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73649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信息化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作者: 朱金标 学校: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指导教师: 孙佩林 2013年6月- 14 -目录内容摘要- 1一、现状分析- 2二、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31 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客观原因- 32 建筑施工信息化的主观原因- 3三、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4四、信息化建筑施工的建立- 7五、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 9六、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施行状况与应用探讨- 10七、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2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信息化

2、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建筑施工企业,有施工项目分布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面对这些困难,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提高企业效益和施工技术水平,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近年来基建项目的大量增加,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建筑工艺的不断翻新,新材料的大量使用,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对施工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实力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加强建筑行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引导,确保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

3、点。阐述了建筑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一、现状分析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筑行业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的生产标准。大量的人力、劳动力的投入,很少机械化的应用,重复建设和不良建设增多等。建筑业的非现代化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不能信息化的重要原因。回顾国内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 不难看出,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工程管理而言, 推进信息化要克服的障碍包括: 管理流程规范化; 人员素质的提高; 管理模式的创新; 从应用出发,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高技术, 而是为了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效益。目前工程行业内大多使用了计算机, 但往往是报表和文字处理等工作, 还有的也仅是单项业务

4、和单机版的工具软件, 这些信息的“孤岛”, 远远没有发挥出新技术的优势, 缺乏基于项目的业务信息交流。工程管理侧重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 部分的信息化手段的简单的堆积并不能优化现有的管理方法, 随着国外大型承包公司和工程公司的市场进入, 对工程管理模式将会有较大的冲击, 必须加快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 以尽早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工程建设行业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的调整过程中, 对计算机信息化处理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例如政府的监督、业主的监控、施工单位的管理、监理的过程管理等都需要最为快捷的一手信息, 能够在一个集成化的系统中获得大量的业务信息, 如项目投资信息、设备材料信息、合作信息等, 与

5、相关业务单位进行在线合作、业务交流、数据传输等, 远程管理工程的质量、进度、材料、设备环节等等。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所带来的就是以业务数据为中心, 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实现管理创新, 提高运作效率。当前, 其他行业主流企业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通过内部ERP 系统实现企业间商务自动流转的新阶段,如果再不加紧实施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就将面临着被主流市场摒弃的威胁。二、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原因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将日益激烈,工程项

6、目管理将向着国际化、信息化的趋势发展。1 建筑施工信息化的客观原因 今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传统的以人工计算工程造价的计算方式、手工描绘工程图纸的设计方案以及单纯的依靠人工体力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以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筑施工方面,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施工生产方式和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化改造,是市场经济环境对建筑施工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 建筑施工信息化的主观原因 我国

7、加入WTO之后,为了增强国内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破传统的“以政府分配项目,建筑公司承包”的建筑施工模式,促使我国的建筑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采取了“投标竞争”的形式,以谋求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步骤有层次的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建设施工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所以,既然建筑施工企业无法改变市场竞争体制,为了寻求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从改善自身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入手,从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创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制、经济结构、投资

8、方式等方面入手,建立包括办公信息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四部分的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体系。这四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建筑企业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的这些改革创新的举措,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使建筑施工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施工企业中,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对建设施工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渠道,使施工企业从产值效益型转变为管理效益型的有效途径。三、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信息化就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达到工业社会向信

9、息社会的转化过程。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为企业建立一套适应外界多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 它的直接的效果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间接效果则是潜在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信息化应该是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为依托, 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 来调整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信息化的建设具有如下的特点:(1) 适用范围广。可以用四个A 来表示: anywhere, anytime, anyone, any device, 涵盖了企业管理和业务建设的各个方面;(2) 企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内在需求。传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不断追求着规模生产以带来最大化利润, 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信息的开发利用

10、成为迫切之需;(3) 人力资源决定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成败。新技术的推动和应用, 其核心动力就是人力资源, 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推动速度特别快, 是因为这些国家这些地区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 在教育、科技、金融等领域, 信息化推动的速度较快, 原因也就是在于人力资源在这几个领域配置较好;(4) 信息化要与传统产业结合。过去, 我们把新经济捧得很高, 但泡沫破裂后新经济从天落地, 这告诉我们, 新的技术实现需要与传统产业结合, 互动发展;(5) 隐性的冲击力。因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对现有的社会结构、管理方式、组织格局和收入分配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种巨大的震动使得信息化建设任

11、重而道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计算机设备的普及应用; 企业内部网、外部网的建立和互联网的连接; 产品设计制造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应用; 生产流通等业务中信息系统的应用; 企业综合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的应用; 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建立等。信息化的重点是实现企业内部业务管理的信息化, 表现在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强度减轻、工作效率提高、业务的规范化程度提高等。这才能够使管理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运用现代管理方法, 甚至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 如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电子商务等, 为企业的深层次发展把握方向。四、信息化建筑施

12、工的建立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就是对工程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 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而建立的。以用户需求分析为指导, 面向对象的方法建立系统的逻辑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据模型, 将数据存储到关系或对象数据库中, 通过建立组件和分布式模型, 实现不同物理位置和网络下的运行。系统建模过程见图1。其中, 可行性分析是建立的基础, 要充分考虑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工期、代价和实现方式; 功能模型精化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系统的功能反复进行确定和细化的过程; 设计精化是对系统结构进行逐步求精的规划和设计, 确立对象、模块、组件、数据模型、存储结构和开发环境等; 实现

13、阶段是对源代码的编写和完善; 测试阶段用以校验是否满足全部的需求和期望的结果; 部署和交付阶段是系统的最终实现, 同时包含了文档说明和培训。在工程管理中, 业主、监理、承包商构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主体, 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目标, 大多是些专用的软件完成的,例如Project、P3、Open plan等, 这些软件单项应用功能很强, 但缺乏集成化和网络化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必须构造企业的综合信息化的平台(见图2) , 才能形成这种以项目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是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 集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能和We

14、b 技术、数据库技术为一体, 以各类工程业务数据为中心,完成各相关业务单位间往来业务信息的自动处理, 协助工程管理者和业务人员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实现全面信息化的业务管理, 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要针对不同的功能和服务需求, 为此将工程管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模型: 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处理, 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设定的功能目标则不同(见图3)。其中, 操作层是定期(每天)要重复的操作过程, 通常是利用简单事务处理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和查询模块产生, 如进度报表、监理日报月报等单项数据处理系统; 管理层则及时统计汇总各种管理信息, 上传下达, 并提供了管理活动中用于控制和制定的各项数据, 如管理信息系统MIS 的建立, 就是对各类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综合处理, 项目管理系统则对一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管理监控; 决策层除及时了解所需综合信息外, 还需要利用数学模型和方法分析进行模拟和预测, 以科学的数据达到计算机辅助的判断和决策, 如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是对MIS 系统的发展和深化, 是在收集、存储和加工信息后的分析、预测、选择的过程, 是将数学模型、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