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75687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角形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角形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1页102页三角形的特征,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教具准备:小棒、两块三角板、自行车实物,电线杆、房架模型、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1、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角?抽生在黑板上画三个不同的角。2、师:同学们都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两条射线分别

2、叫做角的边,这个点叫角的顶点。现在我在角的两条边上分别取一点,就得到两条线段(边讲边操作),再把这两点连接起来,并把多余的线擦去。(教师一边在屏幕显示这一过程)如图:请看,现在得到的是一个什么图形?(板书:三角形)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师:三角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请看屏幕,出示与三角形有关的图片)师:看了这些模型,那么,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又有哪些特性呢?板书课题:意义、特征、特性二、 新授1、理解含义请同学们在桌面上用小棒任意摆出一个三角形,教师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在黑板上展示,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图1 图2 图3学

3、生判断后,师:刚才同学们在判断上述三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时,都注意了:“三条线段、围成”这些重要条件(板书:三条线段、围成),那你能不能说出什么是三角形呢?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再看看书上市怎么样说的,并齐读一遍。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不是的说明理由,出示投影仪。 请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2探索三角形的特征教师,刚才同学们举得三角形虽然颜色、形状、大小都不完全相同,但这些三角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像这三个三角形形状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有哪些地方相同吗?学生说,教师板书: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强化: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

4、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教师:什么叫做三角形的边和顶点,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学生回答,屏幕显示:(小黑板出示)学生指出自己的两块三角板的边、角、顶点。3.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屏幕显示(或出示图片、实物)请同学们再观察,电线杆、自行车等实物图学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师:为什么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呢?我们先来做个试验。教师出示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抽几名学生使劲向两边拉或往中间推,让学生观察。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四边形的形状变了,而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教师:这说明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稳定性(不变形)指出:正因为三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特性-稳定性,所以,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

5、泛的应用,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建筑、房屋、桥梁等)学生举例后,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特性呢?让学生先看教科书第135页的电线杆模型,让学生先指出那一部分应用了三角形的不变形(稳定性)的特性,然后提问:如果把支架上的斜条去掉,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教师让学生先想一想,会发现横杆易变斜,指出这样就会不稳定,也就容易发生危险。再问:该怎么办才好?引导学生想到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一斜条。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哪些部位是做成三角形的?三巩固运用1.做练习十九第一题,指名学生回答,其余同学集体评判。2.做第二题,抽生回答。四反思体验:这节课同学们都

6、学习的很认真,内容都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充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爱生活、我们的红领巾.五实践活动:(教师这里有一道题,请同学们下来以后思考。)出示一张松动了的木椅或木桌,请动脑筋想一想修理方案,然后按自己的办法来试一试。板书设计课题:三角形的稳定性 意义:由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三角形。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教学反思教材简析本节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7、,既让学生获取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创设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学习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大量的现实情境进入课堂,使得数学课多了生活的味道,符合聋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具体有以下特点:1、在复习引入中,从复习角入手,通过在角上添加一条线段得到一个三角形,既让学生装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又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关于三角形的名称,学生并不是第一次听到,出示课题后通过观看有关三角形的实物图像,围绕三角形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三角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激起了探索的兴趣,也为探索活动指明了方向。2、对三角形的学习分为理解含义、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这三个部分进行,教

8、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做数学的思想。一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在理解三角形含义时,学生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在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感受到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为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做好了认知准备,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时,学生亲自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形象的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二是体现数学内容的现实性。本节课无论在认识三角形、探索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上,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体现了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三角形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应用于现实生活。三是学生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3、巩固运用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操作性和拓展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把握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4、反思体验是让学生自己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有利于认识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本课的不足之处:1、时间上把握的不是很好。2、课堂上学生有胆子很小,生怕说错,举手的人不多,同时对学生的鼓励性评语不够。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