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73456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英人名的文化内涵与差异人名是用来区别一个人与其他人,或者一个人群与其他人群的符号。要接触、 了解一个社会往往是从接触、了解这一社会的成员开始的。我们每个人自出生起, 就会获得一个姓名,从此,姓名就会与我们生死相伴,荣辱与共,有的人用姓名表达 愿望,有的人赋予它某种精神,有的人用姓名象征某种事物。因此,姓名必然打上深 刻的文化烙印。古今中外,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历史、宗教、语言、地理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中英姓名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着显著差异,对两国姓名文化加以比 较,饶有趣味,使人深思。一、英汉语人名在结构方面的差异英汉人名拥有两民族的共同特征,即有名有姓。但其结构有别。英语国家 人的姓名由两

2、部分或三部分组成:名+姓 ,或名+中名+姓。其排列次序恰好与中 国人的姓+名相反,比如:Linda Jones, Kerome J.Kerome,有的人只有一个名字,比 如-Christina,Lorenzo。也有人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名字。当然取三个以上 名字的人是少数。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只用一个名字,即首名(first name )又 称与名(given name )或教名(Christian name),或洗礼名(baptismal name), 总之与姓氏相对的名。只有在办理公务或签署文件时才使用中名(middle name) 或第三个名字。平时可省略或以首字母代替,在书写时按教名

3、+中名+姓的次序排 列。汉语人名系统中没有中名,中名是英语人名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名往往 采用母姓,也有借用其他亲属,或所仰慕的名人的姓或名为自己的中名。例如: 英国文艺批评家Frank Raymon Leavis的中名Raymon取自他的老师的姓。英汉姓名完全相反的排列是英汉姓名最明显的差异,是不同文化在人名上的 体现,中国人的姓代表宗族、血缘关系,姓必然在前,因为它代表宗族;英语国 家的人普遍强调个性、个体,这种观念反映在姓名上是名在前姓在后。二、英汉语人名文化内涵的差异中国人(主要指汉族人)的姓仅为百家姓,而名可谓五花八门,十分复杂, 但深刻地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特征,反映了父母对儿女的不

4、同期望。虽然名字的选 择很广,但有些字在某一时期却重复出现,父母给孩子们选择名字完全随着时代 的变化而变化。1 人们期望孩子(男孩)健康长寿而取名为,如:永年、鹤年、千秋等; 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而取贱名(特别在乡村)为:铁蛋儿、狗儿、大憨、石头等; 希望儿子将来多福、富有而取名为:财望、永富、双喜等。期望儿子成为伟大的 人而取名为:效禹、竟尧、有为等。2 父母通常对女孩的期望值不高,一般希望女儿美丽、希望她们将来长 得如花似玉,通常用美丽的飞禽花草来命名女子的名字,如:菊花、秋月、乡莲、 月娥、玉蝶等;而常用凶猛的动物,雄伟的山、粗壮结实的石、树木之名来命名 男子,如:金虎、大龙、恒山、宝石、柏

5、年、劲松等。期望女儿有好的品德而给 女儿取名为:淑贤、腆腆、淑芬等;有时还体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如父母 希望尽快生个儿子而给女儿取名为:盼弟、招弟 、来弟等。3 解放初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人们会选择“中”、“华”、“英”、“明”、 “国”等字作为名字或名字的一部分,表示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做了主人,大家 坚信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必将自立于世界之林。4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取名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洋名中用,如给男孩取 名为:大卫、约翰、汤姆等;给女孩取名为:玛丽、枝子、丽莎等,这些都体现 了鲜明的时代色彩。英美人的名字与姓氏相比要简单得多了。据说英美现在使用的姓有 35000 个,而供人选择

6、的名字却有限,只有 1000 多个。人们平常用的女性名大约有 500 个,男性名大约有800 个。英美人在给孩子取名时,在名字的含义上比较讲究, 他们和中国人一样,在给儿女取名时往往寄托了自己的希望和祝福,乐意选用表 示善良、美丽、聪慧、吉祥、优雅等含义的名字。人们以花、鸟、弱小动物作女子名而很少用作男子名,因为他们认为以弱小 动物作男子名有损男子气概:如:Daisy雏菊、Flora花朵。人们心目中的上帝是强壮的男子汉,所以与宗教和上帝有关的名字大多是男 子名,女子名占少数。如: John 上帝是仁慈的、 Saul 向上帝求来得。尽管英汉男女人名有一些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们选用的男孩、

7、女 孩的名字反映了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各自的社 会的观念。女性的名字应表现女性的美丽、温柔与“贤妻良母”的气质;女性不 应跻身于社会事务,人们认为这是男子的领域,因此,女性为了参加一些社会活 动而需要改用男子的名字。三启示第一,中国的姓氏体系远比英语的姓氏体系历史悠久 ,不仅形式比英语复杂 , 而且姓名在社会上或人们的心目中占极其重要地位。语言体现着本民族的思维特 征,同时它也制约引导人们的思维观念。中国的“姓”起源极早,且先于名,形式上 排于名之上,说明中国人把姓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且姓是一个家族的标志。名是 个体标志。换句话说,家族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个体要低于此。 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人的价值 ,家族观念没有中国人强,除了父母子女之外,其他亲 属关系并没有中国人看得那么重。第二,名字可以反映出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面对权威有不同表现。在中 国从古至今,人们认为神灵、皇帝、圣贤、功臣的名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呼时 为了表示崇敬也不直呼其名,时至今日,中国人也不喜爱照搬领袖、名人的名字。 这说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面的权威等级很强,而在讲英语国家,人们表示对神灵、 英雄、圣贤之人或总统伟人尊敬的表现形式,就是用他们的名字给孩子取名,也许 从这样的点滴之中可以折射出一些平等民主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