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护理常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786956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囊炎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胆囊炎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囊炎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炎护理常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胆囊炎护理常规【疾病概述】 胆囊炎是指发生在胆囊或胆管的炎症和结石,以成年女性多见。发作时以上腹或右上腹持续疼痛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等为主要表现。慢性胆囊炎大多数继发于急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约70%90%合并胆囊结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并发胆道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亦称急性重症性胆道炎(ACST)。【一般护理】(一) 卧床休息,静脉补液及给予抗菌素。(二) 急性腹痛发作,可暂禁食,能进食者,可给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应少食脂肪类食品,患者常食欲不振,进食不佳,易产生电解质紊乱,应嘱患者多饮果汁。(三)

2、右上腹疼痛时可热敷,并给解痉镇痛剂如阿托品等。(四) 观察病情变化1. 注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体温上升,脉快,血压下降,可能由感染,中毒所致感染性休克,应备好抢救用品,寒战时注意保温,高热时,按高温患者常规护理,并通知医生。2. 严密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和发作时间,注意黄疸出现的时间及黄染程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 如出现明显的胆绞痛、腹膜炎和休克症状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腹肌紧张,板状腹等穿孔的症状。(五) 及时留尿,送检尿三胆。【专科护理】(一) 病情观察1.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如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慢时,注意有无因肝功损害、低血糖、脑缺氧、休克等所致的意识障碍。2.

3、观察并记录有无出血和胆汁渗出。如引流量、速度及有无休克征象,胆道手术后易发生出血,如出血量小,可表现为柏油样便或大便隐血,出血量大可导致出血性休克。若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为胆汁渗漏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需立即报告医师处理。3. 黄疸程度、消退情况。观察和记录大便的颜色,检测胆红素含量。(一) 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1. 黄疸。术前有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肝功能损害者,术后可出现黄疸,一般于术后35日减退,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浓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处理。2. 出血。观察出血量,若每小时出血量大于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患者血压下降、脉细数、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3. 胆漏。若患者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50mL以上,应疑有胆漏,告知医生。4. 稳定情绪。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和预后,尤其对晚期胆囊癌患者,心理上给予开导,生活上关心照顾,满足患者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一) 注意饮食习惯,忌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二) 遵医嘱坚持按时服用利胆药物。(三)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心情要舒畅。(四) 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返院复查1次,以后每年复查1次。(五) 再次出现腹痛、黄疸、消化不良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