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783955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学整理(完整版)课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学一、名词解释1、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2、水文现象:在水循环过程中,水存在与运动的各种形态。3、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动态淡水资源。4、水循环: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 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变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5、水量平衡: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间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将等于 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6、可能最大降水量: 现代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7

2、、下渗:水从地表入渗土壤及地下的运动过程。8、径流:流域的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9、蒸发: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10、河岸容蓄:当河道内水位上升速度大于两岸地下水位上升速度时,河水与地下水产生水力联系,使得一部 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地下蓄水量。11、河网容蓄:涨洪阶段,出口断面以上坡地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必将大于出口断面的水量,因为河网具有一定 的滞蓄作用。12、河网调蓄作用: 河网在径流形成过程中,起到降低洪峰流量,缓解洪水过程的作用。13、流域:把地面水与地下水汇入河流并补给河流的区域,即地面集水区与地下集水区的统称。14、中泓线:河道中各断面

3、最大流速点的连线。15、深泓线:河道中各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16、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的高程。17、流速:水体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18、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水体断面的水量。19、年径流量:一年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20、湖泊:是陆地上低洼积水地区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21、潮汐: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海水形成周期性垂直运动。22、潮流: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海水形成周期性水平运动。23、洋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海水,由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巨大规模的非周 期性运动。24、地下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通过地表渗透到地下的水。25

4、、潜水:饱和带中,自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间,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26、承压水:两个不透水层,具有压力水头的地下水。27、地下水循环:地下水自身获得补给、产生径流而后排泄的周而复始的过程。28、水文效应:由于地理环境条件(包括自然和人为)变化而引起水文变化。29、河流: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30、水系: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水流路径。31、干流:水系中河道长、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汇集全流域径流的河流。32、河网密度:流域内各干支流的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33、河流弯曲系数: 某河流沿着河流深泓线的实际长度与该河段直线距离的比值。34、水位历时曲线:

5、一年中大于或等于某一水位的天数变化曲线。35、洪水:大量的降水和积雪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的特大径流。36、重现期:在许多试验中,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的平均数。37、枯水:少雨或无雨时期,江河径流量减少,水文下降的现象,是河流断面上较小流量的总称。38、枯水期:月平均水量占全年水量比例小于5%39、泥沙:河川水流所携带的固体颗粒。40、水库: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在河道上建坝或堤堰创造蓄水条件而形成的人工湖泊。41、潮流界:涨潮流速为零,潮水停止倒灌的地方。42、潮区界:潮差为零,潮汐作用不再影响的地方。43、感潮河道:受到潮汐影响的河道,潮区界以下的河段。44、波浪:在重力作用下,水体

6、受到某种外力作用,水面形成周期性起伏。45、输沙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断面的泥沙重量。46、含沙量(S):单位体积水体所含泥沙重量。47、侵蚀模数(输沙量模数):每平方公里地面每年冲蚀泥沙吨数。48、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Cv):反映年径流量总体系列离散程度。49、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连线。50、非闭合流域: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不重合的流域。51、水体的更新周期: 水体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跟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52、降水: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53、包气带:地下水面之上,土壤含水量未达到饱和,土壤颗粒,水分和空气同时存在的三相系统。54、饱和带:地下

7、水面之上,土壤处于饱和状态,是土壤颗粒,水分的两相系统。55、含水层:贮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56、隔水层:含水但几乎不透水或透水能力很弱的岩层。二、填空题(一)Z1、水文科学的主要特点:水循环永无止境、时间上具有周期性与随机性、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与特殊性。2、水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特点可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根据研究手段可分为:资料分析法、数学建模法、物理建模法。3、地理水文学的特点:宏观性、综合性 、区域性。4、水资源利用的三个方面:水量、水质、水能。5、水资源的特性:再生性与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利用的广泛性与不可替代

8、性、利与害的两重性、社 _ 会性与经济性。6、世界水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非传统的供水水源 。7、水循环5个基本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 下渗、径流。8、河流的地面集水区 和地下集水区,统称为流域。流域可分为:内流流域、外流流域。9、根据干支流分布的形状,可进行水系分类。海河历史上多水灾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属于扇状水系,而滦河少水灾的原因之一是其属于羽状水系。10、河流的分段:包括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及河口 。11、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长、河网密度、河流弯曲系数。12、按平面形态及河道演变特性可分为:顺直微弯型河道、蜿蜒型河道、分叉型河道、游荡型河道。13、水位

9、特征值包括:最高水位、最低水位、平均水位。14、垂直方向上的垂线流速分布, 平均流速位于:0.6 H最大流速位于:0.1-0.3 H最小流速位于:1.0 H .15、流量测量实验室测量方法有: 、等。野外测量时一般情况用、洪水时期用。16、水文资料的“三性”审查是:可靠性、一致性 、有代表性。17、正常年径流量的计算中当资料不足时常用的方法为:相关分析法、算术平均法。18、年径流量的变差系数的影响因素:年径流量、补给来源、流域面积。19、输沙量= 含沙量 x 流量 x 时间 = 输沙率 x 时间。20、泥沙按运动性质分为:悬移质 、推移质。21、河道演变根本原因:输沙不平衡。22、水库的类型:

