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整理)(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76707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整理)(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整理)(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整理)(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整理)(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整理)(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整理)(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整理)(精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一 名词解释1. 流行病(epidemiology)研究人群与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指导的科学。2. 发病率(incidence rate)是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概率。3. 罹患率(attacd rate)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4. 患病率(preb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5. 感染率(infecion rate)是指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6. 续发率(secondary

2、 attack rate,SAR)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续发病例)占家庭或某集体成员中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7.续发病例: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受感染而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8.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9. 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10. 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11. 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

3、(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12. 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13. 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14.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为暴发。15.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ry)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16. 普查(cen

4、sus)是指为了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17.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18.队列研究:是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以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19. 暴露(exposure)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

5、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20.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适用于固定队列,用固定人口数作分母,观察期间发生的新病例作分子来计算21.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或称人年发病率,适用于动态人群,分子为随访期间发病人数,分母则是人年数。人年数=观察人口数*观察年数22.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指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I0)之比,说明暴露组发病(死亡)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常用的指标,其本质是率比。23. 归因危险度(attr

6、ibutable risk,AR)又叫特异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说明危险特意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时暴露组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24.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R%)是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25. 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表示人群中由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路或死亡率。26.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27. 标化死亡

7、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指被研究人群实际死亡人数与以全人口死亡率计算的预期死亡人数之比。28.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又称回顾性研究,是选择患有某特定机你跟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些因素的关系。29.比值比(odds ratio,OR)是指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反映了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例为对照组的若干倍。30. 分层分析(stratified analysis)是把病例组和

8、对照组按不同特征(一般为可疑的混杂因素)分为不同层次,再分别在每一层内分析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31.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指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人群后,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措施实施的效果。32. 预后因素(prognostic factors)能影响疾病结局的因素成为预后因素,若患者具有这些因素,其病程发展过程中出血某种结局的概率就有可能发生改变。33.灵敏度(sensitivity,Se)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是由金标准诊断为

9、“有病”的病例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的比例。即实际有病而被该诊断试验正确地判断为有病的百分比。灵敏度反映了该诊断试验检出病例的能力。34.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FN)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是由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比例,即实际有病而被该诊断试验错误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35.特异度(specificity,Sp)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是在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例数中,经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例数的比例,即实际无病而被该诊断试验正确地判断为无病的百分比。特异度反映了该试验排除非病例的能力。36.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

10、FP)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是由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例数中,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比例,即实际无病而被该诊断试验错误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37.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YI)又称正确指数,为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反映了发现病人与非病人的总的能力。38.符合率(agreement rate)是指诊断试验中真阳性和真阴性之和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也就是的结果与金标准的符合程度。反映了正确诊断患者与排除非患者的能力。39.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PV)预测值是根据诊断试验的结果来估计真正患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包括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40.阳性预测值(positive

11、 predictive value,+PV)阳性预测值是指在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者中,用金标准诊断为“有病”者所占比例,即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者中真正有病的概率。41.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V)阴性预测值是指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者中,用金标准诊断为“无病”者所占比例,即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者中真正无病的概率。42.似然比(likelihood ratil,LR)即诊断试验阳性或者阴性的结果分别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与非患者出现的概率之比。说明病人出现该结果的机会是非病人的多少倍。43.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LR)阳性似然比是真阳

12、性率(灵敏度)与假阳性率(误诊率)之比,说明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阳性可能性的倍数,表明诊断试验结果呈阳性时实际患病与不患病机会的比。44.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阴性似然比是假阴性率(漏诊率)与真阴性率的比,表示错判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可能性的倍数,即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时患病与不患病机会的比。4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oerator characeristic curve,ROC曲线)是依据专业知识,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测定值的上下限、组距以及分界值,按选择的组距间隔列出累积频数分布表,分别

13、计算出所有分界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灵敏度为纵坐标(代表真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代表假阳性率),将所有分界值的灵敏度和1-特异度对应的点连成的曲线。46.平行(并联)试验(parallel test)即同时做几个试验中只要有一个试验结果为阳性即诊断为阳性。47.系列(串联)试验(serial test)依次相继做几个试验,当所有试验均为阳性才能判断为阳性。48. 病因:在某人群中,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某因素增加或减少,使某病发生也增加或减少,则该因素可以被认为是该病的病因。也称为危险因素或决定因素。49. 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

14、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50. 动物性传染病(zoonosis)人类罹患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又称人畜共患病,这类传染病绝大多数均能在家畜、家禽或野生动物中自然传播。51. 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人口中易感人口所占的比例。52.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PHC)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的起的卫生保健服务。53. 预防接种(vaccination)是利用人工植被的抗原或抗体

15、通过适宜的途径注入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它是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54. 计划免疫(planning immunity)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对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控制或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55. 冷链(cold chain)为了保证疫苗在规定的纬度范围内运输和储存,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应配备冷藏、冷运设备,这一系列设备成为冷链。56.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i

16、ngyin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也就是“防患于未然”。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57.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58.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指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措施,防治病情恶化,以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促进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59.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即促进人们维护和改善自身社会健康的全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