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73581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TD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V2(总册)(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TD-SCDMA二期工程无线子系统设备验收规范(总册)V2.0 2009年3月目录第1部分硬件验收规范11.1硬件安装工程量的完成情况11.2机架安装工艺检查11.3走线架及线槽安装工艺检查11.4设备接地网检查11.5电缆的布放工艺检查11.6机框和单板的安装检查11.7机框和单板的安装检查21.8配线架的安装检查21.9电源模块、熔丝开关的安装检查21.10隐蔽工程的检查项21.11电气检查21.12室外天馈部分安装检查21.13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检查3第2部分RNC验收规范52.1RNC硬件设备要求52.2RNC设备功能要求92.3RNC传输功能要求262.4RNC设备电源要求26

2、2.5系统软件管理功能要求262.6系统维护管理功能要求26第3部分NodeB(含BBU/RRU)验收规范263.1NodeB硬件设备要求263.2NodeB HSDPA功能要求263.3NodeB传输功能要求263.4NodeB设备电源要求263.5系统软件管理功能要求263.6系统维护管理功能要求26第4部分室内分布系统验收测试规范264.1有源器件性能指标测试264.2驻波比测试264.3外泄信号强度测试264.4室内外干扰测试264.5其他系统影响测试26第5部分直放站验收规范265.1无线性能要求265.2电源适应性要求265.3环境适应性要求265.4安全性要求265.5电磁兼容性

3、要求265.6TD直放站监控管理功能要求(操作维护)26第6部分无线网络子系统同步要求266.1RNC同步要求266.2NodeB同步要求266.3无线接口同步要求266.4Iub接口同步要求266.5定时接口要求266.6Node B以太网时钟同步要求266.7RNC、Node B及其操作维护系统绝对时间同步要求26第7部分智能天线验收规范267.1智能天线阵列S参数测试267.2智能天线阵列增益、方向图参数测试267.3机械性能测试267.4新型智能天线的测试267.5环境指标要求及适应性要求267.6可靠性要求267.7天线美化要求267.8GPS接收天线要求26第8部分无线网络集成验收

4、规范268.1无线网络质量指标验收26第1部分 硬件验收规范1.1 硬件安装工程量的完成情况1)现场施工符合设计文件或合同,完成硬件安装施工1.2 机架安装工艺检查1)对设备相关标识、标签制作及粘贴位置的检查2)对机架在有、无活动地板时的安装要求,机架的排列顺序、行列尺寸、防震加固标准要求、机架卫生、附件安装的检查3)机架底部应做绝缘处理,安装后应做绝缘测试检查4)对安装紧固件的力矩测试检查1.3 走线架及线槽安装工艺检查1)对走线架及线槽的安装尺寸、水平垂直偏差度和附件安装情况的检查2)抗震安装方法及安装质量的检查1.4 设备接地网检查1)机房接地方式、设备接地方式和防雷接地的检查2)不同地

5、线的线径、长度和接地电阻的检查3)特殊情况接地,例如:接地点过远或新增扩建局接地的检查1.5 电缆的布放工艺检查1)对架间电缆、中继电缆、网线、光纤的走向、路由、转弯半径及绑扎工艺的检查2)对交/直流电源电缆的布放及走线路由、保护措施的检查1.6 机框和单板的安装检查1)对安装固定、接线、接地要求的检查2)对操作中防静电措施等注意事项的检查1.7 机框和单板的安装检查1)对终端电缆的走向、路由、转弯半径及标签的检查2)对HUB、UPS等终端设备的正确安装及接地要求的检查3)对告警箱安装及各串口连接方法及接线方式的检查1.8 配线架的安装检查1)对ODF、DDF、MDF等各种配线架的加固安装、接

6、地的检查2)对同轴电缆和光纤电缆的附件安装,接头制作工艺的检查1.9 电源模块、熔丝开关的安装检查1)电源设备标签制作及粘贴的检查2)模块、熔丝开关的安装检查1.10 隐蔽工程的检查项1)对电缆在过孔洞、楼层时的布放、保护措施、绑扎工艺的检查1.11 电气检查1)对机架供电情况的检查2)对机框供电情况的检查3)对单板试通电情况的检查1.12 室外天馈部分安装检查1.12.1 室外天线安装工艺检查1) 天线安装位置检查2) 定向天线方位角、倾角检查3) 全向天线垂直度检查4) 天线避雷安装检查5) 天线安装牢固度检查1.12.2 室外功放箱安装检查1) 功放箱安装牢固度检查1.12.3 室外线缆

7、安装工艺检查1) 室外跳线、馈线接头防水密封处理检查2) 馈线安装工艺检查3) 馈线接头制作检查4) 天线连接及扇区连接关系检查5) 馈线窗密封放水检查6) 馈线卡安装检查7) 馈线布放工艺检查8) 馈线标签检查9) 馈线弯曲半径检查10) 供电电缆多余部分盘绕检查11) 功放至天线跳线布放工艺检查1.12.4 室外馈线接地检查1) 馈线及供电电缆避雷接地检查2) 室外接地端子防腐、防锈处理检查3) 馈线接地线与馈线夹角检查1.12.5 GPS天线安装检查1) GPS天线安装位置检查1.13 室内分布系统安装检查1.13.1 硬件安装工程量检查1)检查所有室内分布系统有源器件及无源器件是否按设