10、湖泊型、河道型。23、湖盆 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24、校核洪水位是关系水库安全的水位。25、与潮汐现象相对应的海水的水平 运动,称为潮流。26、潮流可分为:往复流、旋转流。27、河口可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口外海滨段。28、河口区潮汐涨落过程:涨潮涨潮流 、 涨潮落潮流、落潮涨潮流 、落潮落潮流 。29、河口的盐淡水混合类型:弱混合型、缓混合型、强混合型。30、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成流、密度流、补给流。32、潮流具有周期性。33、洋流按温度特性分为:暖流、 寒流。34、波浪按质点运动分类:振动波、移动波。35、波浪按波形传播性质分类:前进波、驻波。36、潮汐类型可分为两类:一是 半日潮、

11、二是 全日潮。37、绝对基面-以 某河河口平均海平面 为零点;测站基面-以某测站 最枯水位以下0.5-1.0m 处作为 令点。38、全国统一基面:黄海 基面.福建常用基面:罗星塔 基面。39、断面流速常用经验公式为谢才公式、 曼宁 公式。40、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水文频率计算时被广大水文工作者广泛应用。41、河床淤积-泥沙脱离水流,成为河床一部分;河床冲刷一 泥沙脱离河床,随水流一起运动。46、水库的结构中主要建筑物有拦洪坝、输水建筑、 溢洪道;另外,还有通航建筑物(船闸)、水电站厂房、排沙底孔等。47、水库的分级:大型水库 、中型水库 、小型水库。48、主要用静力潮汐论解释潮汐现象。49、潮汐

12、的周期现象可分为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半日潮、半月周期潮。50、潮区界在潮流界的 工游。51、风海流理论 即 埃克曼漂流理论。52、河道演变形式:纵向变形河床下切、横向变形河岸侵蚀。53、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是设计洪水位。54、总库容: 校核洪水位 以下的水库容积。55、当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最大分子持水量 时分子将不再起作用,这时下渗结束。(二)T1 .传统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有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2 .海洋的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53% ,冰川储量占淡水资源量的3 8.7 %_。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人类生存和社会活动

13、的基本条件,其应用价值表现在水量、水质、水能。4 .从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来看,可分为 耗用水量、借用水体。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和特征的是年降水量、_河流的年径流量。所以各国多采取多年平均径流量 来表示水资源量。5 .按照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的多少,全国大致可以划分为资源条件不同的5带十分湿润带、湿润带、一半湿润带、半干旱带、干旱带.6 .水循环机理,内因是 水的三态,外因是 太阳辐射、重力作用.7 .按循环途径和规模分为 大循环 和 小循环,陆地小循环可分为_内流区和一外流区一8 ._静态水资源 是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误入,短期内不易恢复的水资源,动态水资源是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段,利用后

14、短期即可恢复,如土壤水。可再生资源是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被开发利用速度的资源。9 .水量平衡的物理根据 水循环 和物质不灭定律 。海洋水量平衡方程P海+ R- E海=AS海=0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P陆-E 陆-R = AS陆=0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P海+P陆=E海+ E陆。10 .单位时间蒸发的水深,称 _蒸发率或蒸发强度,以 mm/d计。蒸发的计算方法一仪器测量、经验公式、_ 理论分析11 .降水的基本要素包括 降水量、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面积。12 .流域围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减少。13 .大气水分平衡方程是 。水汽输送的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理纬度、_海陆分布_、海拔高度和地形。

15、14 .降雨等级的划分是按照_雨强划分的。降水特征的表示方法有降水过程线、降水累积曲线、等降水量线、 降水特性综合曲线。15 .常用的求面降水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面积较大的流域,最好用泰森多边形法。16 .土壤中保持最大毛管悬着水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田间持水量.17 .下渗要素包括 下渗率、 下渗能力、加急定下渗率.下渗公式为 。18.河网调蓄作用,对进入河网水流 再次分配调节,即河网在径流形成过程中.起到降低洪峰流量,减缓 洪水过程的作用,这种作用即河网调蓄作用。(三)L1、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2、饱水带岩层按其(渗透性)可分为( 含水层)和(隔水层)3、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划分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4、潜水一般属(浅层 )地下水。5、承压水一般属(深层)地下水。6、按地下水埋藏条件分(包气带水)和(饱和带水)7、按岩土贮水空隙的差异分(孔隙水)、(裂隙水)、( 岩溶水)8、松散岩类颗粒间孔隙一一(孔隙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