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73782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红点3及自主练习有关题目。教学目标: 1.通过想一想、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盘秤称比较重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和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感受几千克物体的轻重,并会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填空。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质量为

2、500克的盐两袋,1千克的洗衣粉一袋,盘秤5台。学生准备:质量为500克的盐或糖、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准备几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水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课本主题图中的一部分。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克”这个质量单位,感受了1克的重量,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质量单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动物图片,看看在它们的身上藏有哪些数学知识呢?2.发现“千克”在刚才的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老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千克”。3.认识“千克”关于“千克”你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呢?(生可能会说到千克的字母形式kg、1千克有多重等)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kg。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3、二、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猜一猜-千克与克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猜一猜,1千克可能等于多少克?(学生根据1千米=1000米,会说1千克=1000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1千克=1000克。2.认识各种称。师拿出1千克的洗衣粉,怎样才能知道他的重量呢?(生会说用称称)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称并讲解其用途,重点讲解盘秤的结构。 3.感受1千克。(1)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生找出标有1千克的物品并汇报)(2) 掂一惦,感受1千克的重量。(生动手掂一惦并感受1千克物品的实际重量)(3) 猜一猜,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利用桌上的盘秤验证一下。(4) 小组合作,将你们的

4、发现填在学习纸上学习纸: 寻找生活中“1千克”的物品物品名称多少数量是1千克小组活动时,师巡视,指导。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交流汇报-发现1千克说一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师展示小组填写的学习纸。2.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哪个重?为什么?(生汇报并说说原由)3.做个有心人。同学们逛超市的时候,注意看看各种商品的质量。四、 抽象概括,总结提升什么样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什么样的物品用克作单位?(引导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1 说一说,关于千克,你了解到了什么?(生交流自己的所得所获)2 课内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千克,感受了千克,知道了表

5、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板书:1公斤),可以用“kg”表示。还知道了1千克=1000克,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的训练场接受新的挑战吧。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一、 基本练习1.课本第6页第1题,找生说说物品的重量。引导生学会从称上和包装上读出质量,应让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在实践中学习。2.配套练习册中“千克的认识”练习题注意:单位换算时,引导生说一说填写原因及方法。3.连线本题师先引导学生回忆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再判断是比较轻还是比较重的物品,然后生在完成。二、 提高练习。比较大小。本题是对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练习时要先让生明确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即1千

6、克=1000克,然后让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板书设计: 千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千克(公斤)kg 1千克=1000克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通过执教这节课,我个人感觉的亮点之处有:(1)让学生经历猜测-体检-验证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惦、称一称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实际感受1千克的重量。(2)在探究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时,借助于学生原有的知识,自然的知道了1千克=1000克。(3)练习形式多样,有说一说、填一填、连一连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质量观念。2.使用建议: 质量观念的形成要靠丰富的感性经验支撑,教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通过估、掂、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感受、体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找出质量1克、1千克的物体,在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千克的认识”是质量单位承上启下的一课,只有让学生建立起“1千克”的概念,“克和吨”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3.需突破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千克”,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千克是比克大的质量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