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729696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论文: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对我校如何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采用了数理统计、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校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探索与实践后带来的变化进行研究,对持续推进与加强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高效 学校设施资源 探索 实践1 研究目的体育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必离不开良好的体育设施资源。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及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随着入学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楼在不断增高增多,学生的活动场所却在无形中不断缩小,学校平均分配的体育设施资

2、源也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紧张,完全达不到目前国家规定的小学生人均5平方米的体育场地面积。因此,如何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高效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给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有效地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当前十分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本校的在校学生,分别是2009年和2012年四年级在校学生各300名。22 研究方法2.2.1 问卷调查法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设计了运动项目喜欢程度表和参与体育的喜欢程度表这两种问卷调查表,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对本校四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率和有效

3、率都达到100%。2.2.2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我校20092012年近四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核总分平均值、本校学生运动竞赛成绩、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常规统计处理。2.2.3 比较分析法 对我校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探索与实践后,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核总分平均值、学生运动竞赛成绩、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方面带来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2.2.4专家咨询法 面访课题组专家,对我校如何高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探索与实践进行咨询,把握研究的思路与方向。3 结果与分析3.1 问题的提出我校是

4、一座占地面积只有11505平方米的百年老校,有着37个教学班,就读学生将近2100人,校园里可供学生活动的场地主要是由200米长的跑道围成的运动场及两块不规则的教学楼架空层,是东莞市南城区人数最多,校园活动面积最少的公立小学。我校处于城中村,看着周边比教学楼还高的民房,想把活动的场地向外拓展已不可能。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7号文件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对如何高效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研究,因地制宜,发挥小场地最大限度的作用,有效开展学校阳光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校还申报和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5、(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管理模式的研究)的子课题,通过课题引领,进一步加强对高效利用体育设施资源的研究。3.2具体的措施与做法(探索与实践)3.2.1 整合学校体育设施资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动力之一,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与需求,2009年我校对四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体育运动项目兴趣程度抽样调查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各体育运动项目的喜欢程度,从中找出一些规律,为合理布局、高效利用体育设施资源提供依据。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男生194份,女生106份),收回300份,有效率100%。通过对问卷统计分析得出如下表1表1四年级学生对运

6、动项目喜欢程度的统计表(只能选一项)项目 男生(百分比) 女生(百分比)篮球45%16%乒乓球19%15%羽毛球3%19%田径(跑步、跳跃)8%3%足球14%1%跳绳2%28%体育游戏9%18%从表1中可以看出,男女生对各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是有区别的,男生较喜欢篮球、乒乓球、足球;女生较喜欢跳绳、体育游戏、篮球、乒乓球。调查情况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篮球与乒乓球两项运球。因此,我校根据这次调查的分析情况,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对一些不适合学生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2009年增设了三人足球场,铺上人工草皮。2011年学校在攀爬区旁边增设四座符合低年级的小篮球架,降低了球架的高度,

7、为低年级学生的投篮提供方便;在综合楼一楼架空屋增设了乒乓球室,铺地胶,装空调,内设8张乒乓球桌,并配有发球机两台;更换塑胶跑道;在校园边角地安装健身器材等,同时加强体育室管理,增加大批跳绳、羽毛球等学生喜欢的体育器材。学校通过对场地器材的重新整合,优化了体育设施,满足了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3.2.2 合理规划,保证体育课有序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开展阳光体育的主要阵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确保体育课堂进行高效教学,使学生有用“武”之地,我们体育科组成员积极钻研,主要做下面几个方面深入工作。3.2.2.1 巧编体育课程表一直以来,图

8、音体都被人认为是小三门课程,在编排上,上午的第一、二节课都是语、数、英,体育课集中在第三节后,就会出现有好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的情况,这样运动场地就显得十分拥挤,器材使用也异样紧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在编排课程表时对全校课程进行重新安排,把体育课也安排到第一、二节。这样分散班级上课,场地器材得到了更合理的利用与安排。3.2.2.2 巧分场地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我校一共有7位专职体育教师,经常在上午第四节课时七个班一起在运动场上体育课,为了使体育课堂教学能有效进行,避免相互影响,高效利用场地,我们将场地按一天同一时间段最多7节体育课来划分,设定为、D、E、F、G七个区域,再按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以每

