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和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736394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吉思汗和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吉思汗和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吉思汗和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吉思汗和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吉思汗和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吉思汗和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吉思汗和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吉思汗和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这句话的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成吉思汗心理的变化。3、结合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注意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心情的描写一、在回顾后概括。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成吉思汗和鹰。 2、成吉思汗是叱咤风云的一代天骄,鹰是草原上正义的象征,是草原人民的左膀右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板书:杀、救) 二、在研读前梳理。 1、鹰四次打掉成吉思汗的水杯,可是四次的情形一样吗? 2、那是怎样的一幕

2、一幕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感受那扣人心弦的一次又一次矛盾冲突。 3、请同学们自由读918自然段,画一画鹰每一次打掉成吉思汗水杯那一瞬间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的词语,然后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讨论一下有什么发现? 4、请一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前投影展示本小组所填表格内容。 次数 鹰的动作 成吉思汗的心情 第一次 打掉 没有生气 第二次 撞掉 有点生气 第三次 撞翻 真的生气 第四次 扑掉 气急败坏 5、对照一下你们小组填写的表格,觉得自己小组填写得也不错的举手! 三、在愤怒中杀鹰。 (一)感受鹰的动作力度。 1、让我们先来关注描写鹰撞杯那一瞬间动作的词语,通过填表,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 2、引

3、导学生发现:鹰的动作一次比一次猛烈,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 深入引导学生注意两个、三个词语之间的比较,后一次到底比前一次猛烈在哪? 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得短促、逐渐有加大力度,读出变化和两三个词语比较出的区别。 3、仅仅是一个词,但是用得准确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幅画面,让我们想像着当时的情景朗读,相信会读得更好! 4、让我们把这些词语再送回到句子里感受一下?让画面更加完整。指名读,点评,齐读。 课件出示句子: 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 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 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里的杯子。 (二)感

4、受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 1、鹰一次又一次的阻挠,成吉思汗有什么反应呢?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成吉思汗心情的变化吗?自由练习读、指名读、点评、重点指导后两句,再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 成吉思汗抬头一看,原来是他那只宠爱的鹰干的。 这次,他有点生气了。 成吉思汗真的生气了。“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嚷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 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射去。 朗读方法指导:我们朗读时要先动情,再传情。小溪都被烤干了,成吉思汗口渴得厉害,一滴一滴地接水, 却被鹰几次三番地打掉,他得多生气啊!那是君王啊,谁敢冒犯他啊!鹰却一次又一次打掉他的水杯。

5、 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成吉思汗?(师板书:冲动) (三)感受鹰的忠诚、执着。 1、其实鹰第三次撞翻水杯后,成吉思汗就对它发出了严厉警告,可它是一只鹰啊!面对主人的严厉威胁和最后通牒,鹰能领会主人的意图吗?你的根据是什么?(第4自然段中对鹰的描写) 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鹰能够领会主人的意图呢?读书方法:联系前文思考、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3、这是怎样的一只鹰? 4、真是一只听话、训练有素的鹰。主人一次一次要喝那有毒的水,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它真想对主人说可惜它是一只鹰啊,它不会说话,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用力地撞杯子,可这一次次的冒犯却惹怒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真的生气了,“你

6、怎么敢这样?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听到主人这严厉的威胁,如果鹰会说话,它会对说主人什么呢? 5、主人的安危重于一切!这是怎样的一只鹰啊?(板书:忠诚) (四)感受相互联系。 忠诚的鹰一次又一次地撞杯,一次又一次激怒成吉思汗。作者通过反复叙事的写作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次又一次逐渐升级、扣人心弦的的矛盾冲突,让我们把有关鹰的动作和成吉思汗心情的句子对比着读一读,感受其中的变化和联系。 先同桌练习读,再师生合作读。 四、在懊恼中念鹰。 (一)体会懊悔不已。 1、阻碍成吉思汗喝水的鹰死了,当他费劲地爬上岩石顶峰终于找到水源的时候,他却愣住了,因为他发现水池里有一条粗大的剧毒死蛇。 2、他忘记

7、了口渴,回头呆呆地看着躺在岩石下的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 让我们透过他呆呆地眼神,想一想,此时此刻,成吉思汗的头脑中会浮现出什么情景?(音乐) 3、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复沓。(“那鹰救了我的命!可我是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 4、这只宠鹰曾经和成吉思汗一起狩猎,一起巡游,一起出征,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可是成吉思汗却一怒之下把它杀了,所以他大声喊道 鹰是神鸟的象征,是草原勇士的左膀右臂,是草原人民心中的图腾,可是成吉思汗却气急败坏地把它杀了,所以他大声喊道 这是成吉思汗最喜爱的鹰啊,就在刚才,这只宠鹰还是那样鲜活,为了保护主人不惜牺牲自己,执着地一次又次撞杯,可是它的一颗丹心、一片赤

