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宣发肃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72875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主宣发肃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肺主宣发肃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主宣发肃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主宣发肃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肺主宣发目录肺主宣发11. 宣1肺主宣发1肺为娇脏2 肺失宣发、通畅,治当宣肺 22. 肃23.降34.宣、肃、降三者关系 3肺失清肃51. 肺失清肃 -概述52. 肺失清肃 -预防53. 肺失清肃 -影响54. 肺失清肃 -相关记载6肺主宣发定义:肺气升宣与布散的运动形式,与肺主清肃相对而言,表 现为排出浊气,宣通皮毛,宣散卫气,敷布津液与血液等。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医根底理论二级学科;脏象三级学科以上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1.宣宣也称宣发,即宣通、发散之意。宣发是后世医家对肺把气和水谷精微,布 散于全身,而脏腑,外而皮毛,布散卫气,调节腠理开合,保持肺气通达等 功

2、能的概括。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 毛,假设雾露之溉,是谓气。其中的“宣,即为此意。灵枢痈疽 云:“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也指出了肺气宣发,输精 于皮毛等作用。肺主一身之气,气宜通畅,郁滞即病。故金寿山曾论曰:“宣 者,通也,即指肺的宣通作用而言。肺主宣发是指肺把人体新代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布散全身,并保持气道通畅。通过 肺气的宣发,布气于全身,并将脾传到肺的水谷精微也输至全身,布输卫气,外达皮毛,以温养分肉,充养皮肤,调节腠理。故喻嘉言在医学实在易 中说:“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所宣。宣发功能正常的对保证人体气液代,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正常有重要的影 响,对人体

3、的免疫功能也起着十清楚显的调节作用。肺的宣发又为其发挥清 肃和下降功能的前提。肺合于皮毛,司腠理开合,人体皮肤是抵御外邪的一 道屏障。宣发功能正常,卫气达于皮毛,腠理致密那么易拒邪于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无论何邪侵犯肺脏都易使肺失宣发和宣通,导致肺气壅塞、 郁闭、输布失常,从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肺的宣发障碍,一方面可出现鼻 塞、流涕、呼吸不利、咳喘、胸闷等症,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很好地宣发卫气, 可出现腠理闭塞无汗,邪不能外达;假设因肺气虚,布散无力,卫外失司, 可致腠理疏松,出现自汗,易感外邪;如肺失宣发造成布散津液功能减弱, 可使津液停滞于肺而成痰,甚那么溢于肌肤而为水肿。宣发功能障碍又影响肺

4、的清肃与下降功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于 宣畅也可影响大肠排泄糟粕的功能。肺失宣发、通畅,治当宣肺时珍言:“壅者塞也,宣者通也、散也。即指此。宣肺是指宣散和宣通肺 气的方法。肺受邪那么肺气郁滞,故宜使肺气疏达通畅。宣肺之药,历来医家所述不一。但麻黄是公认的宣肺代表药,其能宣肺 气,开腠理,散风寒。本草正义言其“专疏肺邪,宣泄气机虽曰解 表,实为开肺。道出了用宣肺之法治疗肺失宣发的本质一一“无不恃以为 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2.肃肃原指肃杀,后世医家将它引申为清肃。肺在五行属金,清肃是金的属 性之一,故有“金气清肃之说。清肃指肺具有去除废浊之物的作用。因肃常与降并言,有人常把肃降仅理解为降

5、,或认为肃肺即降气,以致无法理解 如何通过肺的肃降保持肺的干净。须知肺虚如蜂巢,下无透窍,肺中痰浊异 物何能降而去除呢?肺通过一定渠道将代过程中产生的废浊之物排除于外的功能与肺主气、 司呼吸、通调水道、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肺 合皮毛,皮肤上遍布的“气门有散气、调节呼吸的呼浊吸清的作用;通过 汗孔的出汗也可排除代产物,逐邪于外;如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谷中的糟粕 经大肠传导下行经魄门排出体外。大肠中的废浊之气也可通过矢气排出。这 些也都与肺的清肃功能分不开的。当然皮肤、大肠等功能正常与否也会影响 肺的清肃功能。肺的清肃功能又表现在自身干净方面,肺轻清肃净,不容异物,如呼吸