8、计文件完成规定工作量1.13.2 室内分布系统主机安装检查1) 主机安装位置检查。2) 主机固定检查3) 主机内设备单元安装检查4) 主机外部电缆连接检查5) 主机标签检查6) 光纤直放站的中继端机安装检查7) 主机设备接地检查8) 主机电源安装检查9) 主机电源电压波动范围检查10) 主机电源电缆检查11) 主机电源走线检查1.13.3 室内分布系统附件安装检查1) 波分复用单元和光耦合单元安装检查2) 中继耦合器安装检查1.13.4 室内分布系统有源设备安装检查1) 有源设备安装位置检查2) 有源设备电源线检查3) 有源设备安装工艺检查4) 有源设备接地检查1.13.5 室内分布系统无源器

9、件安装检查1) 无源器件的固定、连线检查1.13.6 室内分布系统天馈安装检查1.13.6.1 室内天线安装检查1) 天线固定检查2) 天线位置检查3) 天线安装工艺检查1.13.6.2 施主天线安装检查1) 施主天线安装工艺检查1.13.6.3 室内馈线布放检查1) 馈线布放工艺检查2) 馈线的连接头检查第2部分 RNC验收规范2.1 RNC硬件设备要求2.1.1 RNC容量要求l RNC最大配置下所支持的Node B数量不低于400个;l RNC最大配置下同时支持CS域和PS域的处理能力要求:支持不低于39万BHCA(CS域)和300Mbps(PS域);l RNC容量可以软件升级。RNC容

10、量升级/扩容只需要在同一RNC架构下升级软件。任何增加或替换任何硬件都不在此范围内。这种RNC软件容量升级可通过新的软件版本来对现有RNC架构进行RNC功能的软件改进来达到。增加/替换硬件的含义:在现有机框上增加新板卡,在现有或新的机柜中增加新机框,使用更强大的处理器的新版本板卡替换旧板卡。相同架构的新的结构构造(不同的包装、机柜类型或机框类型)不被认为是后向兼容的,所以不在讨论范畴,这种情况被认为是一个新的RNC架构。2.1.1.1 大容量RNCl 最小Node B数: 400;l 最小小区数: 1800;l 最小用户数: 260000;l 最小CS爱尔兰量: 6500; l 最小PS吞吐量

11、: 300Mbps;l 最小STM1接口数: 23+23;l 最小机框数: 2;l RRC连接的最小用户数: 130000;2.1.1.2 中容量RNCl 最小Node B数: 200;l 最小小区数: 900;l 最小用户数: 130000;l 最小CS爱尔兰量: 3250;l 最小PS吞吐量: 155Mbps;l 最小STM1接口数目: 13+13;l 最小机框数目: 1;l RRC连接的最小用户数: 65000;2.1.1.3 小容量RNCl 最小Node B数: 100;l 最小扇区数目: 300;l 最小用户数: 40000;l 最小CS爱尔兰量: 1000;l 最小PS吞吐量: 5

12、0Mbps;l 最小非信道化STM1接口数: 9+9;l 最小信道化STM1数: 4+4;l 最小E1数: 200;l 支持E1 IMA或者信道化卡中IMA;l 最小机框数目: 1;l 最小RRC连接的用户数: 20000;2.1.2 RNC设备性能要求2.1.2.1 RNC配置要求l 能够静态配置或动态适应CS域业务处理资源和PS域业务处理资源的处理能力;l 能够调整CS域业务处理资源和PS域数据处理资源各自的处理能力2.1.2.2 RNC备份配置l RNC应具备对主要模块如,时钟模块、核心交换模块,核心控制模块1+1备份,并具备主备倒换功能。l RNC应对设备业务处理模块具备n+m和资源池

13、方式进行备份的冗余配置能力;系统应保证业务处理模块各板总体处理负荷均衡,业务不应集中在某一或某几个单板上处理l RNC应对设备业务处理模块具备n+m和资源池方式进行备份的冗余配置能力;系统应保证在采用多个机架和多个处理相同模块的机框时,机架间和机框间相同业务处理模块同样具有资源池和负荷分担的功能l RNC应对设备接口处理模块具备负荷分担的冗余备份机制,在一个接口出现故障时,系统应能够自动保护切换到其他接口2.1.2.3 RNC主备倒换功能l 主备倒换为热倒换,备板支持对主板核心数据的实时备份功能;l 主备倒换时间要求为毫秒级,主备倒换对正在进行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基本无影响2.1.2.4 RNC可

14、用性和可靠性要求l 设备的预测MTBF至少应达到20万小时以上;l 系统中断服务时间应小于3分钟/年(MTTR假设为1小时) 。2.1.2.5 RNC资源共享l 控制面中除Iu接口外,电路域和分组域的资源实现共享;l 用户面电路域和分组域的资源实现共享; l 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处理资源实现共享。2.1.2.6 RNC升级RNC升级基于兼容的硬件(相同的RNC架构),基于相同的RNC架构,通过增加或替换兼容的硬件来进行容量升级/扩容。仅在无法通过软件来提供容量升级(如上一个KPI要求中所描述)时才进行这种类型的RNC容量升级。增加/替换硬件的含义:在现有机框上增加新板卡,在现有或新的机柜中增加新机框,使用更强大的处理器的新版本板卡替换旧板卡。相同架构的新的结构构造(不同的包装、机柜类型或机框类型)不被认为是后向兼容的,所以不在讨论范畴,这种情况被认为是一个新的RNC架构。2.1.2.7 软件实现的新特性(无需增加硬件)新特性仅只需升级软件即可提供,无需增加新单板或用新版本的单板替换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