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736459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从化市温泉镇第三中心小学 阮秀霞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环节,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主要不是简单看学生读了多少文章,用了多少时间,而是看学生对阅读问题和语言问题的思考和敏锐感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问题的发现是思维的第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创设提问情境,让学生敢问。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懂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不敢问,怕老师不答理,怕同学笑话自己笨,胆

2、小怕羞怕麻烦。这很不好,问题会越积越多,思想没有敞开,求索追求的学习理念没有形成,久而久之问题成堆学习垮下去了。有的学生学习上很活跃,他们深入思考穷追疑难,积极设疑勇于提问,他们只有对知识的追求,没有考虑到怕羞怕笑,他们有一种良好的心里状态。对前一种学生我们要立足引导和鼓励,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多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多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慢慢想问敢问,;对后一种学生我们要多关注和指导,使他们不但敢问,还要善问深问,让他们带动不敢问的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有疑就问,有问就发,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天地。怎样创设这种情景呢?首先,我们当教师的应不断

3、更新教学观念。我们要认识到,在教学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彼此之间要互相关爱、理解和信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其尽情发挥,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师生共同研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参与。也就是说,我们要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老师不要包打包唱,要师生一起唱。其次,要施行延迟判断。课堂里往往有这样情况:当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者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有些学生

4、迫不及待地否定该学生的发言,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说,我说。”此时,发言的学生会显得浮躁不安,甚至失去自信。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叫其他学生回答,要施行延迟判断,要鼓励发言的学生将话说完说清楚,要引导学生学会耐心倾听,学会尊重别人,从而造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的延迟判断,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二、及时肯定,积极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肯定,积极评价。要引导学生抓住要点,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我们要从不同

5、角度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教自相矛盾一文时,就引导学生指出那个卖东西的人说的话矛盾在哪里,然后从这一具体的事例出发,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谈谈,我们周围及生活中有哪些自相矛盾的例子。有的学生说“我爸爸说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后来又说不带我去了”;有的学生说“王虎同学说什么问题也难不倒他,可是有次我问他问题,他说不知道”;有的同学说“有次我和我妈去买菜,那个卖菜人说他的菜如何如何好,可是拿过来一看有很多烂的,问他为什么?他答不出话来。”课堂十分活跃,很多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也举起手来。我们应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要善于捕捉学生点滴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积极评价

6、,使学生常常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教师的鼓励,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和推动力,可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问,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有新鲜感,成功感。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领悟程度不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有的的问题有的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层,甚至有些是很幼稚的,教师都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想法,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切勿忽视不理甚至讽刺挖苦。课堂上不管学生问得如何,都要肯定学生勇于提问的勇气。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该如何解决。三、提示方法,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善于提问。学生往往在提问时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时拉一把,设置有坡度的问题,达到善问的目的。首先是词语方面。这里不仅指在疏通文

7、字过程中,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疑问,也是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对表达内容有影响的不可缺少的重点词语的质疑。如难忘的启蒙一文以“难忘”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抓住题眼“难忘”设疑,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课文中写了哪些难忘的事?在解疑的过程中先对时代背景作了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挖答案,步步深入,对课文达到透彻了解。其次是句子方面。在读书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善于从中发掘问题。如草原一文中:“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能流动吗,为什么要将它写成能流动的呢?“云际”很高啊,“翠色”能流动上去吗?流不上去,那如何理解?“到处”换成“有的地方”好不好?“轻轻”换成“滚滚”好不好?引导学生认真细读课文,不难发现这两个分句写得多么精妙。反复阅读后,结合自己的一些生活实际并展开想象,争取也写一些这样生动形象的句子。总之,读、问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双刃剑。“提问,解答”波浪式连接学习,孩子们沉浸在孜孜探索的愉悦中。而问题就在这提问、研讨、交流中一个个迎刃而解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问、答中不断提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