6、时空气中尘埃、细菌等异物经鼻毛、湿润的粘膜等阻挡,局部进入气管者那 么被气管分泌的粘液吸附,通过气管壁的纤毛运动与咳嗽一系列过程排出体外。打喷嚏也是排除肺系中邪气、异物的方法。肺中的痰液等物也可经咳嗽 排出。肺通过呼吸运动,吐故纳新,呼气也即肃除了肺中的废浊之气。肺喜清肃,一旦肺的干净状态受到破坏,那么会直接影响肺的生理功能, 出现各种病症。医贯曰:“肺为清虚之脏,一切不容,毫毛必咳。故 各种外之邪气与异物犯肺均可影响肺的清肃。如肺失清肃影响了肺主气、司 呼吸、通调水道等功能,那么可见呼吸不利、咳嗽、气逆、水肿、痰饮阻、 小便不利等病症;假设影响大肠那么可见便秘或矢气频繁等症。影响与气机 那么

7、有咳嗽、痞满等症。肺失清肃,治当肃肺,肃肺是指去除肺中一切客邪、痰浊、异物以保持 肺的干净,使肺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在历代的本草、药物典籍中,均未列有肃肺药。各医家对具有“肃肺 作用的药物认识也各不一样。盖肃肺是一种笼统的、不甚确切的说法。凡能 使肺气清肃,使肺系保持结净的药物都可认为是肃肺药。在药物的成效中之 所以不提“肃肺,是为了防止概念与药物应用上的紊乱。但从临床来看, 狭义地讲肃肺药物即祛痰、化痰之药。肺中痰浊得以排出那么气道通畅,肺 恢复清肃功能,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桔梗、半夏之属。3降即下降,它也是肺的特性之一。肺位居于上焦,脏象学说认为:肺为五 脏六腑之华盖,位置至高,故其气以下降

8、为顺。肺主下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 通降的特点。通过肺气的下降,与下焦肝的上升,与中焦脾升、胃降相顺应,使人体 气机升降有序,通畅调达,保持生命活动的蓬勃生机。肺气通降顺利,那么 肺能顺利地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完成吐故纳新;通过肺气的下降,肺所敷 布的津液、水谷精微也运行有序,最终精微归肾,余浊归膀胱、大肠,完成 清浊之运。此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述:“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任何外之邪影响肺均可导致肺气不降。如肺气壅塞或肺失清肃或腑气不 通,大便秘结也可直接影响肺气的顺利下降,而出现肺气上逆的病症,如: 咳嗽、气急、胸闷、喘息等;假设影响到通调水道的功能那么可出现如小便 不利、痰

9、涎壅盛等症;假设久病与肾那么可出现面色黧黑、皮毛枯槁之象, 出现呼吸浅急,动那么喘甚等肾不纳气的病症。肺气失于下降治以降气之法,使上逆之气得平,肺气能顺利通降,临床 常用药物有:枇杷叶、杏仁、旋复花等,其皆具降肺气、止咳、平喘的功用; 假设因腑气不通影响肺气的顺利下降那么可治以通腑法,如上述的杏仁润肠 通便,具有双重作用,二者互相协同,更为临床常用;假设因病延与肾,以 致肾不纳气,气不得降那么应配合助肾纳气的药物治疗。4.宣、肃、降三者关系宣、肃与降均为肺的生理特性。三者在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 响。宣与肃肺气通畅、布散有序,那么呼吸正常,有利于肺司职清浊运化与 发挥肺的其他生理功能,肺

10、的其他生理功能正常也即利于肺行使清肃功能。 从临床用药来看,宣肃药中也有的兼有排除痰浊成效,例如: 桔梗既开通肺 气,又有祛痰、排痰的成效。肺的清肃功能正常那么有利于肺气的宣通,布 散。假设痰浊阻那么易致肺气失于通畅,排除肺中痰浊那么肺气得通。宣与降肺气不宣,那么气机壅塞,气不通畅,易致肺气上逆。假设肺气 上逆,输布功能失常,通畅受阻。如哮喘病人常兼有咳嗽之症,故治疗上常 麻黄与杏仁等同用,宣通、降气并使,其效也较单一治法好。肃与降肺气清肃,那么气得顺利下降,反之亦然。假设清肃之令不行那 么肺的清净状态受损,肺中痰浊异物停滞,阻塞肺管,以致肺气不得通降。 因此临床上化痰药与降气药常同用。如 杏

