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726793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 摘要: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确实、充分;给予了明确的衡量标准,即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以及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实际上将英美法系的刑事证明标准引入了我国的刑事诉讼体系之中。然而,排除合理怀疑;究竟在我国刑事诉讼体系中有着何种法律定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证明标准 法律定位 排除合理怀疑2012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原有的有罪证明标准中的证据确实、充分;做出了解释,即应当满足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

2、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三个条件。对于该条文,学界的讨论重心集中到了排除合理怀疑;,着重论证其与现有的刑事证明标准的关系。因此,本文将综合各方观点,提出笔者对于排除合理怀疑;法律定位的看法。一、相关概念(1)排除合理怀疑在英美证据法上,有罪的证明标准表述为排除合理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至于什么是排除合理怀疑;,立法没有明确规定。 显然,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来源于英美法系中的有罪证明标准。作为英美法系刑事审判中有罪的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术语,然而,没有任何官方的文件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法律术语做出解释,对

3、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具体解释往往仅出现在法学家的观点之中,由此可见,排除合理怀疑;一词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无法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解释,即使是美国的最高法院也曾经表示试图解释‘合理怀疑’这一术语,通常从来都不会使陪审团的头脑更加清醒。;虽然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证明标准极具抽象性,难以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述,但是结合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与法官的自由裁量,可以最大程度接近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从而保证了这项难以用具体语言表述的证明标准沿用至今。(2)我国现有的刑事证明标准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证明责任主体运用证据对待证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的要求或程度,又被称为证明要求、证明程

4、度。 而此处所说的刑事证明标准,则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法官或者其他事实裁判者作出有罪判决时需要确立的证明程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第1款第(一)项之规定可知,我国现有的刑事证明标准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然而,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仍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证明标准,因此,刑事诉讼法在第53条第2款中对证据确实、充分;做了具体的解释说明,以便使较为抽象的证明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被充分运用。二、相关学术观点自排除合理怀疑被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以来,学界对于排除合理怀疑究竟在刑事证明标准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有着较大的争议,因此,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来看,

5、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1)条件说条件说,是指从法条的原文出发,将排除合理怀疑;仅仅解释为证据确实、充分;的一个条件。该观点严格地按照法条进行解释,易于理解,但是仅仅从法律条文的字面进行解释,缺乏一定的研究深度,不能较好地指导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2)解释说持解释说观点的学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规定的三个关于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系对原有的刑事证明标准的一种解释,但同时,其中的排除合理怀疑;并不单独构成新的证明标准,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标准。但是,仅仅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辅助性标准,易造成其与另两项要求逻辑上的区分,从逻辑上来看具有一定的瑕疵。(3)因素说因素说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刑事诉

6、讼证明标准并未更改,仍然是证据确实、充分;,而排除合理怀疑;仅仅作为一种因素介入到刑事证明标准、刑事证明过程以及办案思维之中。该观点虽然易于理解,但仍旧将排除合理怀疑与证明标准之间的关系抽象化,不易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4)证明标准说证明标准说,顾名思义,是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重要的证明标准加入到现有的证明标准体系中,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运用。该观点既考虑到了排除合理怀疑与我国证明标准之间的关系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而受到较多学者和法律执业者的认可。笔者认为,证明标准说的观点虽突破了现有的法条的局限,对司法实践有着指导意义,但直接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明标准,从逻辑上来说只可能有两种结果,其一,排除

7、合理怀疑;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互相并列;其二,排除合理怀疑;取代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前者从法条规定上来说前后矛盾,因为排除合理怀疑在逻辑上属于证据确实充分的内涵,而此时又将二者并列,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至于后者,若二者系取代关系,那么刑事诉讼法第53条与第195条则相互矛盾。因此,笔者并不支持证明标准说的观点,反而更加支持因素说的观点。因素说观点的优点在于其易于理解,且不与现有的法律产生逻辑上的冲突,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即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太过缺乏。因此,笔者将在下文中从相关法律关系的对比进行分析,论证排除合理怀疑因素说法律定位的合理性。三、因素说观点下的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第2款之规定,排除合理怀疑;是被作为证据确实、充分;的必备要件出现的;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的相关内容,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理解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定位,应当从该两条法律条文出发,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