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72837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名著品读。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城铺:城上各自防守的地段),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chng),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1以上选段出自古典名著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2以上选段就是“三十六计”中的“_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情节:_3从上面语段看,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书中再找出一个有关孔明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_2. 阅读文言文,完

2、成练习。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1解释:栖(_)阴(_)夫(_)斯(_)孰(_)徐(_)谕(_)省(_)一(_)2翻译:时岁饥民馁 :_正色训之:_3理解:“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它是指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仁者爱人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

3、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_)。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说一说你的想法。_4. 阅读短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释)孔

4、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c j):局促不安的样子。1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A.造诣。B.接见。C.会见。D.拜访。2既通,前坐。( )A.前面。B.前进。C.上前。D.前排。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4“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确的是( )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B.小时候

5、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出色。5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词是( )。A.博学多才B.反应敏捷C.应对机智D.能言善辩5. 文言文阅读。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注释)费用:花费钱财。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由俭入奢易:_(2)可办粗饭几日:_2翻译。(1)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

6、不敢轻易费用。_(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_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吗?说说你的看法。_6. 读古文书戴嵩画牛,完成题目。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囊玉( ),常以自随。一日( )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戴嵩:_拊掌:_股:_ 谬: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文中

7、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则文言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园中有金有父子二人,居小村,营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謂子日:“园中有金。”言讫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帐然。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皆大丰收。子始悟父言之理。(注)营:经营,管理。谓:告诉,说。讫:完结,终了。属:类,类别。1翻译句子。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_子始悟父言之理。_2园中真有儿子想找的金子吗?父亲为什么对儿子说“园中有金”?_8. 阅读理解。夫为人子者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

8、。(选自礼记曲礼)注释:为人子者:作人儿子的人。出:出行。告:禀告。反:返回。面:见面。常:固定的(地方)。业:事业。不称老:不在自称中带有“老”字。肩随之:并肩而行,但仍须略微退后。1解释加点字。所游必有常 游_恒言不称老 恒_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倍_2翻译句子。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_9.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

9、思。(1)好书画。(_)(2)一日曝书画。(_)(3)处士笑而然之。(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指出每一种职业的人都有其擅长的,做事要多闻行家以免出错。B.文章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C.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辙,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0. 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一猫伏缸上。( )急跃起,全身皆湿。( )缸中有金鱼。( )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1将小古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并在括号里

10、填上序号。2这篇小古文写了一件什么事?_3“欲捕食之”中的“之”的意思是_。“全身皆湿”中的“皆”的意思是_。11.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A.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D.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B.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

11、偷。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B.富人儿子非常聪明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D.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12. 阅读理解。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请你用一个成语为本文拟个标题,填在文前的横线上。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一个成语()A.画饼充饥B.画虎类犬C.画龙点睛4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_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注释鹬(y):鸟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长,趾间无璞,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钳(qin):用东西夹住。1文中的“不雨”应解释为_;“雨”本为名词,但在本文中它作_用。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_“不出”。这个字的读音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