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77386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棠电站绿色小水电典型申报材料黄棠电站位于汨罗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浯口镇境内,紧依S308 公路,距平江县城 28 公里。1999 年根据平江县委、县政府的文件会议精神,实行 厂网分离,成立了由黄棠、大江洞、徐家洞、白水四个分公司组成的平江县水力发 电有限公司。黄棠电站变更为平江县水力发电有限公司黄棠分公司(下称黄棠电 站),共有职工*人。电站机组自1978年运行以来共发电*多万kw.h,产值 达*亿元。为国家电网提供了大量的电能,有力地支援了平江地方的工农业生产, 为平江地方的经济建设和岳阳小水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汨罗江 上的明珠。一、电站概况(一)所在河流状况黄棠电

2、站所在的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梨树埚,经修水县白石 桥,于龙门流入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向西流经平江城区,自汨罗市转向西北流至磊 石乡,于汨罗江口汇入洞庭湖。汨罗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为主源;北支 称罗水,至汨罗市屈谭(大丘湾)汇合称“汨罗江”。汨罗江全长 253 公里,流域 面积达 5543 平方公里。长乐以上,河流流经丘陵山区,水系发达,水量丰富。长 乐以下,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展宽可通航。为东洞庭湖滨湖区最大河流。汨罗江流域生态资源丰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带来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 量;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 140 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60%,积蓄林木 65

3、5 万立方米。平江县有树种 95 科 281 属 800 种,其中裸子植物 8 科 33 种,被子植物 87 科 767 种;有药物资源 1271 种,其中植物药材 1059 种,动 物药材 112 种;有野生脊椎动物 24 目 59 科 154 种,其中兽类 9 目 16 科 29 种,鸟 类 11 目 28 科 98 种,两爬类 4 目 15 科 27 种;有古树名木 54 类 459 株。矿产资源 已探明发现的有 50 多种,其中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二。汨罗江砂金砂储量居长江以 南各县(市)之首。团山再生资源市场居中南五省之首,跻身全国前三名。平江是全 国粮食、牲猪、木材、楠竹、黑山羊、水果

4、等农产品生产大县,茶叶、茶油、五香 酱干、山桂花蜜、火焙鱼、金桔、矿泉水、龙舟茶、名优果、纸扇等特色农产品深 受欢迎。汨罗江里有着珍贵的桂鱼、鳡鱼、红尾鱼、翘嘴鱼、鳊鱼、鲤鱼、莲鱼等十 几种,每年的休鱼放养,使得河流里的鱼儿成群结队,上下傲游。汨罗江流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旧有“幕阜丹崖”、“连云翠壁”、“碧 潭秋月”等八景,今有“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色产业示范区”两块金 子招牌。平江起义旧址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韶山平江被列入全 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首号线路。汨罗江风景名胜区盘石洲景区、汨罗江风 景名胜区福寿山景区、幕阜山森林公园、石牛寨风景区、怀甫风景区、连云山漂

5、流 是汨罗江流域有名的旅游景区。杜甫墓、东山古寺、仙姑岩乃千年名胜古迹。(二)电站基本状况黄棠电站属河床式径流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通航、且 具有旬调节功能等综合利用的水电站,是目前岳阳市最大的小水电站。黄棠电站始 建于1975 年 11 月,由平江县政府组织建设,1980 年4 月第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装机容量3*800KW。1984年9月开始第二期扩建,1987年春节竣工,加装5000KW 机组一台,合计装机容量为7400KW。2013年岳阳市农村水电黄棠电站增效扩容改 造项目已由财政部、水利部以财建2013194号文批准建设,3*800kw的机组扩容 到3* 1600kw

6、,这样黄棠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到9800kw。控制集雨面积3909平方公 里,有效库容3580万立方米,设计水头11.5米,最大泄洪量为5150立方米/秒。 2013年扩效增容改造后,年发电量平均将达到 5000万千瓦时,年发电利用小时为 4000小时。电站属平江县国有独资企业,目前上网电价是0.35元/kw.h,电站与 主营收入的比重是100%,固定资产原值1540万元。目前黄棠水闸灌溉面积5.5万 亩,防洪保护面积5 万亩,保护人口15万人。水库淹没面积35平方公里,移民 522户, 2, 155 人,其中外迁112户,460人。电站直供电片区共有*户,人口 近*人。二、有关效果介绍(一)环

7、境友好黄棠电站的发展始终从保护环境、维护旅游生态景观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 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旅游活县”战略,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发电时 间,严格控制水库大坝水位高度。为确保上游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景区的景观美化 以及库区七十多台机械和三千多亩农田可以正常提水灌溉,尽量做到有机发电,有 水下河。规定不间断下泄最小流量为11.6m3/秒,控制大坝水位高度为51.7米。 电站上游沿江80 余公里,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新开发建设的盘石洲风景区长年 山环水绕。河道整治长抓不懈,河水清澈见底。平江是森林山区,政府一直坚持封 山育林,退耕还林政策,沿江地带根本看不到光秃秃的山头。电站至县城规划建设

