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7568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氯液氨泄漏应急预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氯、液氨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2011-01-14 10:44) 杭州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液氯、液氨泄漏应急处置预案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液氯液氨泄漏,根据国家氯气安全规程(GB 11984)、杭州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及集团液氯液氨管理办法,并结合集团加氯加氨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1. 适用范围集团各水厂、加压泵站发生的液氯、液氨泄漏。2泄漏级别2.1一般泄漏:2.1.1 输氯输氨管道有少量泄漏;2.1.2 管道接头有少量泄漏;2.1.3 歧管破损少量泄漏等。2.2较大泄漏:2.2.1 氯氨钢瓶瓶体出现沙眼;2.2.2 氯氨钢瓶总阀破损;2.2.3 氯氨钢

2、瓶安全塞冲出;2.2.4 歧管或阀门、过滤器破裂或严重泄漏;2.2.5 输氯输氨总管严重泄漏等。2.3重大泄漏:2.3.1 钢瓶爆炸;2.3.2液氯蒸发器压力罐破裂。3. 组织领导机构与指挥系统3.1 集团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领导机构与指挥系统参见集团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3.2集团及各部门液氯液氨泄漏应急处置专项领导小组3.2.1集团液氯液氨泄漏应急处置专项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集团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担任,组员包括生产部、综合管理部、保卫部、各水厂及下沙分公司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附件二)。3.2.2 集团下属各制水厂、下沙分公司等液氯液氨使用部门应急处

3、置专项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由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由本部门相关人员组成。3.2.3 凡人员变更,两级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应及时调整或充实。3.3 指挥系统3.3.1属于一般性泄漏时,所在部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部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成立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3.3.2属于较大泄漏时,集团液氯液氨泄漏应急处置专项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属于重大泄漏时,由集团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启动集团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凡接到较大、重大液氯液氨泄漏的报警,两级处置领导小组应在最短时间内成立现场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现场指挥部成员、现场处置与抢险人员必须确保通讯畅通,并保持与

4、集团的联系。3.3.3 发生较大、重大液氯液氨泄漏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包括以下人员:(1)总指挥;(2)技术专家;(3)对外联络、协调人员;(4)抢险实施人员;(5)设备及物资保障人员;(6)警戒人员。4. 报警及报告程序4.1 凡发生液氯液氨泄漏,值班人员应马上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凡属较大或重大液氯液氨泄漏,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集团副总经理报告;属于重大泄漏时,集团副总经理应在10分钟内向集团总经理、市城投集团分管领导或值班室报告;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之事故规定的,应在1小时内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4.2 接到严重液氯液氨泄漏报警后,集团及事发部门的应急处置专项领导小组成员

5、必须立即赶赴事发现场。涉及消防、治安、救护等,应同时向有关方面报警。4.3接到重大液氯液氨泄漏报警后,集团在事故发生10小时内,将简要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书面上报到市城投集团,并应及时做好事故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变化情况的补报工作。5. 确定应急处置方案5.1 处置液氯液氨泄漏,重点是迅速关闭或封堵泄漏源、排除隐患,不使泄漏升级,并确保人员安全。5.2 处置液氯液氨泄漏工作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5.2.1 处置泄漏、排除隐患的主要措施;5.2.2处置泄漏的人力、设备、物资的数量、布局、到位时间和地点;5.2.

6、3需要外界配合的工作和需要协助外界开展的工作;5.2.4人员、设备疏散的方向,需要警戒的范围;5.2.5后勤保障措施;6. 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6.1 应急处置液氯液氨泄漏时,要根据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应及时掌握各方面工作进展。6.2 人员救护。氯气、氨气均是有毒气体,其中氯气属于剧毒化学品,对泄漏中受伤人员,要迅速开展现场救护,并送医院治疗。(见附件三)6.3 制止事态发展。要迅速查清泄漏点,采取关闭、封堵、抽吸等针对性措施。严重泄漏时,要紧密配合消防等部门处置。要特别注意避免抢险过程中伤害的发生。(见附件四)新购液氯液氨在准予入库前发生泄漏的,使用部门应协助

7、采取临时性处置措施,并立即通知液氯、液氨供应商、厂家相关人员到场,由厂家负责处置。6.4 警戒与疏散。现场指挥部应在最短时间内划定警戒范围,组织好人员、车辆和设备引导疏散。应注意疏导人员向逆风方向疏散。必要时求得公安、武警的支援,并协助通知周边单位、居民疏散。6.5 联系外界援助。现场指挥部应根据事态迅速确定是否需要通知消防、公安、医务等部门参加应急处置。7. 应急保障7.1 在泄漏应急处置期间,集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在集团范围内随时调配抢险物资和设备,涉及部门应无条件配合。7.2 在泄漏应急处置期间,集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在集团范围内随时征召相关抢险人员,涉及部门、人员应无条

