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734541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蒋京丽(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中学高级 ) 我们在本讲座中学习的内容是课标 2011版指导下的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自 2001年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广大初中英语教师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努力实践,及时反思。可以说,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起着指导作用。 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 义务教育阶段课标修订伊始,我们有必要对课标中关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求的修订做个梳理,以便使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首先,请老师们关注“课程性质”。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

2、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其次,请老师们关注“基本理念”。谈到“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有几条理念是需要老师们特别注意贯彻的。例如:“(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基于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个体学习时间和个体学习活动,使学生和文本间产生充分有效的互动,保障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再如:“(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基于此,教师应对课标和教材进行对照分析,梳理课标对各级“读”和“写”教学的要求,通读各年级教材,梳理教材中所涉及的“读”

3、和“写”技能和相关策略,确定各年级“读”和“写”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对初中学段“读”和“写”教学的整体把握和规划,将学生“读”和“写”能力的培养及训练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而不是只寄希望于某些“读”和“写”的专题课上。又如:“(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基于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读”和“写”的教学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活动,教师不要代劳,也不要过多地干涉,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观察、讨论等形式去自主发现、总结和提高,特别强调学生“有效地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还如:“

4、(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从课标要求的五个方面设计、实施和评价“读”和“写”的教学,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式、形成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请老师们关注“课程目标”。修订后的英语课程目标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课程总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体现了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同时凸显了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

5、础之上,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分级目标是在整体目标的框架下按级别从五个方面(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整体描述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初中阶段相对应的是三至五级的分级目标。高一级别目标均应包含其前面级别的要求并进而提出一些更高要求。 三级: 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活)交换信息。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能根据提示简要描述一件事情,参与简单的角色表演等活动。能尝试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

6、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能意识到语言交际中存在文化差异。 四级: 有明确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境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能表达简单的观点。能读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叙述、说明、指令、规则等。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克服困难。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五级: 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动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

7、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能就日常生活的相关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能根据提示独立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方法。能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 分级标准是对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使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在“分级标准”中,绝大多数目标都是以学生“能做什么”为出发点来进行描述的。这里是“读”的三至五级的分级标准,我们分别提取 2001年版和 2011年版课标中对“读”和“写”

8、的要求,做一个横向的比对。我们发现,“读”的三、四、五级标准除了语言表述的微调和部分条目的合并外,没有本质的变化;“写”的三、四、五级标准没有任何变化。 我们还可以将 2011年版课标中“读”和“写”的要求做一个纵向的了解,加深对标准的理解,以便准确指导“读”和“写”的教学。 三级 四级 五级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并执行有关学习活动的简短书面指令; 3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 4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 5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4 万词以上。 1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 3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4能根据上下文猜

9、测生词的意思; 5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 6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 7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8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10 万词以上。 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7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 15 万词以上。 三级 四级 五级 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2能使用简单的图表和海报等形式传达信息; 3能参照范例

10、写出或回复简单的问候卡和邀请卡; 4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 1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用词组或简单句为自己创作的图片写出说明; 3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 2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3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4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5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建议老师们在课后学习课标时,把“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对照起来学习,前后参照,使自己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在详细梳理了课标关

11、于“读”和“写”的要求后,我们来研究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新课程提倡的是整体教学,即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笔头表达能力。“读”属于语言输入,“写”属于语言输出。语言教学中输入与输出是密不可分的,应该做到输入与输出并举,提高学生语言知识的准确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流畅性。因此,接下来,我们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探讨。 二、初中学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对“阅读”的理解决定了“阅读教学”的定位。那么,如何正确理解“阅读”呢?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语言学家们这样定义阅读:“ Reading is the process o

12、f constructing meaning through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among the readers existing knowledge, the information suggested by the written language, and the context of the reading situation.”即“阅读就是在个人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与文本互动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就是要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桥梁让学生和文本之间产生活动和对话,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意义和生成。 下面我们就围绕老

13、师们在阅读和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为老师们提出教学建议。 误区一: “无障碍”阅读。 问题:有的教师认为,阅读前如果教师不帮助处理新词难句,学生就会因为新词多、语法难而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其实,教师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反而使学生丧失了语篇自主阅读的策略和能力。 对策: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文本的整体,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其有意识地寻找整体框架并在理解的全过程中发挥整体的功能。 关于阅读中生词的猜测,给大家推荐一种教学策略,如图所示。 Word Guessed definition Context clues Meaning shown by context Dictionary defin

14、ition 误区二: 教学目标繁杂。 问题:有的教师希望把听、说、读、写四个功能的目标都在一节课上有所体现和达成,教师为达成繁多的目标反而弱化了阅读课应有的功能。 对策:教师应反复研读阅读课文,不但要了解文章大意,还要搞清楚文章的发展脉络、篇章结构、段落联系、句际关系,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目标。阅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语篇、解决语篇问题的能力,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表述一定要明确、具体、可观察,说明学生体验和学会了什么,理解内容通常为细节、意义等;体验学习词汇、结构等;实践运用要注意输入与输出一致。 误区三: 教学活动堆积。

15、问题: PWP 教学模式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将阅读分为三段: pre-reading , while-reading 和 post-reading 。有的教师希望设计的阅读任务和活动尽可能的丰富,就在这个模式下安排了大量的教学活动,但是活动的目的性不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足、逻辑关系较弱。 对策:教师应基于学生情况,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和活动。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这一活动中要运用什么技能,是否和本教学阶段的重点技能相呼应,是否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规律,是否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同时,活动设计要遵循以下逻辑规律:课文内容理解在先,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学习在后;理解的过程要体现层次,从整体到局部,从主旨大意到细节,从表层到深层;语言知识教学要紧密联系课文的内容,融合在听说读写实践过程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阅读教学不是机械地走某个特定流程的过场,而应是一个具有人文的、互动的、个性的过程。在 PWP 教学模式下设计活动时,应该遵循 三个原则: 1.不同环节、不同活动要递进有效,对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要体现层次; 2.保障个体学习时间,考虑学生参与的广度; 3.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