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挑战”渗入课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72758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挑战”渗入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把“挑战”渗入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把“挑战”渗入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把“挑战”渗入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把“挑战”渗入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挑战”渗入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挑战”渗入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挑战”渗入课堂德育工作案例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钱岗中学李尧锋 邮政编码:441221案例背景:小王是个聪明、却不甘上进的学生。学业成绩在班里前五名,综合素质也非常不错,就是语文成绩不太优秀,基本上在优生边缘徘徊,更让人担忧的是他对“语文”这一学科没有兴趣,无论你怎么提醒他,他一直无动于衷,要么作业不做,要么敷衍塞责,有时考试甚至刚刚及格,对于我一位刚接任九年级语文的年青教师,我乍一看到他的这个成绩,十分恼火,又目睹了他的表现更是让我堪忧,如果因为我这一学科而影响了他升入重点高中学习,那岂不让我终生遗憾。案例过程:那么小王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决定采用迂回战术。先找同班与小王玩得好的同学了解情

2、况,同学们普遍反映小王喜欢挑战,不喜欢目前语文课一潭死水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八年级时任他们语文课的老师老式的教学方式,让他非常头痛,由此他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刚接触学生,不好直接问他,在一个早自习的时间里,他在我那背书(按规定学生一律要背诵一些课文),我顺便找他谈了话,言谈中,我才听出了他的困惑,那是因为一次语文考试,他没考好,老师当面批评了他,没给他面子,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从此他一蹶不振,对语文简直冰透了心。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他的语文分数才刚刚接近优生,如果不是他其它学科成绩较好,特别是数学考了满分,九年级他不会在班里占前五名,对于这样的学生做为他的语文老师,无疑是揽上了瓷器活,捡

3、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如果我不提高他的语文成绩,那么他可能与重点高中无缘。带上这个遗憾,相信任何一位同仁都不会愿意吧!事后,我冥思苦想,像这么聪明的学生,怎样才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呢?想啊想,忽然想到前一段时间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挑战主持人节目。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闪了一下,能不能用“挑战”“竞争”这样的方式植入课堂,让他在竞争中、挑战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制定了第一个方案:争夺流动红旗,具体操作如下,每上完一节课,让学生们记住所要掌握的重点,比如上鱼我所欲这一课。在讲课文时,先给学生指出重点字词的解释,再给他们介绍要掌握的重点句子的翻译以及作家作品简介。每节课前五分钟,由我出题分四组让学生

4、抢答,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一周一算,最后胜利的两组得红旗,失败的组再接再励,争取下周把红旗夺回来。刚开始,他的积极性仍然不高,不善于回答问题,后来看到别的同学热情高涨,争得面红耳赤,他多少有些心动,也试着举了几次手,我抓住了他举手的每次机会,只要是他举手,我就喊他:“小王,请你回答”。仍以鱼我所欲这一课为例,那一次,又到了抢答时间,他举了手,我不顾他人是先他而举手而有意偏向他:“小王,请你回答“箪”“豆”的意思,他立刻从座位上站起:“箪是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竹器,豆是古代一种”他支吾了。没等我发话,其他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背的不连贯,不能得分。”“对,不能得分,小王,请坐。”我顺势地说了一句

5、(按要求,背书要准确、流畅。不能停顿),他欲言又止地坐了下去,那一次他们组没有得分,其他组由于准备充分,轻松得了两分,课后,他遭到了同组学生对他的埋怨:“老师给了你这么好的机会,你却失了分”听到同组学生对他的评价,他不好意思低下了头,决心好好读书。于是每堂课前十分钟,我看到了他读书的身影,不久他的表现有目共睹,毕竟他是聪明的,缺少的只是态度。我看到他这个良好势头,又及时制定了第二套方案,给他们自己找竞争对手(根据他们平时在班的表现),每次回答问题或者是到黑板上演板,我是都找对手的那一对,当然每一次少不了他,刚开始他总是输给对手,又看到其它组旗鼓相当,针锋相对,不免有些尴尬,又有些困惑,还有些不

6、服气,似乎对我有些埋怨:说每次都喊他,让他出丑(听别的学生反映),我认为找他郑重谈话的机会到了。那一次晚辅后,我把他喊到办公室,“你不想跟我说些什么吗?”我问。“没没什么”“不会吧”他见我那么严肃,低声说:“我对你有意见,你偏心,你让我出丑,让学生取笑”“还有吗”“没有了”听到他那一连串的回话,我因势利导地反问了一下:“那是让你出丑吗?别的学生为什么就没出丑呢”。“那是因为因为”。“那是因为别的学生会做,而你不会,对吧!”他停了一会儿,终于低下了头。“其实你很聪明,就是态度还不够踏实,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别人复习,你只图应付,是吗?“是的”,他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那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吧?”。

7、“知道。”“那你去吧!”他自信地走了出去,接下来的较量,他超过了对手几次,但每周的语文测试挨后,语文成绩仍然不见大的起色,针对这种现象,我又趁热打铁地制定了第三套方案。设立学习擂台。每周的测试最优者得奖,每对竞争对手也设立奖项,输的一方要对自己进行一次小小的惩罚,给优胜者一份礼物(当然礼物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不在乎金钱的多少,)要的是一份诚心,心悦诚服。刚开始的两周,他考试时仍不改以前的恶习,任由自己的好恶做题,不想动脑筋,不会就不做,作文也只图应付,乱写一气,结果可想而知,他的成绩仍不见起色,极不情愿地给别人买了两张白纸。虽说礼物不太值钱,但是想到对手从自己手中拿走东西,他多少有些不甘心,但

8、又无可奈何,毕竟自己输给了对方。第三周考试,我特意看了他试卷,很明显他多做了题,而且作文也认真书写了。考后的结果虽然又输了,但与对手相差无几,他心服地拿出了白纸,但脸上已不再是茫然,取而代之的是自信,看到他的转变,我也打心眼里高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他语文考了104分,占班级前七名,年级前12名,我念他的分数时,他脸上洋溢着欢笑,那种笑是发自肺腑的,是心底流淌在脸上最真势的笑,是成功的笑!是喜悦的笑!那天放学后,他主动找到了我,说:“谢谢你让我找回了自信,我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去学习语文了,你放心吧!”。听到他那真挚的话,我又一次感到了欣慰,是呀,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如果没有想到这个方法,让

9、他任其发展下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呢?我在心里暗暗地想。案例反思:这一事例使我深深地感到,要做好教师的工作,首先要有责任心,只有责任心,才会全身心地付出,才会去花时间研究,才会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才会用心去发掘,感召学生,也只有明白了责任心的重大,才能想出好方法,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在自信的基础上进步!其次要有耐心,一个人的耐力是有限的。要想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深入学生中间,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先发现有突出个性的,对症下药,其他的学生也会受到感召,比如,我在课堂上实行的“竞争”、“挑战”式问题让班上其他同学也有了一种从向上的气势,置身于这样一个氛围,想不学就有些难了。最后,我们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实力,不要看到不合群的现象,就一棒子打死,善于挖掘他们的潜能,相信每位学生都会让你自豪。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