8、的30 余公里的亲水走廊,县城沿河风光带如今是风光旖旎、鸟语花香。“青山不 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是汨罗江生态风景的真实写照。黄棠电站厂区及宿舍大院有各种名贵树木三十多棵,绿化带,林荫道规划有 置,属园林式庭院。由于电站大坝两次修建加高,库区淹*平方公里,涉及十三个居民村的七十 三个村民小组,直接影响*户,*多人的生产、生活。黄棠电站修建之初就 充分考虑到了群众利益,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库区两边修建了付家防洪堤、黄 棠防洪堤8 公里,全部栽树植被,护河堤的修建不但有效的防洪抗灾,保护好两边 群众的农田庄稼财产安全,也成了地方的一道绿色风景线。放眼汨罗江上,电站大 坝横江而卧,周围青山绿

9、水,厂区宿舍与居民住房的有序建筑交相辉映,充分反映 了电站与周围环境的友好和谐。二)社会和谐黄棠电站始建于1975年,几经改扩建,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为 平江地方的经济建设及当地民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电站的综合 利用价值。电站历年来为地方兴修石拱桥*座,水泥平板桥*座,公路77段*公里,新 挖饮水井*只,改造和新架设低压生活供电线路108段*米。修建电灌站* 个,架设一条长*米的高压输电线路,由黄棠电站供电,解决农田排灌。修建 渡槽*座*米,兴修水渠*条*米,新开水田*亩,旱土改水田*亩,新开 旱土*亩。近年来,为地方修路建桥、改善灌溉、建设饮水工程等倾力捐款*余万

10、元。电站尽管财力有限,但每年对周围地方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进行救助慰问, 每年发放救助金*万余元。黄棠电站建站以来,为照顾周边群众利益,共享发展成果,建立了黄棠电站 供电自供区,周围群众几十年来一直享受电站的优惠电价,历年来累计优惠供电约 *万 kw.h。(三)经济效益电站近三年来的经济效益如下图所示(详见附表): 单位:万元项目2010 年2011 年2012 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流动负债(四)管理规范电站装机容量仅7400KW,却有着*多人的庞大队伍,尤其是年年雨水不均 衡,机组发电量有限。如何稳定职工队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好岳阳 市这块小水

11、电金字招牌,摆在我们面前的既是考验又是挑战。面对困难,我们逆流 而上,坚持走改革发展之路,为开创一流的小水电企业不断探索、追求。实行规范 化管理,从管理中求效益,努力把小水电文章做大做强。1 .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化管理是全面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 举措,是小水电企业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加快向“小而好、好而优”精品小水 电企业目标迈进的步伐,黄棠电站自 1991年开始,就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通过 二十多年的努力,电站形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标准化管理就是要把安全生产的诸要素“人、机、物、法、环、管”进行系 统管理,管理主体、对象、过程、环节等各个方

12、面达到标准化要求。黄棠电站把落 实人员责任,提高人的素质,建立制度规范,消除设备及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完善 管理措施及方法,形成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文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作为标准 化管理的重点工作,具体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三是加强岗 位管理,提高岗位绩效;四是着力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五是安 全生产现场管理;六是水工建筑物管理;七是运行管理;八是设备管理。2.管理制度规范化现代企业的管理靠的是制度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有序,企业才能持续稳定 发展,黄棠电站创建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

13、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 善改进。岗位管理是对全体员工岗位的明确规范及职责要求,建立岗位责任制的目的是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评比有依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电 站的岗位责任制包括行政人员、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行和检修工人岗位责任制 等。现场管理,电站主要完善抓好八条管理制度,确保现场管理有序,按部就 班。一是交接班管理制度;二是操作管理制度;三是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四是设备 缺陷管理制度;五是备品备件及工用具管理制度;六是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七是消 防安全管理制度;八是安全管理制度。厂区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厂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责任制、巡回检查制、

14、定期试验维护制、定期切换 制、工作票制、操作票制、运行分析制、清洁卫生制等),检修管理制度(包括设备责任制、设备维护保养制、质量负责及大修制、清 洁卫生制等),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分界、分工、缺陷管理、设备异动、设备评级、固 定资产管理等),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是保证机组正常运行的必要制度,建立长期有 效的巡迴检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检查维护,并作好检查检修记录,部门主要负责 人,必须作为设备维护的第一负责人,分析设备健康状况,备足备品、备件、精通 设备结构,提高技术水平,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技术档案及技术管理制度,电站技术档案内容较多,一般有:各种规章制 度,制造厂的设备原始资料、记录;发电机组的

15、竣工图、备品图册;电站的设计 图、施工竣工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各种系统图和运行操作图;电站运行检修的各 种记录;其他一些有保存价值的技术资料(如水文 资料)等,全部按规定装订归 档。制度的建设关键在于执行,电站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狠抓制度落实, 安全生产更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贯彻“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狠抓岗位管理、 设备管理、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 人,结合电站自身特点,在制度建设上突出一个“细”字,在规则执行上突出一个 “实”字,在安全考核上突出一个“严”字。电站成立 30余年以来始终把安全工 作放在第一位,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确保了电站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持了几 十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