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73061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目录第1章 绪论31.1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31.2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31.2.1 世界管理理论的三次变革31.2.2 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沿革41.2.3 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的演进51.2.4 中国应用管理理论前瞻51.3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71.3.1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和包括内容71.3.2 企业信息化的系统结构71.3.3 信息化企业的管理模式81.4 企业信息化的紧迫性9第2章 21世纪的企业信息化102.1 信息化企业的技术系统102.2 信息化企业的制造系统112.3 信息化企业的管理系统112.3.1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122

2、.3.2 企业资源计划(ERP)122.3.3 办公自动化(OA)132.3.4 客户关系管理(CRM)132.3.5 供应链管理(SCM)142.3.6 电子商务(EC)152.4 企业信息化的总体集成系统15第3章 企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163.1 概述163.1.1 企业管理模式变化163.1.2 企业的需求173.2 主生产计划183.3 物料需求计划193.4 能力需求计划193.5 库存管理203.6 车间作业管理203.7 财务管理203.8 项目管理233.9 质量管理233.10 模型生成系统243.11 单源产品数据库243.12 人力资源管理243.13 采购管理253.

3、14 销售管理263.15 办公事务管理283.15.1 网络协作办公系统293.15.2 办公自动化293.16 电子商务29第4章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304.1 实施步骤及策略304.2 实施企业的组织保障314.3 实施理念314.4 应用模式研讨策略324.5 项目实施计划324.6 运营维护计划324.7 质量保证方针334.8 人员培训计划33第1章 绪论1.1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据统计,我国现在有16000家大型企业,仅有10%左右初步建设了信息化网络,70%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并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仅仅用于财务和字处理方面。在全国的1000万家中

4、小企业中只有5%有一定的现代化手段。而美国在90年代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企业的信息化,欧洲和日本的企业也计划在本世纪初完成信息化的建设。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也制约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据CCID 2000年的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B2B的交易额为2260亿美元,而与此相应的中国的B2B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767.7亿元人民币,中国占全球的份额仅为4.11%。据洛桑管理学院对全世界46个主要国家的统计研究,中国的计算机拥有量占全世界的1.1%,排第12位,但在信息技术满足企业需求程度上中国只得了3.83分(满分10分),排名第44位。可见,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当中,软硬件的配比是十分失衡的,即管

5、理软件的匮乏是相当严重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国情有很大不同:一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二是,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三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中华民族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上述情况表明,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必须结合国情,必须研究在这种国情下的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1.2 企业管理与信息化1.2.1 世界管理理论的三次变革 本世纪以来,西方经济领域出现了三次重大变革,每一次经济变革都随之产生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1. 大批量生产时

6、代与控制性管理本世纪30年代以前是西方产业史上大批量生产时代。从当时的全球供给环境来看,社会产品总体上趋于供小于求。企业的任务是以尽可能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只要能够提供低价、标准的产品,即可获利与发展。所以此时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内部生产效率上,企业实行的是控制性管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对资源投入的精细核算,对各类成本的严格控制,对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的追求,这一时代的管理是对企业现状的反馈信息所进行的维持性控制管理。这是与当时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和相对稳定的需求环境相适应的。2. 大批量销售时代与推断式管理本世纪30年代以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逐步趋于

7、饱和,产生了多元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各国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西方经济进入了大批量销售时代。这个时代对企业来说,应付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成为首要问题。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企业的外部,关注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产品消费市场的变化。以销定产和产品差异化成为新的经营理念。企业产生了筹划未来、预测变化的要求,并采取了诸如目标管理、预算管理和中长远战略计划等推断式管理。其特征是根据现实的历史资料推断出未来预期的目标和市场态势,在反馈控制的基础上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 3. 后工业时代与战略管理从50年代起,西方经济开始步入又一个更新的时代,即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市场需求不仅更多样化,而且更动荡

8、多变,消费者已经从对生活“数量”的要求转向生活“质量”的需求;同时二战后科技迅猛发展,以科技为驱动力,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加上资源短缺和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对企业的更多限制,使得企业面临更庞大、更复杂、更陌生、更易变、更难预料的市场环境,企业随时有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在这种多变的时代,传统的控制性管理和推断式管理都难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于是以研究和紧密跟踪环境变化与市场态势,强调及时响应和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战略管理应运而生。其特征是着眼于长远变化和趋势的研究,通过整体的动态的战略规划来谋求企业生存和发展。1.2.2 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沿革严格地说,我国企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商品经济竞争