8、件配合。7.3 在泄漏应急处置期间,集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确定向外部专业救援机构求援,向有关机构借用、购买抢险物资等。7.4 凡氯瓶氨瓶瓶体泄漏,综合管理部必须及时通知液氯液氨生产厂家,由生产厂家进行后续处理。8. 供水秩序保障8.1 泄漏如影响区域正常供水的,集团生产调度中心要做好水量水压的调度,客户服务中心、营销分公司要按降压供水或停水要求做好相关工作。8.2 泄漏处置结束后,事发部门要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包括临时性措施的后续处理、液氯液氨投加部件修复更换、抢险机具归集补充等。9. 现场保护与调查处理9.1 保护现场。泄漏应急处置结束后,现场指挥部要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凡上级部门需要勘

9、查现场,现场指挥部应提供条件并协助做好工作。9.2 调查处理。泄漏应急处置结束后,集团安委会会同事发部门及时组织调查,24小时内出具处置或处理工作的调查报告上报集团相关领导。凡较大泄漏、重大泄漏,在48小时内将调查报告上报市城投集团,并根据“四不放过”的原则,对责任事故作出处理决定。10. 应急处置预案演练集团安排专项资金,由工会、生产部、人力资源部牵头,模拟各类泄漏情形,联合消防、公安等单位开展集团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集团用氯、用氨各部门应组织员工开展部门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并逐步予以修改完善。11. 要求和纪律11.1 各应急处置小组成员须确保通讯畅通。11.2

10、 对执行集团应急预案不力者,视对集团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和损失大小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12. 附则12.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的规定要求制订本部门的应急处置预案。12.2 本预案由集团安委会负责解释。 附件三:液氯液氨泄漏人员救护方法对吸入氯气者:首先将中毒者移到无氯气污染的安全地点静卧,如中毒较轻时,可吸入解氯水或糖水;如中毒较重时,应立即把衣扣解开,脱去受污染衣服,并送医院处理;对停止呼吸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对液氯冲入眼内者:可在紧急洗眼器等处用大量清水冲洗,亦可用3%硼酸水冲洗眼睛,并送医院处理。对液氯灼伤者:首先脱去被污染的衣服,被灼伤部位先

11、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送医院处理。 附件四:液氯液氨泄漏抢险方法1 液氯泄漏抢险1.1 发生少量泄漏时,值班人员应启用漏氯中和吸收装置,戴好防护用品(指空气呼吸器、活性炭过滤器等),检查氯瓶出口阀、输氯管连接处、加氯系统各连接部件等,用氨水熏查法查出其确切的泄漏点,然后关闭氯瓶出口阀,由修理工对泄漏点进行处理。1.2泄漏氯量较大并一时难以判断泄漏点时,启用漏氯中和吸收装置,通知维修相关人员,穿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材后,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场,迅速关闭全部氯瓶出口阀,排除室内氯气后,再将氯瓶出口阀开启少许,用氨水熏查法查出泄漏点,重新关闭氯瓶出口阀,然后进行修复处理。1.3 上述泄漏查

12、明并进行处理后,必须再将氯瓶出口阀开启少许,用氨水熏查法再进行检查,确无泄漏时,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1.4 当氯瓶发生严重泄漏,如氯瓶出氯铜管断裂、总阀阀颈断裂、安全塞融化、砂眼裂缝喷氯等时,首先要保持沉着镇静,关闭窗户,启用漏氯中和吸收装置,穿戴空气呼吸器、防护服、石棉手套后,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场,迅速切断全部氯瓶出口阀。处理时,人居上风位置,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铅块等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顶针与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1.5若泄漏非常严重,或上述专用堵漏工具无法使用,或无法确定其具体的泄漏部位,在切断全部氯瓶出口阀后,关闭氯库间门窗。开启室外消防栓,用大量自来水喷射氯库间四周。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2 液氨泄漏抢险漏氨事件处理同漏氯基本相同,注意不同之处在于:2.1 查漏点用酚酞试剂或高浓度氯水。2.2 加氨为正压投加,加氨机及加氨机后续的漏点视情况可不关氨瓶,关加氨机进口阀即可。2.3 氨库、加氨间没有漏氨中和吸收装置的,发现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以降低泄漏地点空气中的浓度。2.4 当出现大量泄漏难以制止情况,在迅速切断全部氨瓶出口阀后,同时切断内部所有电源,开启自来水喷淋装置。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2.4 氨气在空气中可燃,应控制抢险现场火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