11、仁、枇杷叶配二汤为临床常用配伍。综上所述,肺的宣、肃与降三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也是互为 影响。分清三者各自特点,了解三者相互关系,利于临症时抓住重点,考虑 全面,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常将宣、肃与降三者有机地配合应用,如 临 床常用的“三、三、二方即三拗汤、三子养亲汤合二汤, 便是三者同用的 典。其他观点1宣发是指向上向外,而肃降是指向下向?转输津液和水谷精微到全身,主要是外达于肌肉皮毛的而肃降的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与津液主要是将清气,下降,与水谷精微 形成宗气。肃降而助大肠传导,同时使生成的宗气下行不断充养先天之气。换句容易理解的,布散清气和水谷精微,如果向上向外,就是宣发功能 的表达

12、,如果向下向就是肃降功能的表达。肺气宣发,有以下方面作用:一是呼出体浊气,二是将脾输来的水谷精 微和津液上输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理,三是宣发卫气,司汗液。肺气失宣,那么呼吸不畅,胸闷鼻塞,卫气被郁,腠理闭塞,恶寒无汗, 津液停,可变为痰饮。肺气肃降,将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下输,以资元气,将水谷精微和津液下 输,将浊液下输肾与膀胱。肺失肃降,那么可出现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不得卧。外邪侵袭,多影响肺的宣发,伤与肺,多影响肺的肃降。宣发与肃降失常常相互影响,同时并见。一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肺为气之主,在五行属金,为相傅之 官,肺病是由于肺之气机宣降失常所致的病证;二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

13、向外周布散气与津液的作用;1将津液、水谷精微输布头面诸窍、皮毛肌腠。2宣发卫气,温养皮肤肌肉,使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3呼出浊气。肺失宣发一一呼吸不畅,胸闷喘咳。卫气被郁一一恶寒无汗。津液停一 呼吸困难,喘咳不得卧。三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清肃通降气津的作用。1布散津液与水谷精微濡润脏腑。2将代浊液下输于肾与膀胱,化为尿排出。肺失肃降一一呼吸表浅或短促,咳喘气逆。肺失清肃病证名。指肺气下降和清肃呼吸道的功能失职。肺主肃降,向下输布津液与 水谷精微,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清理呼吸道异物。肺失清肃,那么出现呼吸短促, 咳嗽,痰多喘促等症。治宜降气平喘。1. 肺失清肃 -概述肺失清肃病证名。指肺气下降和

14、清肃呼吸道的功能失职。肺主肃降,向下输 布津液与水谷精微,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清肃呼吸道异物。肺失清肃,那么出现 呼吸短促,咳嗽上气,痰多喘满等症。治宜降气平喘。2. 肺失清肃 -预防秋季三月,炎暑渐消,金风送爽,气候偏于枯燥,万物由生长渐趋凋。秋季 的气候对五脏中肺的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故又有“西方白色,入通于肺之说。 关于秋季的饮食养生要求,思邈有“秋辛可省便加酸之说。他认为秋令是肺气 当旺,而辛味能入肺助肺气,故应少吃葱蒜之类的辛燥食物,以免肺气过旺而克 肝;同时多吃些酸味食品,以养肝气,可以抵御肺旺的克伐。实际上还要从秋令天气多燥,以与“秋气通于肺的生理特点出发,多项选 择择甘润的食物,以

15、生津养肺,润燥护肤。如梨、柿子、香蕉、甘蔗、菠萝、百 合、银耳、萝卜以与乳品、芝麻、糯米、蜂蜜等。从秋季的特点出发,在煮粥时 参加梨、萝卜、芝麻等食药俱佳的食物,那么能收到良好的益肺润燥效用。明代 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少。 故早晨食粥养生效果佳。3. 肺失清肃 -影响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清的意思。也就是肺具有肃 清其本身和呼吸道的异物,以与清理血液保持呼吸道干净、通畅的特性,如吐痰、 鼻涕等。这说明肺炁有一个向上的推力。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 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肺性清肃,不容纤芥, 故又称之为“清虚之脏。肺的清肃之性是保证肺炁的宣降运动正常进展的重要 条件。假设因外邪侵袭鼻腔,或痰浊阻遏,或瘀血停滞,或肺炁缺乏,使肺失清肃, 那么可影响到肺的宣降活动,进而引起肺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喘,呼吸不 利等证。所以肺必须保持清肃,才能为肺的宣降运动与各种生理功能的发挥提供 有力的保证。如果肺失宣降,就会影响到其通调水道的功能。失于宣散,那么养水不能外达 皮毛或腠理闭塞,而可出现无汗,甚或皮肤水肿等病症;失于肃降,那么水液不能 下输膀胱,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肺疏通水道的功能,除依赖于肺的宣 降运动外,又是以其清肃之性为根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