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73328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力求共同发掘如何把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应用到教学上去,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信息技术 专业技术水平【引言】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信息技术教育本身体现了教育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点。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要不断的更新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当前信息技术在高中并不是高考科目,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热情,

2、特别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但往往总觉得在大学所学的高深专业知识在高中根本用不上,容易导致对教学失去乐趣。其实只要认真分析教材,结合学生水平,高中的信息技术课一样可以体现出你在专业水平上的优势。以下结合本人在一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服务,希望能引起刚从大学毕业(广大)的信息技术新教师的共鸣,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一 用你的专业水平为新课的引入增加色彩。我们都知道新课的引入是否精彩会直接影响到本节课的质量。好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吊起学生的胃口,提起学生继续往下学的兴趣。但由于可能教材出现比较多的文字概念,而文

3、字概念又比较抽象,如果此时教师直接照本宣科的读课本上的概念,学生会感觉到沉闷。此时,就是你发挥专业技术水平的最好时机。比如: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的第六章第一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材中列举了五个信息安全相关的案例:案例一:美国NASDAQ事故;案例二:美国纽约银行EFT损失;案例三: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案例四:一学生非法入侵网络系统;案例五:病毒入侵导致战争失败。但这些案例要么是外国的案例,要么是离学生比较远的,学生不容易感觉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那么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个案例,让它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深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呢?我想到的是:从学生的QQ入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QQ

4、,那么如果我开发一个界面跟QQ界面一样的小软件,让学生运行这个假QQ软件并且输入QQ号码和密码。之后软件截取学生QQ密码并显示出来,这样一来,学生肯定会感觉到原来信息安全问题随时可以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以下是该软件的界面:由于上面的界面与真正的QQ软件从表面看上去一模一样,于是学生不假思索就输入了他们的QQ号码和QQ密码,当他们试图点击登陆QQ按钮时,会看到下面的界面:直到次时,学生才发现该QQ软件不是真正的QQ软件,大呼上了老师的当。此时老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假如老师真的要窃取学生的密码完全可以把假QQ软件做得更完美。接着可以问学生,老师开发的这个小软件算不算是一个病毒?那么什么是病毒呢?病毒

5、有什么特征?信息安全的维护措施有哪些?有了上面的假QQ软件作为新课引入,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对这节课后面内容的学习就变得简单了。那么上面的假QQ软件是怎么开发的呢?对于我们计算机老师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利用我们学过的Visual Basic 或者Visual C+都可以快速的开发出来。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小软件,却在新课的导入中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大家可以针对教材,利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开发出更多小软件为教学服务。二 你的专业技术可以弥补教参的某些不足我们的教材一般都配备有教学光盘,光盘里面有一些是针对某章某节的帮助材料或者软件。但光盘中的软件并一定是最适合我们学生用的。这时,我们信息技

6、术老师自己就可以利用专业知识自己开发出最适合学生用的软件,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教材的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比如:人工智能初步中的第三张第一节:认识专家系统。在教参附带光盘中有个小软件是疾病诊断专家系统。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还要安装,不太适合用来说明专家系统是如何为病人看病的基本过程。于是我用Visual Basic 开发一个小软件:疾病诊断专家系统,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学生容易入手,学生在操作该软件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理解到专家系统是如何为人类看病的。以下是该软件的界面:虽然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小软件,但也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而且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有所帮助,何乐而不为呢?关键是我们平时要多研究教材

7、,研究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水平,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辅助软件。同时,开发这些小软件,对我们老师自身也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开发这样的小软件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三 教学内容的深度拓展、延伸需要你的专业技术如何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形成个性化发展,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方法很多,比如:举行一些相关的课后学习兴趣班,让学生研究一些课题。其实,教学内容的拓展在课堂上一样可以实施,而且效果更好,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拓展教学内容,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了,教学内容的拓展质量如何,深度如何,与我们本身的专业知

8、识息息相关。比如:在教材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中的第二章第二节:IP地址及其管理。在这一节中谈到因特网的地址。在教材中有这么一段话:“采用TCP/IP协议接入因特网,为了使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和其他计算机通信,需要有一个全球都接受的方法来标识网上的计算机。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地址或IP地址,该地址用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我发现在整本教材中,就上面那段话算是对IP地址的作用的描述。显然,这是不够的,学生在没有深入体会IP地址的作用之前,就学习后面的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都是不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于是,对IP地址作用的拓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但关键是怎样拓展呢?通过

9、什么样的途径拓展才能加深学生对IP地址的作用的理解呢?这些要求教师本身对计算机网络要有较深入的认识,才能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高中的学生大都比较喜欢玩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于是我想到了从网络游戏入手。开发完善了一个网络五子棋的小软件。下棋的规则是:()每两个同学对战()在下棋之前,必须要在软件中输入对手的IP地址。软件的部分界面如下:(上图是在连接对手时,输入对手IP地址)(上图是下棋双方的界面)学生在玩该网络游戏时,就可以体会到了,要跟对手下棋就必须输入对手的IP地址,此时,老师再对IP地址作用进行解释:IP地址是每一台主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标识,每台主机要跟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通信,必须要

10、有自己唯一的IP地址。从教学反馈上可以看出,学生对IP地址作用的理解和印象是比较深的。熟悉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的年轻教师对开发出类似这样的网络小软件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但也需要一定的程序设计功底。其实,我们还可以对教材上的很多地方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四 你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可以间接地发挥在教学上。改进教学提高效率信息技术课体现了教育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点,当然还有娱乐性,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游戏。现在的高中学生特别喜欢玩游戏,有些学生为了玩游戏,退出教师机的多媒体控制软件,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要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目前大多

11、数学校机房都采用的是C/S结构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这类软件由教师机(服务端)和学生机(客户端)两部分构成,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师机上操作服务端来控制学生机。但由于我们学校购买的多媒体软件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学生只要同时按住键盘上的Shift+Ctrl+Alt+F11四个键,就可以修改频道,从而退出教师的控制。当然,我们主要以德育教学为主,但从技术上加以限制是完全有必要的。那么对于这些软件缺陷,我们可否自己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开发一个小软件来限制学生的退出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平时看过一些课外书,应该会听说过windows钩子这个概念。当我们了解了windows钩子的类型以及作用后,那么要设计一

12、个软件来防止学生同时按住键盘上的Shift+Ctrl+Alt+F11四个键,就比较简单了。在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下面给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函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参考人民邮电出版社王艳平编写的Windows程序设计. short ctrlid=GetAsynKeystate(VK_CTRL); /得到Ctrl键状态 if(ctrlid0) /表示Ctrl 按下 。 其实,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得到你的专业技术,比如制作一些专业的课件,为学校开发一些校本化应用软件等等。希望信息技术的青年教师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为信息技术教学作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Windows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王艳平张越编著2.Windows程序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王艳平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