9、主体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因此,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沿革大概可分成三个时期:5080年代属于计划经济管理时期,8090年代上半期属控制式管理时期,90年代下半期开始向推断式管理时期过渡。 从控制式管理时期向推断式管理时期转化有一个大的宏观经济背景: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我国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化,企业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产权清晰的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同时各类商品要素市场逐步放开,市场更趋于多元化和开放性。迫使企业更多地关注外部环境,更多地研究消费者需求。1.2.3 中国企业信息化管理思想的演进对应于中国企业两种管理模式的演进,在企业信息化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管理思想的变迁。从

10、8090年代上半期,财务软件主要体现的是核算型的功能特点,这与传统的控制式管理是相适应的。虽然这一时期软件从DOS平台跨越到Windows平台,软件在人机界面的结合性上有了很大改观,然而立足于核算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变化。90年代下半期以后,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开始向推断式管理迈进。在企业信息化上,财务软件和各类商务软件大量涌现。这一阶段,推断式管理思想在软件研发中被大量应用。虽然各厂商纷纷打出“管理型”口号,但从广义上来说,核算也是管理的基本层次,而“管理软件”的提法也忽视了与财务软件的概念上的重叠部分,所以严格地讲,这一时期的软件相对于核算型软件而言称为推断型更合适一

11、些。体现核算型向推断型发展的是厂商把预算管理和分析、控制一体化,在数据分析方面更直观,同时强调实时控制和预算控制。 随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需求,进入1999年以后,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商务软件生存空间日益狭窄,而财务软件一方面向财务以外的分销和制造领域拓展,同时又把长远目标放在了跨越互联网平台和向全面企业资源规划软件(即ERP)进军上来。中国要从推断型软件发展到战略型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战略型软件要保证企业运营全过程的战略连接,确保稳定的质量、管理的一致性,以及客户的满意度。战略型软件要为企业建成一种周密的解决方案,为迎接新的挑战和抓住商机提供及时、战略性的信息。1.2.4 中国应用管理理论前

12、瞻中国的财务软件正向企业管理软件发展,在这个转化时期,从应用的角度看,至少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 技术上要解决以下问题: 关键技术应用问题:如远程处理、实时监控、决策查询 软件技术与组织工作的整合问题:是让组织工作流程适应软件,还是让软件适应组织工作流程? 技术应用成本效益问题:可以让运作规范的管理咨询公司介入,研究应用阶段性投资回收问题,研究不同技术档次产品成本效益问题,研究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解决方案问题 2. 理论上要解决以下问题:在方案提供和功能设计上要着眼于应用,特别是:A、 功能的客户化以满足最终用户特定需求,从而有助于企业致力于核心功能和核心需求。B、 过程的集成化以强调解决方

13、案与业务全程管理的结合,而有助于企业致力于核心过程,通过控制过程来控制结果。 C、 成本利润分析上的细分化,以助于提高财务控制效率4. 业务上要解决以下问题: 管理系统上的层次性和可延伸性:A、 零售层管理(如现场库存、现场资产管理、零售网络管理、现场交易处理与结算)B、 市场层管理(如合同与定价、分销管理、渠道网络管理、市场区域管理)C、 制造层管理(如过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 D、 供应层管理(如供应链计划与优化、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交易与流通处理)E、 资源层管理(如人力资源管理、现金管理、财务管理)F、 决策层管理(如管理会计、决策支持、战略规划) 管理模式上的通用性和行业细

14、分性:这其实就是走通用的整体型开发思路还是走行业的细分型开发思路的问题。通用型开发思路基于对企业所处的大的经济背景和管理环境的分析基础上,把握企业经营的共性,而开发出对各行业软件均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而细分型开发思路则是基于多元化多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细化竞争优势,强化核心能力,致力于专业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用型开发思路有助于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而细分型开发思路有助于确立专业化优势。1.3 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1.3.1 企业信息化的定义和包括内容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所谓企业信息化,其基本含义就是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客户

15、满意度为目标,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世界先进的研发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达到对企业整个供应链上的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信息的有机集成,进而达到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和业务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最终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应该包含个方面:第一、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要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二、是应用网络技术。第二、设计信息化,主要是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较多的是,现在已经较为普遍。第三、生产过程信息化,主要是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采取自动控制,用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和精度。第四、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实施,现在运用的企业很多,用得好的企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企业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