8、诚换来的却是一只夺命冷箭,所以成吉思汗大声喊道 (二)品味替换“拾起” 1、他懊悔不已,沿着石壁爬下来,小心翼翼地拾起死鹰,放进自己的猎袋。大家注意这个动词“拾起”,可以换成捡起、拿起。 2、再想一想,在这用个什么词更能映衬成吉思汗的小心翼翼,更能体现成吉思汗对宠鹰的痛惜与怀念呢?(抱起、捧起) 3、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分别放到句子中试着读一读,品味品味,推敲推敲,如果觉得哪个词比原文中“拾起”更合适就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替换。 4、指名读读替换修改后的句子,读出体会。指名说,读,教师点评,齐读。 抱起,透过这个“抱”字,我仿佛看到成吉思汗像抱起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抱起他的宠鹰。 捧起,透过这

9、个“捧”字,我仿佛看到成吉思汗像捧起一件不小心被损坏的无价之宝一样痛惜、自责。 搂起,透过这个“搂”字,我似乎感受到成吉思汗已痛彻心扉的,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和鹰永不分离! 5、透过这一个饱含深情的文字我们似乎看到成吉思汗的心在滴血、痛彻心扉啊!可是,无论如何,这只忠诚的铁血苍鹰也不能复活了,然而,成吉思汗失去的仅仅是一只鹰吗?请同学们想一想,试着填一填。 无论如何,这只忠诚的铁血苍鹰都不能复活了,不能再 ,我失去了一个伙伴;不能再 ,我失去了一个向导;不能再 ,我失去了一个勇士。 五、在悔恨中明理。 1、他失去了一个伙伴,失去了一个向导,失去了一个勇士,他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永远不要在

10、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2、这个沉痛的教训也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大家也记住它齐读。 3、同样一句话重读词语的不同就会读出不同的理解,这句话你想怎么读,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感悟: (1)重读“永远”。刻骨铭心啊!成吉思汗真的永远牢记这个教训。从这以后,成吉思汗没有错杀过一个手下将士,也没有一个将士背叛过他。 (2)重读“发怒”。处理事情一定要在冷静的时候。如果当时成吉思汗冷静一点,他就会发现他那只宠鹰有多么反常,他就会静下心来想一想经过训练的宠鹰为什么这么反常,那么悲剧有可能就不会发生!可是冲动、唯我独尊的成吉思汗不动脑筋只动怒,才会盛怒之下冤杀他最宠爱的、对他最忠诚的鹰。

11、(3)重读“任何”。发怒的时候我们就什么决定都不要做,冲动往往使我们失去理智,做出错事、傻事。 4、总结升华:教训是沉痛的,是用鹰的生命换来的,同学们,我们的身边不也有许多这样爱护我们的“鹰”吗?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正因为他们,我们少犯很多错误,少走很多弯路,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些鹰,感谢这些鹰。 当你怒气冲天、怒不可遏的时候,别忘了我们今天读的这个小故事成吉思汗和鹰别忘了给我们的启示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板书设计: 救 成吉思汗 和 鹰 杀 冲动 忠诚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出示成吉思汗的照片):同学们认识他吗?2你对这位历史伟人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3板

12、题、读题。4检测生字。5师:本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你认为学习本文要掌握什么知识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知识?二、初学课文,理解内容1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读通全文。(师提醒生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2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组最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理解和掌握黑板上板书出来的12个知识点。一生在小组学习记录本上记下来。(师巡堂轮流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3各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师提示汇报金点子:自报家门说学法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解检测。(可考他人亦可请他人检测本组成员)4当有同学汇报“文章的写作顺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师相机引导分段:是呀!文章写得可有条理了,哪些自然段写起因?哪些自然段写发展?哪

13、些自然段写高潮?哪些自然段写结果?可分为几部分呢? 这则故事全文按照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写,可把文章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强调他的身份,使学生了解伟大的人物在面对错误的表现,凸现课文文化的指导性和育人的针对性。)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叙述了成吉思汗狩猎时,口渴得厉害,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滴水的泉眼。这一部分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原因。为下文情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第918自然段),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这段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地再现了四幅画面。第四部分(第1923自然段)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毒蛇的出现改变了成吉思汗的固执,很具有震撼力。第五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成吉思汗的懊悔和顿悟。5当有汇报员汇报文章抓住鹰四次撞翻成吉思汗的杯子展开描写故事情节这一知识点时,师适时提问:(1) 鹰为什么一次次去撞成吉思汗的杯子?(2) 成吉思汗的心情怎样?哪些地方体现他的心情?(3) 最后采取什么行动?(4) 结果得到什么沉痛的教训?6填写学习卡。并点评。次数鹰怎样做成吉思汗的心情如何一打掉了水不生气二俯冲下去,撞掉杯子有点生气三还是撞翻了杯子真的生气四飞扑下去,扑掉杯子气急败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