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72831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6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36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36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36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36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6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6本科毕业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 :中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指 导 老 师 :王秀玲学 生 姓 名 :吴美花学 号 :44201022220007院 系 :网络教育学院专 业 :汉语言文学写 作 批 次 : 原 创 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4Abstract 5导言6一、模式作文的弊端及其对当前中学生作文的影响6(一)模式作文形成原因 6

2、(二)模式作文的弊端7二、生活作文的提出及其和模式作文的区别8三、如何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作文 8(一) 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丰富生活,积累“感情”素材8(二)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体验,个性写作9(三)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9四、如何处理应试教育中模式作文和生活作文的矛盾冲突10 (一) 走出模式作文的误区10(二)应试作文与生活作文的融合10参考文献 11字号变大行距拉大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作文教学接近于模式化,学生写的

3、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实感。怎样改变这种现状,使作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写以人为本的生活作文,对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模式作文 生活作文 真情实感AbstractCulture and education degree in languag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s of half the sky, is also the difficulty of language teaching。 Long-term since, due to the shackles of

4、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often neglecte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neglects the students personal life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practice, teaching composition close to the mode of writing, students often lack ones real feelings。 How to cha

5、nge this kind of current situation, make the teaching more close to life, returning to the life world of students, to write the humanist life, is now scholars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a topic导言中学生作文的不足在于,他们写作摹仿的是已有的文化作品而不是现实生活。根本原因在于,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教育与生活脱节,中学生与生活分离。改变这一固有模式,让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作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作文贴近学生生

6、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验表明,从生活积累入手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模式作文的弊端及其对当前中学生作文的影响作文是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探究学生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深入改革,作文更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好与不好直接关乎中学语文教学质量。但是,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按固有的模式要求学生,有时为了应付考试,整理范文,让学生在考前背诵。久而久之,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面对作文题,常常得无话可说,学习写作的兴

7、趣更无从谈起。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写,无话可说, 老师也感到作文难教,但迫于应试的压力,有些老师只好采取了教套路和模式的方法,学生也跟着写套路作文,模式作文甚至背抄范文。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思想苍白,毫无新意,这类作文由于远离生活。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作文模式套路盛行。所谓“模式作文”,即是结构较为固定的作文。这种作文开篇点题,而后叙述事例,并在事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最后在结尾时照应标题或前文。当下许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功利色彩浓,只追求学生中考作文能拿高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模式化的训练。主要表现在:教学程序的模式化、作文形式的模式化、语言风格的模式化,长期这样的训练

8、会出现以下后果,轻则写出的文章大同小异、千篇一律;重则会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甚至僵化。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的发展。(一)模式作文形成的原因:先说弊端再说原因深究模式作文形成的原因,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 老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特别是在时下,“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下,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习题上。不可否认,对于作文教学,老师常常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的写作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训练比较少,这样势必

9、造成学生写作观念淡薄,写作功底较浅。2、缺乏积累。“学生作文最大的毛病是言之无物,语言空洞。”课堂内外杂志社创新作文主编赫学颖告诉记者,其实不仅是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相当部分中学生也讨厌写作文。“之所以学生们不喜欢写作文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写的东西。”赫学颖认为,学生写不出好作文的最大症结在他们缺乏生活积累,“虽然身边的生活千姿百态,可不少学生的思想却被禁锢在学校、家庭狭小的空间。”相反的,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

10、导学生勤写观察日记,多作读书笔记,多做摘记,加强积累。3、生活太单调。现在的学生大都是“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的生活,“走读生”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两点”是家和校,“一线”就是连接家和校的这条路。住宿生就更单调了,整天圈在学校中,“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我们小时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的事,但现在他们根本无暇也无机会做这些有趣的游戏。况且现在有关部门对学生春游或暑期活动不太支持,即使同意了,校长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很少有学校去冒这个风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4、教学理念的落后。由于信息交流和条件的限制,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思考。开

11、展所谓的教研活动,更多的是阅读教学上的研讨分析,很少有作文公开课,对作文教学专题的研究更少之又少。许多老师面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往往不去静下心来分析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进学生的创作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是长期重复无效的劳动:作文批改讲评。教师在批改和讲评中惯用“纠缪法”只罗列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不肯定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学生对作文会产生畏惧心理。同时,思想内容是否健康,还在成为教师评价学生作文的第一指标。学生的作文极具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丧失了学生的自我。(二)模式作文的弊端曾经,有人说个这样的一个关于写作文的现象,一说到写一件小

12、事,不是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马路上捡到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一写到自己的母亲父亲,都是多么美好善良,高大无私的,写到老师,不是“春蚕”就是“园丁”。“蜡烛”,伟大的无私得不得了的。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是那样吗?真的有那么多的伟大的人吗?真的那么多完美无暇的人吗?毫无疑问的,学生是把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形象给安到了自己的作文中了。记得有一位高考改卷老师感叹:数不清的作文写到不是父母离婚就是单亲家庭,要不就是患什么绝症。这种故作苦难,来博取评卷老师的同情的行为实在是不知道提倡,那些轻车熟路地套用的悲惨故事,除了让人看得厌烦之外,再也不能牵动别人的一丝感情,陶顾问为此呼吁:用模式作文培养出的孩子,将来走

13、入社会,令人担忧。写作文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手段,写作文也对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孩子作文时,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观念无可厚非,也是十分必要。但老师更应指导孩子们正确的写作思路,以及对人性“真、善、丑、美”的客观描述和真实表达,如果老师限定了孩子们的思维,给出整齐划一的框架,学生们沿着一个思路去想去写,挖空心思地去找描写伟大母亲的词句时,一篇篇“模式母亲”作文的出现就不奇怪了。应该说,“模式”作文的产生本不是老师和孩子的本意,这是师生们被拿“高分”逼出来的,是畸形的中小学作文教学模式逼出来的。如果描写出的母亲“爱赌博,说话刻薄”等

14、不讴歌不向上了,就不会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和作文立意了,就是一篇“败笔”作文,自然不会拿高分,老师和家长都不会允许的。世界本来丰富多彩,人生也五彩斑斓,每位人自然也是性情也不一样,学生眼中的母亲、老师以及描写出的人物更应是各有差异、千差万别。为此,建议我们辛苦的老师们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多引导学生的思路和思维,而不是指导他们整齐划一的命题,如果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对描写的人或物规定了框架,就等于在限定学生活跃的思维,很难激活学生们的写作欲望,时间长了,学生们就形成了“照葫芦画瓢”作文、“模式母亲”作文,甚至编造和抄袭,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很难成才的,真的令人担忧。二格式不对,应该是顿号,全文修改生活作文的提出及其和模式作文的区别: 日本的芦田惠之助最早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