9、年考核国标、省标的项目内容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分区域上课,高年级主要在篮球场和跑道,中年级主要在足球和跑道,低学生主要在运动场边的一些空地上课。例如一、二年级在国标里教学内容有坐位体前屈、投沙包 (选一项)50 米 跑( 25 米 2 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选一项 )等,项目教学可以在小范围内展开,所以主要安排在运动场空地或教学楼架空层里上课。如此分区上课,按区管理能大大地减少相互间的干扰,提高教学效率。不过,在平时教学中也可以互相轮换,原则是一和二、三和四、五和六年级进行轮换,但要提前同该区上课教师商量,个别课表上有轮空时,轮空的场地优先满足相邻区老师上课.南跑道直道属C区,北跑直

10、道属靠近的A区和B区,如果别的班要用直道就要同该区老师提早协商。(如图1)体育课场地分区平面图 图1注:王老师:A区空地;黄老师1:B区空地;苏老师:C区架空层:林老师:D区架空层及西弯道;罗老师:E区及东弯道;黄老师2:F区;王老师2:G区。3.2.3 “同器材异构”、“同场地异构”,拓展场地与器材的功能为了更大地挖掘场地与器材本身的用途,开发其多效功能作用,做到一物多用,一场多用,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和新鲜感,我们还提出了“同器材异构”、“同场地异构”的做法。如利用短绳可以进行跳绳、拼图形、绳操、投掷时鞭打的诱导练习;如利用栏架可进行跨栏、足球投门等活动,发展弹跳时可进行双脚提膝跳栏,游戏

11、时钻栏等等。针对我们学校每个教师分场上课区域较小的实际情况,我们尽量拓展场地、器材的功能,做到一物多用,一场多用,使用相同的器材或同样的场地,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组织教法和器材的用法。因些,我们体育科组年青教师每学期分别进行“同器材异构”和“同场地异构”校级教研课,给教师们如何高效利用场地和器材,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学习与参考,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业务水平。表2和表3是我们学校体育科组近四年的安排表表2 2009至2012年“同器材异构”安排表年份 器材2009 短绳2010 篮球2011 小栏架2012 体操棒表3 2009至2012年“同场地异构”安排表年份场地2009 篮球场2010 足球场2

12、011 北小空地2012 跑道直道3.2.4 以特色引领,高效利用场地开展大间课大课间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鉴于我校学生多,人均活动面积少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学校特色领引(我校是广东省艺术学校),自编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韵律操和舞蹈,设置了钱鼓舞、拍手操,啦啦操、手语操等,使艺术与体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有限的活动空间里也能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使大课间能够常态化、全员化、实效化,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3.2.5 巧用运动场外设施,满足课余训练、课外活动的需求3.2.5.1 充分利用每一寸空地与器材。教学楼前的空地

13、虽小,但也能物尽其用,如可以在这些小空地上进行跳绳、跳皮筋、蹲跳行,斗鸡等游戏;楼前的树木与健身器材也能派上用场,如可以绕树和健身器材进行耐久跑、三角形跑等;还可以对墙可以进行投掷训练,靠墙手倒力,利用楼梯进行弹跳练习与训练等身体素质的练习等。把有限的场地高效利用起来,力求不浪费一寸土地。3.2.5.2借用学校周边管理区的篮球场进行课余训练。我们学校处在城中村里,周边管理区都是学校的办学单位,管理区的篮球场离我们学校只隔几条小巷,我们学校领导同周边的管理区领导进行了沟通,同意我们学校的男女篮球队到管理区篮球场进行课余训练。这样就把学校主要的活动区域篮球场腾让出来,给学校其他学生进行课余活动,满

14、足了更多篮球爱好者有机会进行篮球运动,避免学校篮球队训练与其它学生课余活动产生场地冲突。3.2.6 有针对性地开放校园体育场地3.2.6.1引进专业教练。篮球和乒乓球项目场地设施是我校最好,也是我校学生都比较喜欢的运动。以往学校为了易于管理,每到节假日,就禁止学生进入场地运动,学校周边一些喜欢运动的学生只能“望场兴叹”。为了满足学生的爱好与需求,篮球队与乒乓球队分别引进了省队退役队员任教练,在节假日为专项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训练,避免了场馆的闲置。3.2.6.2与驻校社工合作。驻校社工在节假日会组织一些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丰富他们在假期的生活。我们体育科组与他们进行合作计划,定好体育活动方案与内容,使学生在节假日有组织地进行体育运动。3.3 探索与实践带来的成效3.3.1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我们每年通过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评分标准要求对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