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演讲稿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72989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殡葬行业演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殡葬行业演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殡葬行业演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殡葬行业演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殡葬行业演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殡葬行业演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殡葬行业演讲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殡葬行业演讲稿篇一:后人的课堂, 逝者的天堂 - 上海公墓行业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下午好,我是来自永福园的*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后人的课堂,逝者的天堂殡葬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展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沉淀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永福园作为现代化的墓园,是一个绿意盎然, 充满生机,有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名人雕塑、主题展馆和有着一流的服务和高素质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态林园。作为永福园的一员,我感到很自豪。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园陵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近几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绿化、美化、优化,建有人工湖、景观瀑布和二十四孝壁画和石雕等景观,通过

2、二十四孝壁画、石雕的设计体现了浓厚的孝文化气息,使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不能忘怀。也让每一位来园祭扫者除了寄托对亲人的无限哀思外也能感受到永福园带给它的自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永福园把创建文化陵园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为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红色的旅游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园陵于XX 年出资并建设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自纪念馆正式开馆以来,陆续也举办了很多的大型活动,就在今年 10 月 11 日举办了“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志愿者服务基地揭牌仪式” ,并于那天我正式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作为永福园的一员也作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时刻督促自己要做

3、到与永福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作为永福园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尽我所能去了解更多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以及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自己的理解,领悟能更清晰、生动、详实的为每一位来园参观者去讲解那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段艰难的岁月和光荣的历史,让每一位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尊严而又肃穆的地方,通过让来访者参观一个展馆、听一次讲解、学习一位英雄,让纪念馆真正成为后人的课堂,逝者的天堂,也为整个社会注入一些正能量。在接待所有的来访者中让我映像最深的有那么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名叫许维洲,今年已经82 岁高龄了,他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

4、,获悉了奉贤建立了首个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主题的大型纪念广场,虽然家住杨浦区,路途遥远,但还是阻挡不了他来参观志愿军广场的决心,我记得他含着热泪对我说,他是在 1950 年 10 月从上海出发赴朝作战的,参战时年仅 19 岁,正值花样年纪,为了保家卫国,选择了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当时担任的是一名志愿军通信连战士。我们了解到很多电话兵查线一般都是在枪林弹雨中所进行的,为此不少的电话兵在查线中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而这一位老战士也在查线过程中不幸被敌军的轰炸机炸伤左手,但他却仍然牢记他们的口号: “人在线通! ”“电话线就是我们的生命线”!随即他索性用自己受伤的双手握住导线的两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导

5、线,任由电流从自己身体流过,虽然感觉浑身难受,但依然还是坚持到了指挥员通话完毕,保证了战斗的胜利。我的视线忍不住停留在他那并不灵活,粗糙,但又充满故事的双手上,他突然走到一个展示柜旁停了下来,激动的像个孩子似地他说: “这就是我抗美援朝时使用的电话机,你们能有这藏品,真是不容易啊! 60 年过去了,好多人已经不记得这场战争了,但这是不该忘却的记忆,希望一代一代承接下去,别忘了,别丢了。 ”我被志愿军老战士那淳朴而真挚的语言所深深的感动着,我想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先辈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把它们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时刻把“以人为本,亲情服务“为殡葬服务理念,

6、不断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二:殡葬行业现状与未来殡葬行业现状与未来刘 军据统计 , 目前国内每年殡葬业规模将超过 XX 亿元 , 而相关产品的利润率超过 300%。墓地价格高低, 主要取决三个因素:一是面积,二是风水,三是装饰。极憩公墓规划面积大,风水文化足,设施规范齐全,在当地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被同行业超越,具有独有的垄断性优势。在政策上,当地民政部门不断加强殡葬规范化管理,以节约用地减少占地为原则,推行绿色殡葬, 极憩公墓在规划上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采取减少占地式发展方式,创立新型公墓形态,具有切合当地政策发展优势。 当地有 “重安葬 “的习俗, 安葬地是否

7、 “体面” , 事关死者尊严 , 更关乎子女身份,甚至以是否尽孝的伦理道德考量。因此在殡葬上存在“逝者为大” 、“尽孝心不能打折”的消费观念。极憩公司充分了解当地民俗,凭借自身在行业内多年的经验和管理优势,推出多元化和个性化、定制化的祭祀、殡葬服务,十分切合市场需求。体现人文关怀色彩。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公墓单位应以绿色环保为理念 , 以慎终追远为导向 , 引导群众改革丧葬陋习 , 树立文明新风 , 使由浪费资源、劣化环境的传统公墓向节约资源、优化环境的现代公墓过渡 ,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立新型公墓形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开发建立立体公墓、生态公墓、循环再生公墓、虚拟公墓、空间公墓、

8、基因公墓等新型态公墓, 不断开发和拓展公墓祭扫、纪念和传承的多元功能 , 不断引领和满足社会需求。推行绿色生态殡葬。殡葬业是高龄化社会趋势下的成长性产业,中国作为拥有老龄人群最多的国家,确实有着庞大的银发商机。逐渐在市场化,今后必然迎来巨大的发展。1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殡葬行业在殡葬惠民、绿色殡葬、公益殡葬、优质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发展与突破,呈现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继续加大惠民殡葬政策、推行绿色殡葬、加快殡葬服务标准的制定与实施、2篇三:殡葬改革发言稿殡葬改革会上的发言稿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今天,村支两委在我校

9、隆重召开全村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会议就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推动改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确保这一移风易俗的政策顺利地贯彻执行。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就怎样贯彻执行这一政策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殡葬改革的目的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风政风民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二、殡葬改革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倡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推动下,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殡葬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10、但在农村,土葬、骨灰装棺再葬问题突出, 乱埋乱葬、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 破坏了生态环境; 重殓厚葬之风盛行,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滋生蔓延,加重了群众负担;一些人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豪华墓,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应尽责任;是推动文明节俭治丧,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党员在殡葬改革中发挥的作用:1、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树立时代风尚。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治丧,简

11、办丧事。要在殡仪馆或合适场所集中办理丧事活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合法权益,采用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发放生平等方式哀悼逝者,自觉抵制迷信低俗活动。对于逝者生前有丧事从简愿望或要求的,家属、亲友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充分尊重和支持。2、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留恋和向往。而生老病死却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中国自古就有视死如生的传统,非常敬畏逝者的遗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项改革的难度。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党员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逝者无论以何种方式安葬,其肉体终将融化于大地, 永远消失在这多彩的世

12、界,唯有其高尚的灵魂,永远镌刻在后人的心中,化着不朽的丰碑,党员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既为子孙减轻了经济负担,更为子孙节约了宝贵的耕地,避免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3、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 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 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得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带头祭扫先烈,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4、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宣传殡葬改革,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我是父母的儿子,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此我表个态,若干年后我母亲百年之时,一定做好我兄弟姐妹的工作,绝对采用现行的殡葬仪式,以表我支持殡葬改革的决心,尽一个普通党员的职责和义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