带领技术人员和喷药工人,每天凌晨一点半就开始忙碌。这场 “战役”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最终将松毛虫全部消灭。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防毒面具行动不便、呼吸困难,灭虫结束时,朱凤恩和同事们都 褪了一层皮。后来我省在制定有关喷烟机防治病虫害的地方标

14、准时,主要经验数据大多由塞罕坝提供。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劳作,塞罕坝上能植树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树木安家。漫山遍野都是树, 到处都是人工林。塞罕坝人说:“那是我们的骄傲!”张启恩骄傲,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林业部造林司从事技术工作的他,1962 年的一纸调令,连 同在中国林科院搞科研的妻子张国秀一家 5 口,举家迁往塞罕坝,一干就是一生,直至逝世。 他们夫妇,是连绵大山里最受欢迎的专家。骄傲的还有一身农民装束的技术员邓宝珠。他一手拿铁锹,一手拿树苗,见缝植树,逮着 机会就上。他点子多,拉起一根线,在一条直线上找空隙,这就是所谓的干插缝造林法,一些 石头多的山地从此也开始披上绿衣。在谈及为何想出了那么多植树的

15、方法时,曾荣获“全国绿 化奖章”的邓宝珠总是说:“只要动脑筋,一定有办法。老年人有老办法,年轻人有新办法。”骄傲的还有一大批80 后的年轻人。改革时代面临的选择很多,但他们像前辈当初的选择一 样,选择了艰苦、选择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人烟稀少的坝上去!到最适合发展自己专业特长的地方去!从 2003 年起,一批批朝气蓬 勃、有专业知识、致力于森林事业发展的 80 后大学生放弃了都市的繁华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怀 揣梦想,先后走进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在这里,他们继承前辈“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 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续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留下了一串串艰辛的足迹。于士涛是保定人,是个小胖子,他

16、开口闭口都管塞罕坝叫“林子”,说时透着几分得意。 2005 年大学毕业,他一头扎进塞罕坝,爱上了这片林子。而女友小付考入中国林科院,攻读硕 士研究生,2008 年毕业留在北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到底是自己去北京,还是女友来塞罕坝 出现了一场拉锯战。之后,小付多次来到塞罕坝,她走进林子里,每一次都感觉不一样,每一 次都很新鲜。在一股莫名力量的感召下,2011 年,她终于融入了塞罕坝,上演了硕士夫妻共同 植绿的故事。“我跟记者多次说过,我们林业有个说法,叫适地适树,意思是环境条件要跟树种特性相 适应。我们俩之所以选择了塞罕坝,也是因为符合这个原则的缘故。”于士涛用自己的理论诠 释自己和妻子的选择。如今,孩子已经5岁多了,他一心为塞罕坝林场的经营发展操劳,工作 太忙了,腾不出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待的时间太短了,他总觉得有些对不住孩子每年的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