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73040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兰亭集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兰亭集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观点。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

2、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

3、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

4、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5本文的语言特色: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

5、有致。(三)能力训练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癸(ku)丑 修禊(al) 流殇fallozls) 游目骋(汕ellg)怀 B激湍(tuAn) 形骸(hi) 嗟(仰)悼 感慨系(if)之 C蓬蒿(h则) 管弦(d加) 虚诞(dbo) 趣()舍万殊 D悲夫(fo) 锋镝(df) 瓮牖(加) 度长挈( )大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句: (1)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B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轶丽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 A信可乐 B烟涛微茫信难求 C信义著于四海 D谓为信然 (3)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6、B铸以为金人十二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4) A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所以动性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所寄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变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1)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 A晤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 C死生亦大矣 D不能喻之于怀 (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 A夫人之相与 与:结交 B曾不知老之将至 曾:曾经 C向之所欣 向:过去 D未尝不临文嗟掉 临:面对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翻译“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